文章出處

《OOC》筆記(0)——為何要看這本書

《OOC》全名是《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with ANSI-C》,作者Axel-Tobias Schreiner寫于1993年10月。全書221頁,步步為營地講述了作者用C來實現封裝、繼承、多態、異常處理和自動化工具的過程。

為何要看這本書

這本書吸引我的理由如下:

  • 我也研究過OOC的問題,想和作者對比對比,取長補短。
  • 學習C實現異常處理try{}catch()finally{}的方法。
  • 學習C語言中一些難纏的東西的用法。(const、static、extern、…)
  • 學習作者的自動化方法。

 

利用這幾天粗略讀了一遍,整體感覺還是有收獲的,是本務實的書。這本書已經出了20多年了,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我認為,《OOC》中關于封裝繼承多態的寫法不如我的寫法,因為我更喜歡盡可能保守的類型安全的寫法。畢竟能用是最基本的要求,跑得快是之后才有意義的問題。

作者使用的自動化工具awk我也不想學,我有我自己的工具,不必妄自菲薄。

關于異常處理、"難纏的東西"值得體會。

OOC這個小系列

除本文外,本系列計劃分4篇,陳列如下。

《OOC》筆記(1)——C語言const、static和extern的用法

《OOC》筆記(2)——C語言實現trycatchfinally

《OOC》筆記(3)——C語言變長參數va_list的用法

《OOC》筆記(4)——自動化地將C#代碼轉化為C代碼(結構版)

再往深入寫的話,非我的時間精力所能及,暫且到此為止吧。

《OOC》pdf英文版及其附帶代碼我都不提供了。因為本系列寫完后我就不必再看了,白白占用空間。

吐槽

國內的計算機教程大多如漢堡,tasty卻是junk food。國外原版教程大多如饅頭,不夠美味,但細細咀嚼卻有麥芽糖的甜感。外文翻譯版常如炸舊饅頭片,tasty一點,卻又失掉了什么。至于各種大學教材,味同嚼蠟,不提也罷。

我希望我寫的東西,能如雜糧煎餅,簡單好吃又營養。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