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各國各民族以其獨特的文化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資源,在社會經濟建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桂林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發展民族文化產業能夠進一步提升桂林的經濟戰略地位。據此,選擇桂林為研究對象,探究其發展民族文化產業的優勢與劣勢,為將民族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尋找積極有效的對策,實現促進桂林民族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桂林;民族;文化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005
  《廣西文化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力爭到2020年左右,建成具有時代特征、壯鄉風格和諧兼容的民族文化強區。發展民族文化產業,一方面可以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又能使當地的民族文化資源得到合理的保護與開發。基于這樣的發展前景,筆者認為桂林可以大力發展民族文化產業,依托其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以現有旅游業為發展平臺,樹立“文化就是財富”的全新理念,實現民族文化由非物質文化向物質財富的轉變,有效地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1桂林發展民族文化產業的優勢
  1.1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
  桂林坐落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除漢族之外,還有壯、回、苗、瑤、侗等28個少數民族,占全市總人口的8.5%左右。比如,龍勝各族自治縣境內居住著苗、瑤、侗、壯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76%左右;其中,龍勝縣泗水鄉周家村白面瑤寨住著42戶,191位居民,其中紅瑤占97%。各少數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保留下來的傳統民族風情,如民俗文化、節慶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這些獨特的民族、民俗資源是各個民族的文化瑰寶,也在很大程度上為桂林發展民族文化提供了資源支持。
  1.2廣闊的旅游業發展平臺
  桂林,因為“桂林山水甲天下”被人們熟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桂林一直致力于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業成為桂林的龍頭產業之一。每年,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桂林,使得桂林的旅游市場不斷地壯大。據桂林市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顯示,2015年,桂林旅游接待總人數4470萬人次,平均增長12.5%,居全國地級市前列;旅游總收入517.3億元,是2010年的3.1倍,年均增長24.1%,高于游客人數增幅11.6個百分點。自201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至今,桂林的游客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桂林相對成熟的旅游市場所能提供的市場和客源對民族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平臺。
  1.3良好的區位優勢
  盡管桂林經濟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卻有著非常良好的區位優勢。從地理位置上看,桂林位于湖南、廣東、廣西和貴州四省中間的地段,距離長沙、廣州、南寧、貴陽的直線距離都在400公里左右,是湘、粵、黔、桂四省的中心城市。桂林不僅地處“湘桂走廊”,還處于以廣東為核心的“泛珠三角”經濟圈和以南北欽防為中心的“泛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圈層。同時還是廣西(桂林)―云南―海南這一中國旅游“金三角”的重要核心,更是中國聯結東盟的重要地區。除此之外,桂林的交通設施條件也在不斷的完善,尤其是在航空、鐵路、公路方面,立體式旅游大通道不斷完善,西南地區交通樞紐的戰略地位逐步明顯。良好的區位優勢搭配以逐漸完善的海、陸、空交通情況,能夠提高桂林的硬件設備,為桂林發展民族文化產業提供助力。
  2桂林發展民族文化產業的劣勢
  2.1文化事業、產業發展水平低
  桂林處于華南地區,整體經濟水平比較低。農村貧困人口較多,為此,桂林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堅決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決定》,這一舉措雖然使桂林貧困村人均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到2015年底全市貧困人口還有28.7萬人。桂林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帶來的結果就是文化發展投入不足,文化資源得不到有效保護和利用,文化事業薄弱,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覆蓋面還十分狹窄,僅限于市區或者一些發展較好的村寨。與此同時,桂林的文化產業發展也是剛剛起步,規模小、零散、單一、脆弱,嚴重缺乏市場競爭力是桂林文化產業的特點。桂林現有的文化公司數量不多,且大多為私企,投入資金、規模有限,這些條件的制約使得桂林的文化產業在整個文化產業領域就處于底層地位。
  2.2對民族文化產業資金投入不足
  桂林現在普遍存在對民族文化產業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政府投入不足、社會吸納能力不強、未設立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弱、文化產業項目融資渠道狹窄、缺乏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和外資參與等。由于資金的缺乏,使得桂林許多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傳統工藝制作和民風民俗等瀕臨滅絕和凋零。如很多文物變成了有�X人的囊中之物,考古也變成了“藏古”,使得很多文物沒能發揮出他應有的價值。并且,資金的缺乏使得民族文化產業培育和發展較為緩慢,人們積極投身民族文化產業建設的思想與行動被束縛,市場活力未能得到很好的顯現。
  2.3民族文化產業人才匱乏
  人才一直是困擾桂林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首先,桂林本身就缺乏高素質、高水平的文化創意、經營管理人才,尤其是既懂文化藝術、又懂市場營銷的復合型人才更是奇缺。另一方面,桂林現有的生活、工作環境無法更好的留住人才,桂林平均工資水平較低,生活水平卻不低的這樣一種狀況使得那些高素質人才不得不為了解決自身的生活條件而轉戰他地。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在現有經濟社會的沖擊下,年輕一代更多追求的是經濟效益,家中世代傳承的文化以及相關手藝對他們來說沒有更多的意義,這就使得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年事已高,出現后繼無人的情況,使得現有的專業技術人員結構出現斷層,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不到保護與傳承,我們只能看著這些優秀文化逐漸淹沒在人們的記憶中而無可奈何。
百度搜索“就愛閱讀”,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kanwencang.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221/105006.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