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揭秘石原莞爾評價中國

近日有一些文章在網上流傳,說九一八事變的制造者,日本的軍事家、“兵家第一人”石原莞爾針對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國頗有微詞,石原莞爾評價中國說,“這個國家官乃貪官,民乃刁民,兵乃這個兵痞,然后中國的愛國學生是世界上最亂的,就是他們起哄鬧事,把老百姓推到最前線,然后他們轉身就走了。總而一句話就是說,中國是一個政治失敗的民族。”

石原莞爾

石原莞爾

也正是因為石原莞爾這樣看待中國,所以他才會耗費那么大的精力,就像是進行一場豪賭一樣也要展開九一八事變。當然,事實上就和他們預料的一樣,中國的東北一時間就被日軍給收入囊中,也成為了他們日后進一步侵略中華的根據地。

但是這被稱為是日軍第一智囊的人,萬萬沒有想到,中國人民根本就不會任由他們欺辱。所以盡管石原莞爾在聰明,他的計劃再周全,也沒有中國人民萬眾一心一同抗日的力量來的強大。所以石原莞爾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很多人都說石原莞爾的軍事才能,是不是比中國的十大將軍更勝一籌。其實不然,要看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因為石原莞爾從大學畢業之后就從事軍事教育和參謀方面的工作,直到九一八事變之后才出任部隊的官員,之后雖然也做了作戰部部長和16師團的長官,但是還是沒有什么作戰經驗,屬于戰略眼光非常讀到,但是作戰能力卻不夠的人。

石原莞爾和板垣征四郎之間是什么關系

1928年,石原莞爾升任日本關東軍中佐參謀,“邂逅”了生命中的“貴人”——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板垣曾是石原莞爾陸軍仙臺幼年學校的同學,而且石原莞爾和板垣征四郎八年前曾在漢口共事,當時一見面就在侵華方略上引為知己,打得火熱。此次重聚中國東北,兩人遂成為日本軍界的鐵桿搭檔,兩個人的政見更是臭味相投。

石原莞爾

石原莞爾

從1929到1931年,在石原莞爾的建議下,板垣組織了三次專門研究侵占東北的“參謀旅行”。名義上是“旅行”,實則是秘密潛入長春、哈爾濱、山海關、錦州等地進行實地偵查,制訂侵華作戰計劃。石原莞爾親自操刀撰寫了大量報告和計劃,逐漸形成了所謂的“石原構想”。

板垣征四郎對石原莞爾的這一套理論佩服的五體投地,還被他自己稱為是“天才理論”,每次開會板垣征四郎都掏出個小本子一字不漏把石原莞爾的話給記下來。1930年12月,石原指導制訂了《關于滿蒙占領地區統治的研究》,該報告提出日軍一兩年內就要占領東北。

對于石原莞爾的這個想法對于當時許多日本軍中的長官來說不亞于一次“豪賭”。當時駐扎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只有10600人,而張學良手下的東北軍則是448000人,而且擁有更加精良的裝備,所以無論在哪方面日軍都沒有又是。但石原莞爾對此不屑一顧:“對付張學良用竹刀就足夠了。”所以沒有石原莞爾和板垣征四郎的臭味相投,可能也不敢有這么大膽包天的計劃。

石原莞爾的審判是怎么樣的

石原莞爾被稱為是日本關東軍的“大腦”,他人生最大的“動作”就是親自策劃“九一八”事變,瞬間讓東北血流成河,張學良對日本陰謀的錯誤判斷導致了東北的一百一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讓給了被人。石原莞爾的戰略思想主要是要依靠“滿蒙獨立”繼而造成中國內部的混亂,因此他也被稱為是“滿洲國之父”。

石原莞爾

石原莞爾

但是石原莞爾沒有主張馬上加大對中國的侵略,而主張暫緩侵華的“不擴大”戰略思想,這也使得他最終被日本軍部排擠出局,所以在日本戰敗之后,遠東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當中,盡管石原莞爾雙手沾滿亞洲人民的鮮血,但卻資格當上甲級戰犯,而他自己也說因為沒辦法被審判為是甲級戰犯感到抱憾終身。至于他是不是真的這么想的,也就不得而知了。

也許石原莞爾認為是很沒面子,“忙活”樂半天,連個“戰犯”都算不上。在東京軍事法庭檢察團向他調查,一開始就問他有沒有什么話要說的時候,石原說:“想說的話堆積如山,滿洲事變的中心人物就是我這個石原,但是這個石原為什么不是戰犯?這根本不合邏輯,所以想說的話堆積如山”,檢察團只好趕緊打斷他。在場的美國記者馬克;蓋恩這樣描寫當時的情景:“石原的眼睛十分嚴峻,幾乎沒眨過,想要把我們射穿一樣”。 但是石原的證詞中提到過的人名,像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橋本欣五郎全成了甲級戰犯,就他不是。

 1 2 下一頁 在本頁閱讀全文

←支持左右鍵盤翻頁→

關鍵字:石原莞爾中國 責任編輯:shaozijuan

石原莞爾戰略是什么

1929年時任關東軍主任參謀的石原莞爾提出了一個觀點,他認為“滿蒙問題的解決是日本存活的唯一途徑”。兩年后石原莞爾等人發動了“9.18”事變。一舉拿下了整個東北。

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占領沈陽

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占領沈陽

1936年石原主持修訂了《國防國策大綱》,這個大綱的主要思想是:“日本的國策是成為東亞的指導者,首先要迫使蘇聯放棄進攻遠東的計劃,還要與美國保持親善關系,蘇聯屈服之后再建立親善關系,然后還要把英國驅逐出東亞,解放東亞各民族。

在今天看來,石原莞爾戰略無疑是高明的,但是從中國人的角度來說,無疑也最危險的,因為這個戰略準確地抓住了矛盾各方的心理,蘇聯的主要精力在歐洲,在遠東它是求穩,美英的主要利益在南方,它希望能夠有人在東北替自己擋著蘇聯。而蔣介石方面似乎在鏟除異己比對付共產黨更上心,至于東北早就屬于蔣介石放棄掉了的地方。在這樣的計劃之下,東北成為日方日后全面侵華的后方基地。

而他的對華戰略主要是:“做好穩固日滿和北支(華北),完成進行持久戰的準備的基礎工作”,反對擴大戰爭。也就是說:挑動在西北的國共內戰,同時建設滿洲國,鞏固華北,堵住俄國人南下,再向南洋滲透,得到馬來亞的橡膠和文萊的石油,同時擠走英國人,爭取把手伸到“蘭印”(荷屬東印度,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確保石油,這以后再和美國進行“最終戰爭”。不得不說,石原莞爾這個日本第一兵家的名頭不是浪得虛名。

揭秘石原莞爾怎么死的

石原莞爾怎么死的?官方的說法是石原莞爾在關東時曾被自己所配軍刀捅中襠部,所以導致了尿道口撕裂,之后就長期尿血最終引發了膀胱癌。1949年8月15日,石原莞爾因膀胱癌病死家中,終年60歲。

石原莞爾

石原莞爾

但是這個說法卻讓很多人存在懷疑,不禁發出疑問:一把軍刀的刀柄怎么會引發膀胱癌?很多人認為襠部怎么捅也不會傷及膀胱。另外如果是尿道口都被撕裂了,那會陰部位肯定會出現外傷的。在當時那個年代,處理外傷應該不是難事。而且關東軍當時的醫療水平,可以說是在中國一流的。所以不可能會讓石原莞爾有外傷感染而長期難愈的,所以有人認為刀柄捅的部位不是襠部。

從生理構造上說,膀胱位于腹腔內部。膀胱的下面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前列腺。所以這不得不讓人們從生理醫學的角度有所猜測,石原莞爾膀胱受傷的情況可能有另外的說法,會不會不是刀柄捅到襠部,而是在下馬的時候被刀柄不小心撞到了其他的部位,從而重重的傷及了膀胱及前列腺。才造成膀胱長期感染尿血引發了膀胱癌,這一場病也讓石原莞爾躲過了日本戰敗后當戰犯的下場。當然身為一個帝國軍人這樣受了傷不肯定是難以啟齒的,所以才說被自己所配軍刀捅中襠部。

當然這些說法也都是后人猜測或者是杜撰的,有心的人也可以自己多查閱資料,如果官方說法是歷史事實,那么自然也就沒有漏洞了。

石原莞爾和東條英機之間的關系

說到日本軍國主義不得不提兩個人,一個是石原莞爾,另一個就是東條英機。因為石原莞爾號稱是日本第一兵家,而東條英機則是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日本第四十任首相,是二戰的甲級戰犯。在1948年的時候,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發動戰爭、侵略別國、反人道罪等罪行被判處了死刑,同年12月23日被處以絞刑而死。

石原莞爾

石原莞爾

更可怕的是,東條英機是第二次世家大戰中,與希特勒、墨索里尼齊名的三大法西斯頭目之一,可見東條英機所犯下的罪行之可惡。所以也常常有人會將東條英機和石原莞爾來做比較,因為在很多人看來,石原莞爾的戰略思想、軍事思想等都在東條英機之上,但石原莞爾的一生除了策劃了九一八事變之外,也沒有什么其他更大的動作了。

其實要說戰略思想和軍事思想,石原莞爾確實比東條英機更有前瞻性,也保守。而東條英機則更激進,也更殘忍。不過好在東條英機把石原莞爾死死地壓著,不然的話中國人民可能會吃更多的苦頭。按照石原的辦法,當時就應該專心發展東北,融合東北,因為進一步對中國侵略,美國掐斷日本的石油輸出。而且注于發展東北還可以大大的提升日本國力,到時候還可以再北上打一打蘇聯。所以石原莞爾的思想是首先把自己立于不敗之地,而不是冒冒失失的去打中國。但是東條英機卻不怎么想,他只想盡快把中國拿下。

上一頁 1 2 在本頁閱讀全文

←支持左右鍵盤翻頁→

關鍵字:石原莞爾中國 責任編輯:shaozijuan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028/147759362815037.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