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導讀:

湯姆·韋勒(TomWeiler)是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University)物理學教授,如果他和他的助研胡趙曼(ChuiMan

  湯姆·韋勒(TomWeiler)是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VanderbiltUniversity)物理學教授,如果他和他的助研胡趙曼(ChuiManHo)的假說成立,那么去年的大型核粒子加速器將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臺能夠穿越時間的機器。

  韋勒教授說:“我們的理論是一個大膽的假設,但這并不違反任何實驗條件下的物理學定理。”

  建立強子對撞機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傳說中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中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是具有質量的基本粒子,對于探索質量的起源有很重要的意義)。

  

  大型核粒子加速器將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臺能夠穿越時間的機器

  科學家們預言,如果強子對撞機成果產生希格斯玻色子,那時將會制造出另外一種粒子,即單線態希格斯粒子。

  

  如果強子對撞機成果產生希格斯玻色子,那時將會制造出另外一種粒子

  韋勒教授與胡趙曼的理論認為,這種單線態粒子能夠躍遷到第五維中,即它們能夠跨越我們所說的第四維--時間。

  “這個理論讓人著迷的地方就是它避免了很多那些關于穿越上的悖論。”韋勒教授說,“因為這種穿越只是限定于這種特殊的粒子,不會糾結于一個男人如何穿越到自己出生前,然后謀殺了自己的親生父親等問題。但如果科學家能夠掌控這種單線態粒子的產生,或許能夠獲得另一種向過去或者未來傳遞信息的途徑。”

  扯開宇宙的“膜”

  韋勒教授認為,如果科學家利用強子對撞機生產出單線態希格斯粒子,以及同時出現的衰變產物,那么該粒子將會穿越時間,回到對撞前,也就是制造出這種粒子前。

  他們的理論是基于M理論--為“物理的終極理論”而提議的理論,希望能藉由單一個理論來解釋所有物質與能源的本質與交互關系。

  它試圖把4種作用力,即電磁力、萬有引力、強作用力和弱作用力統一起來。這種理論是基于10或者11維時空,而不是我們所熟悉的4維,這推導出了我們所熟悉的膜宇宙論。

  

  科學家利用強子對撞機生產出單線態希格斯粒子

  根據膜宇宙論,假設宇宙有很多層的膜,那么我們的四維空間只是依附在多維宇宙的一層膜上面,我們的時空將永久地架于這層膜上,無法穿越到其他的膜上。

  

  我們的四維空間只是依附在多維宇宙的一層膜上面

  當然這也有例外,如果萬有引力小到一定程度,比其他的基本作用力都要小的時候它便會彌散到其他維度中去。另外一種例外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單線態希格斯粒子,這種粒子除萬有引力外,不受其他基本力的作用。

  中微子里的答案

  韋勒教授六年前已經開始研究中微子實驗中出現的一些穿越的異常現象。中微子也被稱為“幽靈粒子”,因為它與其他的實體很少發生反應,例如其實每秒都有數以萬億的中微子撞擊我們的身體,而我們完全感受不到。

  韋勒教授與他夏威夷大學的兩名同事HeinrichPs和SandipPakvasa提出了一種關于惰性中微子的假說,他們認為,惰性中微子之所以比常規的中微子更難被檢測到,是因為它們只受萬有引力的影響,因此惰性中微子也是一種不完全依附于“膜”的粒子,也就是說它能夠穿越。

  他們還解釋說,惰性中微子比光速傳播更快也是因為從其他維度中走了“捷徑”.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超越光速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穿越了時間。

  對科幻小說的啟示

  2007年,研究者們與畢業生JamesDent共同發表了文章《中微子的時間穿越》。之后,文章中的理論假說便滋生了兩篇科幻小說:

  

  惰性中微子只受萬有引力的影響

  MarkAlpert的“終極理論”,利用了中微子跨越維度來穿越時間的理論假說,被紐約時報評為“物理版達芬奇密碼”。

  

  惰性中微子也是一種不完全依附于“膜”的粒子

  JoeHaldeman的“意外的時間機器”,講述了一個MIT畢業生的時間穿越史。

看文倉www.kanwencang.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70307/113060.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