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0月9日訊 在各醫院其它科就診的患者中,患抑郁(或焦慮障礙)的高達19.97%。在10月10日第16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來臨之前,一項剛結束的抑郁患病調查顯示,在醫院看病的人群中,隱藏著很大一部分抑郁癥患者。
此次調查在長沙、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5個城市的15家綜合醫院展開,調查對象為心血管、消化、神經和婦產4個科室的內科門診,年齡在18歲以上的近萬名就診者。
SEBoD組織(認識并減輕抑郁癥的社會經濟負擔組織)和CPA(綜合醫院精神衛生工作者聯盟)在惠氏制藥的支持下,完成了該項關于中國綜合醫院門診患者抑郁/焦慮障礙患病率的調查。
背痛原是抑郁癥
今天上午,一名在湘雅二醫院精神抑郁門診外候診的老者說,他以前覺得背痛,看了幾個醫生,經多種藥物治療無效,在排除了是心臟方面問題引起的疾病以后,有醫生建議他去大醫院看抑郁癥。
老人最后被確診得了抑郁癥。對癥治療還不到一個月,背痛的癥狀消失了。這也是抑郁癥未被識別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人軀體上的問題,比如頭痛、心慌和胸悶等,這些都把他們的抑郁掩蓋了,屬于隱匿性抑郁癥。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一些常見的軀體疾病就診者(如心血管神經官能癥、胃腸功能紊亂性疾病、頭痛、胸悶、腹痛、癲癇、中風、盆腔炎等)的抑郁/焦慮障礙發生率高。按科室分類,神經內科就診者中抑郁障礙和焦慮障礙的患病率最高,分別為18.55%和9.99%,其次是消化內科,分別為16.48%和8.63%,婦產科14.15%和7.57%,心血管內科的患病率相對較低,分別為12.57%和6.63%。該調查顯示,女性、神經科和消化科的就診者中,抑郁和焦慮障礙的患病率高。
心病也需用藥醫
胃痛、背痛居然和抑郁癥相關,聽起來有些玄乎。精神科專家解釋,腸胃病病因復雜,隨著社會競爭加劇,緊張焦慮等精神因素引起腸胃病的患者越來越多,消化內科相當大比例患者都屬這種情況。由于抑郁癥常常以軀體不適來表現,90%左右的抑郁癥患者在發病初期往往沒有意識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癥。值得注意的是,不但我們患者意識不到,很多其他科的醫生也沒有這種意識。
在抑郁癥治療方面,很多人錯誤地認為,抑郁癥是心病,“心病還需心藥醫”,從而排斥藥物治療。其實在抑郁癥,特別是重癥抑郁癥的患病因素中,生物學因素大于環境因素。事實證明,目前的藥物治療對大多數患者是有效的,抑郁/焦慮患者首次治療的臨床治愈率接近35%。當然,如果能藥物治療結合心理治療,效果會更佳。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li/20161031/27871.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