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中國寵物店行業在今后可以更好的發展,更好地承載寵物文化,成為向發燒友們傳遞正確理念的窗口,我們需要學習的不僅僅是皮毛,更多的是內涵,是整個行業都缺少的內在文化。我們需要改變現有的,已經固化的錯誤觀念,從而走出正在禁錮這個行業的誤區。
誤區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能力差
我曾去到過很多二線城市,這些城市的消費在我看來都還可以,所謂的消費能力差我想更多是一些沒有經營好寵物店的人的抱怨而已。我曾在哈爾濱的寵物網站上發布過一則以2000元美容費的價格征集兩只標貴作為模特犬的消息,僅一天的時間就來了11只標貴,這個回應的速度還是很快的,而且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有這么多人能承擔得起2000元的美容費,說明這個城市的消費能力并不低。那些抱怨城市的人,幾乎都是一旦遇到失敗就外歸因的人,其實不論我們做什么事情都應該學會內歸因,即在自身找原因,就像寵物美容師是否敢開出理想的收費標準,首先看的不是你在哪座城市,而是看你是否有相應的技術作支持,如果沒有,那么你只能隨波逐流,被卷入無休止的價格戰中了。
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特點存在,只要有養犬的地方就有較好的消費群體,所以不要抱怨你所在的城市和地區,要怎樣讓自己的店長久的發展下去,建立理想、穩定的消費群體,需要的還是技術與特色這些可以獲得消費者信賴的基本功。
誤區二:片面地追求店面裝修
現在走在街上,能看到很多裝修別致,店面豪華的寵物店,不過走進去后你會發現一切都只是表面現象,漂亮的寵物店更多只是個框架,并沒有內涵存在。
我有兩個學習B級的學生,他們的經歷很有意思。他們是一對廣州的小夫妻,在廣州開店。我第一次去到他們的店時,看到的僅是選址位于繁華區域,200多平米的營業面積,并且裝修的非常華麗、時尚的高品位寵物店,不過偌大的店面略顯冷清空曠,客人很少,當時的情況是令人比較焦急的,因為開店數月內他們賠掉了很多錢。他們的姐姐與我比較熟絡,她急切的要我幫忙想想辦法,看看這個店要多久才能賺錢,當時我很直截了當地告訴她:你應該問的是這家店還要投入多少錢支持到關門。我給她這樣分析:這么大的店一個月光租金需要3至4萬,再加上水、電、人工等的費用每月的開支至少5至6萬,開這樣的店,如果以他們現在的技術水平,只能為客人洗洗狗,做做簡單的美容和賣一些寵物用品等最基礎的服務,也就是說這樣的服務只能應對那些比較注重消費價格而對服務品質沒有多高要求的低端群體,這樣的經營收入不可能維持這個店的生存。當然,利用這樣一個外觀環境非常華麗的店面,是可以招引來一些追求高端并有著很好消費能力的群體,但以他們現在的技術和服務能力是沒有辦法消化這一群體的,更不可能將這一理想群體發展成穩定并可持續擴大的客戶群。
這對夫妻就是陷入了片面地追求店面裝修的怪圈,才導致了最后面臨即將關門的局面。當然,這個時候也不是無藥可醫,只要提高自身的素養,迎合了顧客的需求,便可以渡過難關。他們選擇了暫時關上店,到我這進行B級的學習,全面提高了自己的技術。半年后,他們又回到了店里,重新開始,其結果是可喜的,他們現在的生意紅火了許多。我經常看到他們的QQ簽名上寫著“好忙”“好累”的字樣。
誤區三:只流于形式
目前,寵物店的服務形式非常的單一,更多的只是互相抄襲,造成了每個店的服務幾乎都一樣的局面,大家開寵物店更多流于形式,認為有了寵物美容、寵物寄養和用品銷售這幾項基礎內容就是寵物店。試問,每家寵物店都一樣了,各自沒有特色,那么你怎樣吸引客人光顧、靠什么留住客人呢?所以,寵物店建立自己的特色服務是必要的,能讓你的店不同于其他。
對于現在的國內寵物店而言,建立特色服務并不困難。比如我所在的學校,一、兩年前對學習寵物美容的學生開設了一項寵物攝影的課程,有一些學生畢業后將這個項目應用到了店里,作為一項特色服務,結果卓有成效,不僅吸引了許多客人,一年還可增加幾萬元的收入。其實,只要我們開闊眼界、拓寬思路,把眼光更多地放在寵物店的內容上,而非形式,我想很快我們就可以找到很多可以實現的特色服務,來豐富寵物店的內涵與文化。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說出來與大家分享,更多是想讓大家可以暫時停下來思考一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總而言之,我是真切地希望中國的寵物店可以蒸蒸日上,可以逐漸地走向成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進來,為中國的寵物行業推波助瀾。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70208/98490.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