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泄露“不戰而勝”的秘訣!
我在廣州中山大學做過一次匯報,當時站起來一個企業家,這是個很年輕的企業老總,他有很多資產,他遞給我個名片,后面好多頭銜――政協委員等等…… 社會身份很多。這時我問了他一個問題,我說你能和我說一下你的身份嗎?他當著很多觀眾,拿著名片說了很多頭銜,都是很顯赫的。我說你還有一個身份沒有講出來,他站那就說不出來,我說你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身份是什么呢?是兒子,兒子! 我說你做兒子做的怎么樣?你猜他給我一個什么回答?你們各位聽一聽,他說我現在沒時間做兒子,我每天都非常忙,我沒辦法盡孝…… 我就問他,你這么忙你干嘛? 他說我賺錢。我說你賺錢干嘛? 他說我享受人生,我孝敬父母。我說你其實不知道,你是一個很孝順的兒子,他就愣那了,什么意思呢?我說你看,廣州的好吃的太多了,你每天吃的飯上千上萬,你每天一看到這個菜好,你就會跟秘書講,這個菜,你們秘書要記下來,下次一定要請李市長吃。這個地方好玩,咱們一定帶著王總、李總什么趙總過來玩……我說你看您多孝順!
我們現在大部分的人,拿起筷子來,你想過沒有?這個菜,這個飯,我的我老父母,白發蒼蒼的老父母,他一輩子都沒見過啊!他沒見過、沒吃過這個飯…… 我就跟那個董事長講,我說你看,你想到的第一個人是誰呢?想到的是誰能給你帶來錢,想到的是你的情人,而生你養你的父母你早忘了…… 你沒時間做兒子,因為你都孝順他們去了……
人,他的第一個身份是兒子女兒,第二個身份是先生和太太,先生和太太之前是兄弟和姐妹,這都沒有離開家庭。然后到社會上才是企業老總,企業員工……到最后才是朋友……這是有順序的。現在全亂了,第一個想到的是長時間在一起的---- 朋友…… 第一個,應該是父母,第二個是兄弟姐妹,第三個是夫婦,第四個是君臣,就是上下級,最后一個才是朋友。我們現在這些教育不懂,造成大家的心不安定! 這些教育沒有地方去聽,只有在我們老祖宗留下的經典里才能學到……人定勝天,人先要定,然后才有能力。
反過來在德國,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家庭,都放著一本老子的道德經…… 韓國有個公司,凡是外派的員工,都要能夠背誦論語和道德經。日本人在八十年代,全國有幾千所詩歌會,背得全是中國的唐詩宋詞。美國有個總統叫尼克松,他寫過一本書叫《不戰而勝》,是新華出版社出版的。不戰而勝是孫子兵法里最高的境界……在那本書中,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尼克松總統說了這么一句話: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
如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視頻 建議WIFI模式觀看)
去年,和我國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發生的災難令人揪心、難過。地震和海嘯這來自大自然的天災不足以打倒有備無患的日本人,但躲過了天災活下來的人卻逃不過無孔不入的核輻射帶來的人禍。這是高科技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我們應該反思一下,二三百年來的高科技給我們帶來了什么?需要我們深思。西方走的是“科學”發展的道路,強調物化,強調更高、更快、更強。科學更多的是服務于人的欲望,欲望像氣球一樣會不停地膨脹,于是競爭、擴張、戰爭,有可能就是爆炸!自從西方的艦船利炮打開我國的國門,自從改革開放,西方的東西擁進了中國,我們很多孩子最愛吃的是肯德基、麥當勞、薯片、美國大片,穿耐克、阿迪,過西方的圣誕節,從剛生下來就學英語。我們快成了西方人的思想殖民地,透過互聯網,西方文化占領了我們每個領域。我們很多人把老祖先的文化當做迷信,而全盤西化。美國有個總統叫尼克松,他寫過一本書叫《1999不戰而勝》,在那本書的最后部分,有這么一句話:“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
說到這句話,我就想到我們在升國旗的時候唱的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真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了。 中宣部發出了“弘揚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人”的號召,以《弟子規》為載體,弘揚中國文化和民族精神。現在舉國上下都在學習《弟子規》這本小冊子,1080個字,113件事的小冊子。我的老師領著我們開始了《弟子規》的學習。
《弟子規》產生的文化背景:作為異族的滿清政府進主中原之后,華夏沉淪,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李毓秀先生意識到,遺民不可長久,亡國不可亡天下。于是,他將中國歷代圣賢的教誨熔為一爐,寫出了這本只有1080個字的《弟子規》。《弟子規》是一本什么樣的書?為什么要學?
1、《弟子規》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本書. 經是中國人的價值觀、氣節和風骨。經書講的都是天地宇宙的規律,是如何讓人趨吉避兇。經書是永遠需要經常重讀的書。 《弟子規》大多箴言出自《禮記》等中國傳統經典,是一本集中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基礎教育的大成之作,是對以儒家文化為主的中華傳統文化的自覺繼續與總結,是對千秋萬代的中國人的叮嚀教誨。 《弟子規》第一句話“弟子規,圣人訓”所指的圣人,是包括孔子、孟子、老子等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古之圣賢,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是弟子,都應該以謙卑的姿態去學習。文化中所突出的是文明,而文明就是所謂的道德。《弟子規》所闡明的孝悌仁義,正是我們目前所欠缺的東西。 最后一句“圣與賢,可訓致”。對我們的要求是成圣與賢。 《論語》中把人分為三個層次:小人,君子、圣賢。可見做人的底線是“君子”,做人的目標是圣賢。目標越大,成就越高。 正如宋朝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2、《弟子規》是一部中國人的家訓 中國人為何五千年家道不衰,是因為有歷代圣賢的教導,有四書五經的傳承。“詩禮傳家”“詩書傳家”“家學淵源”“忠厚傳家久,詩書濟世長”。縱觀一些大的家族都有家訓傳承。例如:《孔子家語》《嚴氏家訓》《曾國藩家書》《朱子治家格言》《錢氏家訓》《閻錫山家訓》。 3、《弟子規》是天下第一規 出土文物中蛇身人首的伏羲女媧像,他們手中分別拿著規和矩,告誡我們懂規矩是由獸到人到神的進化過程。規和矩分別是用來畫方和圓的,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方圓組成了古代的銅錢。不懂規矩的人沒有天地,不會有財富。日月星辰懂規矩,億萬年來保持第一天的東升西落,一旦不守規矩,可能就是世界末日。 美國心理學家陸哥·赫胥勒曾說過:“如果讓我來總結人類20世紀的歷史,我將這樣寫道:"人類在20世紀的最大悲哀,不是地震、不是水災,甚至不是原子彈在日本廣島、長崎上空的爆炸,而是蕓蕓眾生活著然后死去,卻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潛能,人們只知道卡通片的感官欲望的刺激,不知道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缺乏理想和信仰。他們在生理上已經衰老,但在心理上卻沒有滿月;他們的軀體已經接近墳墓,但在人格上卻沒有健全。"” 4、《弟子規》是成功人生的護身符 人生是個同心圓,以自己的心為圓心畫的同心圓,正如《大學》里所說“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圓心定錯了,幸福快樂健康長壽,這一切美好的東西都不會得到。 《周易》有一“蒙”卦:山水蒙,其卦象上說: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意思是泉水從山下流出,出而遇險,君子應道法自然,果決規范兒童的行為,培養其品德,養其正氣。蒙以養正,圣功也。就是說對童蒙進行教育這項工作是一項神圣的工作,其功德無量。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源頭清澈,才能保證中游和下游有水源,利益更多的人。《弟子規》就是童蒙養正的一本書。 《周易》里有一“謙”卦,六爻皆吉,謙是君子之德 “能謙虛,則萬事亨通,君子行此德,必有好結果”。《弟子規》讓我們學會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恭敬謙虛,向所有的人學習。做好《弟子規》中的113件事,逢兇化吉,遇難成祥。 5、《弟子規》是人生大樹的根 子曰:“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根本。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有人說:“曲禮威儀三千,一言以蔽之曰:勿不敬。” 我說:“弟子規一千零八十,一言以蔽之曰:首孝悌。” 一句“父母呼,應勿緩。”貫穿全書。由父母呼,而老師呼,領導呼,祖國呼,人民呼,到一切人呼。這樣的人到何處都招人喜歡,這樣的人生,不成功都難。 一棵有根的大樹可以生長百年千年,一朵沒有根的鮮花只有三天的美麗。學好《弟子規》,扎好人生大樹的根,打好人生大廈的根基,知識方面的問題可以隨時彌補,道德上的短板需要一生彌補。本末倒置的人生,苦日子在后頭。《弟子規》里的每一件事,是圣賢對我們殷切的提醒,“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6、《弟子規》是一部成圣成賢的行動指南 圣賢并不遙遠,就是把平常的日子過得最好的人,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得很圓滿的人。《弟子規》是一部戒律,告誡我們成圣賢該做的和不該做的事。 關于讀書:“非圣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 關于說話:“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關于書寫:“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進德學文,知行合一。一個道理,只有做到才能真正地知道。所以說,聽到,知道,悟到,做到,得到。 在生活中力行。學一句,做一句。身,心,行合一。《中庸》說:“君子之道,譬如遠行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意思是:君子做事,就像是走路,一定要從近的地方開始;又像是登山,要從低的地方開始。 孟子說:“夫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弟子規》就是這樣一部書,讓我們的人生一覽眾山小,讓我們的人生穩如泰山!
央視新聞《人民有信仰 國家才有力量》
(視頻 建議WIFI模式觀看)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7340.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