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7月7日,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武裝浴血奮戰,并最終成為民族獨立的中流砥柱。“七七事變”70周年前夕,幾位八路軍、新四軍老戰士向記者回首了那段崢嶸歲月——
接受改編,共產黨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展示出博大胸懷
“全師集合,到西安捉蔣介石去!”紅93師師長王近山粗大的嗓音在黎明時分格外響亮。值班排長秦忠剛剛把他從睡夢中吵醒,告訴他蔣介石被東北軍扣住了!
嗷嗷大叫的紅93師迅速集合起來,一路狂奔,直撲西安。
然而,上級的命令很快就下來了:接受改編。“從師長到戰士,沒有一個人能想得通。”秦忠說。
湘贛游擊隊的羅維道同樣想不通。當陳毅在國民黨保鏢的護送下來到湘贛游擊隊時,立即被綁了起來。
“大家都認為陳毅下山與國民黨談判就是投降。”羅維道說,陳毅被關押了5天5夜。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改編命令: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編為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共4.6萬人。
陳毅也說服了游擊隊的官兵,被松了綁。
1937年10月12日,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葉挺為軍長,項英任副軍長。
劉伯承在129師的改編大會上作了這樣一個比喻:“換頂帽子算什么,只要我們的心是紅的,我們是白皮紅心蘿卜……”最后,他對全場官兵大聲說:“同志們,為了抗擊日寇,拯救中國,讓我們告別紅軍帽吧!”
“當那頂新軍帽戴在他的頭上時,我看到他那只受傷的眼睛里,流出了淚水。”秦忠說。
抗戰到底,八路軍和新四軍在空前的民族災難中成為中流砥柱
1940年11月1日,八路軍4個旅把鬼子岡崎大隊600人圍困在山西武鄉縣關家垴。
18次沖鋒,多次陣地前的貼身肉搏,八路軍以巨大的傷亡消滅了這支裝備精良的侵華日軍。是役,129師經過長征的紅軍骨干,傷亡近半,師長劉伯承心疼得眼傷復發。
此時的新四軍也正在江南戰場與日軍艱苦作戰。
1943年3月18日晨,一支剛剛從游擊隊編入新四軍的連隊奉命阻擊1600余名日偽軍。
在這個叫劉老莊的村莊,新四軍連隊以82人全部戰死的代價,斃傷日偽軍近百人。
類似這樣的“掃蕩”和反“掃蕩”,貫穿了抗日戰爭的全過程。不對稱的交手,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每一場勝利都來得異常慘烈。
國防大學軍史專家徐焰說:相持階段中,日軍在為數不多的大戰役中,每次投入兵力四五萬人。而對敵后根據地進行的“掃蕩”,僅4萬人以上的有近20次,萬人以上的則達到了100多次。
“抗戰初期,鬼子在中國腹地單列開進時都不設置邊衛,猖狂到了極點。”時任八路軍總部炮兵團1營教導員的張英回憶。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齊密云說,直到日本投降時,在華日軍仍有128萬人,超過太平洋東南亞各戰場日軍總和。
而從1940年到1942年,八路軍從近50萬人銳減到30多萬人,彈藥、糧餉、藥品嚴重匱乏。在江南作戰的新四軍同樣處境艱難。除了日、偽軍,國民黨頑固派也成為新四軍必須面對的敵人。
“我們紅3團1000多人,在福建漳浦縣集中接受改編的時候,被國民黨反動派繳了械。”時任福建永埔游擊大隊副政委的陳茂輝回憶。改編三年后的皖南事變,陳茂輝隨軍長葉挺沖殺突圍,幾天滴水未進,口吐鮮血倒在地上,被國民黨軍俘虜。
八路軍、新四軍各部隊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化整為零深入敵人后方,堅持抗戰。皖南事變3天后,中央軍委命令重建新四軍軍部,任命陳毅為代理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
原晉察冀軍區教導團的張懷瑞所在團取消了營的建制,直接編成5個戰斗連和1個偵察連,在團部指揮下進入敵占區作戰。
補充到河北省行唐縣支隊當中隊長的張懷瑞穿著便衣,到敵人的縣城里去偵察,到處端敵人的炮樓。
在遍及19個省區的根據地,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四處開花,先后作戰12.5萬余次,殲滅日偽軍171.4萬人,令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發展壯大,中華民族贏得百年反抗侵略史上的首次勝利
從1941年到1945年上半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八路軍、新四軍頑強地戰勝了日軍的殘酷“掃蕩”,愈戰愈強。到抗戰勝利前,八路軍已發展到近100萬人。
絕境逢生的新四軍,在皖南烈士的鮮血中重新站立起來,至1947年1月新四軍番號取消,新四軍已發展到31萬多人。
張懷瑞帶領的中隊原本是一個連班用機槍都沒有的地方部隊,卻也敢在敵后戰場和日本人1個中隊干上了。
“我們還俘虜了一個日軍小隊長,后來他成了日本反戰同盟的成員。”張懷瑞回憶說,1944年的春節,晉察冀軍區召開大會,授予張懷瑞所在中隊“常勝之隊”榮譽稱號。
八路軍、新四軍的壯大,對敵偽勢力起到了極大的震懾和打擊作用。很多偽政權中的漢奸出于自身需要,也不得不暗中為八路軍工作。
不但如此,八路軍和人民群眾在殘酷的戰爭實踐中,血肉相連,生死與共,建立了牢固的抗日根據地。
“劉伯承給我們講課的時候就說:‘八路軍是骨頭,游擊隊是筋,老百姓是肉,三者結合才能組成拳頭。’”秦忠回憶說。
在河北省完縣野場村,因為群眾掩護了八路軍撤退,鬼子槍殺了所有村民。當敵人機槍掃射時,身負重傷的養母掙扎著把奶頭塞到八路軍留下的嬰兒嘴里——這個名叫廖雁北的嬰兒,后來成為了北京友誼醫院的大夫。
1945年,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向前來采訪的新聞記者公布了八路軍戰果:作戰次數99847次,斃傷日軍401648人、偽軍312282人,合計713930人。俘虜日軍5096人、偽軍402112人,合計407208人。八路軍犧牲40萬人,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成為犧牲職務最高的將領。
當年在完縣戰斗過的老八路、原白求恩軍醫學校學員王世昌,如今為了回報鄉親,捐助和募集300萬元經費,修建了全縣最好的中學。
當年張懷瑞的“常勝之隊”,如今已是沈陽軍區某機械化步兵旅裝甲1營3連。而全連戰死的“劉老莊連”,也成為濟南軍區某機械化師的裝甲連。每年,都會有劉老莊的后生,成為這個連隊的士兵。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qiwen/20161130/62136.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