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高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2. 目前市場上有什么樣的產品了?
3. 你要設計什么樣的功能?
4.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5.為什么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
6.你的創新在哪里?
7.如果你來領導這個團隊
8.團隊在16周期間每周都要做什么
一、調研,評測
1. BUG
軟件:必應詞典 for windows
版本:3.5.0
測試環境:Windows 10 專業版
內容比較多,基本把所有感覺不太對的地方都寫上了。Orz
1) 翻譯網頁功能
以下是翻譯http://developer.android.com/reference/packages.html 這個鏈接出現的部分錯誤:
從圖上可以看到,本不該被翻譯的android.graphics和android.provider分別被翻譯成“核心”和“自帶”,而其他包則正常顯示,沒有進行翻譯。
可是graphics跟“核心”為什么會被聯系在一起呢?
對此嘗試進行以下查詢:
如果按照詞典的這些結果進行以上的翻譯,那么多少可以接受。但是詞典的查詢結果并沒有出現“核心”。
那是不是因為必應詞典依賴的來自網絡的翻譯?在搜索引擎上進行以下查詢:
從上圖可以看出,網頁翻譯自動將這樣的結果聯系起來。它這樣的智能在某些情況下很棒,但在這里顯然不應該進行這樣的翻譯。
是不是因為它們以“.”隔開?如果是,那么必應詞典的網頁翻譯在判斷包名這種以“.”分割的詞匯存在問題。
2) ORC取詞
ORC取詞在取詞位置上存在問題:
如圖所示,紅色箭頭指向的位置是我鼠標停留的位置,而ORC取的詞是在離鼠標箭頭右邊一段距離的紅色方框處。
這不是偶然,其他地方也出現這樣的錯誤。
(不過只要鼠標停留的位置正確,其準確率還是很高的)
3) 例句界面
最明顯的錯誤就是這里,UI控件不對齊。下拉選項的框框超出了其父布局的范圍。并且在點擊之后,整個選擇列表最上面留出了一大塊空白,如下圖紅框處:
4) 例句中英文對應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詞匯標記和翻譯標記不對應。at least應該作為一個詞組對應“或多或少”,但是詞典卻將at單獨出來,對應“著”。
同樣的,上圖中be good at應當對應“擅長”,然而“擅長”并沒有出現在翻譯中。例句的翻譯也出現了錯誤。
5) 每日一句
不同的位置,出現了重復的內容。
6) 其他
普通取詞
無法在瀏覽器里取詞,只能通過劃詞在瀏覽器里獲得翻譯。鼠標手勢功能
沒有說明晃動的速度和次數(我一開始還以為是功能未實現)擴展應用部分界面不統一
可以看到必應電臺,必應背單詞,必應生詞本
與必應詞典的軟件界面主題不一致。
而單詞挑戰,我愛說英語
與必應詞典的軟件界面主題一致。
而且必應背單詞,必應生詞本
在名稱后面添加了用戶名,點擊后只有一個注銷選項。而其他擴展應用則沒有。未連接網絡下的詞典
“例句”選項卡在未聯網時出現和“詞典”選項卡相同的內容。但在”詞典"選項卡收藏單詞后,“例句”選項卡的單詞后面沒有同步。收藏單詞的大小寫
僅首字母不同,但還是被分開對待了。劃詞翻譯
只劃中文也翻譯,沒有提供“不翻譯中文”的選項。
2. 采訪
無圖無真相:
背景和需求
劉彩妮同學目前已過四級,正為六級而努力,沒過六級真實一件悲傷的事情呢= =、
有時查詞匯,但更多時候需要詞典翻譯句子。(她對已在使用的詞典——有道詞典——的句子翻譯功能不滿意)使用必應詞典
直接上聊天記錄(適當修改刪除部分聊天記錄):
【匿名】半熟的西瓜 18:19:12
你是在什么系統上使用必應詞典的?(android,IOS,windows)
彩妮 18:21:01
Android
【匿名】半熟的西瓜 18:23:35
你用必應詞典做了哪些查詢?解決了你碰到的問題了么?
彩妮 18:24:07
單詞查詢和句子翻譯,基本解決
【匿名】半熟的西瓜 18:25:35
有沒有碰到翻譯不準確,或者它給出的單詞釋義沒有你想要的內容?
彩妮 18:29:21
因為今天才試用,所以單詞這部分還沒有覺得哪里釋義不全。但是長句的翻譯比較不滿意,有時會有我覺得不合適的翻譯
【匿名】半熟的西瓜 18:30:46
你之前是用什么手機詞典?有比較一下二者的翻譯嗎?
彩妮 18:32:13
網易有道詞典。其實兩者的翻譯都覺得都是同樣的問題。然后相對于網易有道,必應詞典有語音翻譯。這點很滿意
【匿名】半熟的西瓜 18:33:08
除了語音翻譯,還有沒有界面、功能之類的讓你很滿意的地方?
彩妮 18:34:47
有。系統的生詞本和China daily 英語報。另外界面簡潔,清楚
【匿名】半熟的西瓜 18:36:27
有沒有覺得沒有廣告也很棒?
彩妮 18:36:46
對對,沒有廣告很贊
【匿名】半熟的西瓜 18:38:40
有沒有想要吐槽的地方?
彩妮 18:38:56
暫時沒有
【匿名】半熟的西瓜 18:40:17
那你覺得它哪個地方再做得好一點會更好,或者說你需要的某些功能沒有出現在這款詞典上?
彩妮 18:42:57
功能呢,沒有快捷查詢。我覺得還是長句翻譯那塊,畢竟我用過的詞典都覺得這塊不滿意,蠻多句子翻譯不滿意,而且就只有一種翻譯。這塊可以改進
【匿名】半熟的西瓜 18:46:02
你是還想查日語嗎?
彩妮 18:47:11
不是我的意思是句子有沒有其他翻譯,多種選擇嘛~
【匿名】半熟的西瓜 18:50:28
你會繼續用必應詞典嗎?
彩妮 18:50:54
三不五時吧
用久了網易有道,一時不會換
【匿名】半熟的西瓜 18:51:51
哈哈。那要是給它評個級,你會選哪一個?
1.非常不推薦
2.不推薦
3.一般
4.推薦
5.非常推薦
彩妮 18:53:01
推薦
二、分析
1. 時間估計
嘗試寫了一下詳細安排,實在沒法寫……
先給總時間估計:四個月
將這個值乘以π之后,是12.56個月。實際情況應該在這個時間左右。
大學畢業生的水平不太敢太樂觀的估計。
能像我們這樣有機會在大學階段接觸較為真實的軟工實踐的大學生不多,這意味著他們前期就得有一段的學習時間。到時他們也許得像我們現在這樣,花比較多的時間在軟工學習上。邊學邊做。
而且做一個詞典軟件,不是說單單有程序員就行的,還需要有對英語本身的研究。學習已有的方法去完成對英語的翻譯,或者自己研究出算法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還好有專業的UI支持,否則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
2. 優勢
- 界面簡潔、清晰,舒服!
- 沒有廣告,超爽!
- 和微軟賬號綁定,直接使用微軟賬號登陸,方便、安全。
3. 劣勢
- 沒有支持導入離線詞典
- 推廣力度不夠大,知道這款詞典的人不夠多
4. 可提高的部分
上面的采訪有提到了,句子的翻譯需要提高,最好增強對詞組的檢測和翻譯。
三、建議和規劃
1. 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高從而在競爭中勝出?
- 了解需求,挖掘需求!
需求真是太重要了,現在的詞典大多相似,基本上是你有我有大家有。我會努力挖掘出新需求,在綜合各方面因素后,滿足用戶需求。在保留已有用戶的同時,吸引更多的用戶。
- 多做宣傳!
是不是知道“必應詞典”的人不多?在我從百度搜索換到必應搜索之前,我是不知道有必應詞典這種產品……(雖然我對靈格斯詞霸也沒什么印象_(:3」∠)_不過好像以前用過,只是覺得不好用)
以前基本上就是在有道詞典和金山詞霸二選一,選完之后就沒有再去看是否有其他詞典了,所以很大一部分用戶都固定在這兩款產品上面。多做宣傳可能會吸引一部分用戶。
2. 目前市場上有什么樣的產品了?
排名比較高的其他詞典有:有道詞典,靈格斯詞霸,金山詞霸2016,金山快譯
3. 你要設計什么樣的功能?
先看定位,再選功能。那么問題來了:必應詞典對自己的定位是怎么樣的呢?
- 只在有需要的時候,查找詞匯,只需獲得對應的中文詞語就行?
- 英語學習者的學習工具?
顯然第一條是最基本的。
但是想做好第二條并不容易。
其實我很奇怪,既然有了英漢從詞到詞的翻譯,也有了英英的用一句英語翻譯一個單詞。
但是英漢詞到詞的翻譯得到的中文意思又不準確,因為一個英語單詞有多個意思,一個中文詞語也有多個意思,這樣的多對多必然不能做到準確。
英英翻譯很多人都看不懂那一句英語句子是什么意思,還得去查句子里單詞的意思,太煩了。
那么為何不把兩者結合起來呢?
把英英翻譯的那句英語翻譯成中文句子,而不是一個中文詞匯。
這樣英語初學者能夠準確地知道一個單詞的具體含義,而且英英釋義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句。又可以對照學習。
這樣做的壞處是什么?
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但結合已有的例句翻譯,能減少不少工作量)。
無論背單詞的方法有多好,只記住了對應中文的意思感覺好蠢。記了N個單詞,但是懂得用的也就那么幾個簡單的。
如果只是想用英語來閱讀,那還好。但如果是想用英語交流和寫文章,準確的解釋就很關鍵了。
4. 為何要做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其他功能,像詞根這種,太復雜了。詞根本身的含義就有很多,除非你有較強的聯想能力,不然你都不知道哪些詞根組起來是什么意思……
相比之下,這種對單詞直接的解釋會讓使用者更容易接受。而且我好像沒見到市面上有哪本詞典(紙質版,電子版)有這樣做(恕我孤陋寡聞_(:3」∠)_)。
5. 為什么用戶會用你的產品/功能?
不用為單詞不準確而擔心,不用為看不懂英英釋義而煩惱。獻給想學習英語又害怕英語的同學,你值得擁有!
6. 你的創新在哪里?可以用 NABCD 分析。
Need:英語基礎較差的人可以更準確地了解單詞的意思。
Approach:已有的例句翻譯技術,加上我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
Benefit:更準確地了解單詞的意思,減少了學習阻力。
Competition:目前比較熱門的有道詞典和金山詞霸沒有這樣的功能。敵無我有。
Delivery:必應詞典原先的渠道,最好再打打廣告,把初期用戶體驗后的感受作為宣傳材料。
7. 如果你來領導這個團隊,會有什么不一樣?如果你的團隊有5個人, 4個月的時間,你作為項目經理,應該如何配置角色(開發,測試,美工等等)?
以我目前的水平,估計也沒能會不一樣到哪去。待老孫再去學習一番- -、
會更關注如何吸引英語初學者來使用這款軟件吧。
五個人: 四個程序員,一個美工
四個程序員,兩個兼職負責架構設計,一個兼職測試,負責界面的代碼編寫
8. 描述你的團隊在16周期間每周都要做什么,才能在第16周如期發布軟件。
此處有誤,我寫成整個必應詞典的開發了……難怪覺得給出的時間太少
第1周:充分了解需求,進行整理,并分類。
第2周:架構設計,完成設計文檔。
第3周:完成基礎程序的開發。
第4周:了解英語語言相關的研究,可以的話,向專家咨詢,并請其提出建議。
第5-9周:根據研究結果,完成對英語翻譯模塊的開發,以及其他功能。
第10周:內測,并找一些人試用功能,收集反饋,并進行分析。
第11-13周:完成其他功能,進行整合。
第14周:修復大部分BUG,進行公測。
第15周:對來自用戶的反饋,進行調整和BUG的修復。
第16周:最終的整合,并發布軟件。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