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一、春聯是一門藝術

春聯也叫對聯、門聯、楹聯、對子、春貼、春榜、門對等。粵語里稱作揮春、暉春,閩南語稱作春仔。

每逢新春,中國的老百姓們,就會張貼春聯,喜迎佳節。朝鮮、韓國、越南這些國家,因為深受華夏文明影響,也和我們一樣過春節、貼春聯。

紅學大家周汝昌,對春聯非常推崇,認為“春聯是舉世罕有倫比的最偉大、最瑰奇的文藝活動。”

是的,春聯具有最為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文藝活動,呈現出最為深廣的民間智慧。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春聯有四種。最常見的春聯,以對聯形式出現,工整、對仗,這就是“門聯”。還有一些單條的春聯,上面寫了一些吉祥話,被稱作“春條”。

春聯還包括正方菱形的“斗斤”,也叫“門葉”、“斗方”。還有一種春聯,是專門貼在大門兩扉的,叫做“門心”。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二、春聯最早是桃符

戰國時代開始,家家戶戶在大門的兩邊懸掛“桃梗”,或稱“桃符”。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桃符是一寸寬、七八寸長的兩塊桃木,上面分別寫著“神荼”和“郁壘”。有的桃符上,還畫著“神荼”和“郁壘”的神像。

傳說,在東海的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樹。桃樹下面,有主管萬鬼的神荼和郁壘。他們法力無邊,只要發現有鬼做壞事,就會把惡鬼捆起來喂老虎。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后漢書·禮儀志》記載,“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左神荼、右郁壘,可壓邪驅鬼,這也就最早的“門神”了。

五代十國時,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之主孟昶,命學士辛寅遜在桃木上題寫聯語。辛大才子寫完后,頗有藝術造詣的孟昶,看了很不滿意。孟昶自己拿來毛筆,親自題寫了一副春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在孟昶的提倡下,駢體聯語,替代了“神荼”、“郁壘”。桃符,除了避邪驅災,還能祈福、祝愿。人們一度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隨著敦煌遺書的深入研究,世界紀錄協會宣布:世界最早的春聯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

這幅春聯,由唐朝劉丘子撰寫,時間是開元十一年,也就是公元723年,比孟昶題聯早240年。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宋代,春聯一度寫在桃木上,王安石在詩中記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北宋《歲時雜記》記載,當時的人們,很喜歡把吉祥話刻在桃木板上。

后來,桃木板逐步被紙張替代,但還不是很盛行。南宋《夢梁錄》記載,除夕要貼“迎春牌兒”,其實就是紙制的春貼了。

明代,“桃符”真正改稱為“春聯”。明代陳云瞻記載,春聯之名,始自明太祖朱元璋。當時,朱元璋定都南京。

每到除夕,要求公卿士庶家,都要在門口張貼一副春聯。朱元璋自己,微服出游,與民同樂。朱元璋自己還親筆題寫春聯,贈給學士陶安等臣子。

在朱元璋的大力推廣下,春聯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正因為這個原因,有兩個春聯的傳說都和朱元璋有關。

有一個傳說,有一次朱元璋巡視的時候,發現一家殺豬店忙得沒空找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場題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屠戶不敢張貼,決定高懸在中堂,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后,命人賞了三十兩銀子。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還有一則倒貼“福”字的傳說,也與朱元璋有關。朱元璋用“福”字作記號,準備殺人。為了救人,馬皇后命令全城百姓,在天明之前張貼“福”字。

有戶人家不識字,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氣急敗壞的朱元璋,打算拿這家開刀。馬皇后勸道:“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

朱元璋認為有理,便放了這家人。貼倒“福”,成了傳統,一來討個吉利,二來紀念馬皇后。

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后,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一新。

——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春聯》

清代的富察敦崇,認為春聯就是桃符。當時的文人墨客,進入農歷十二月之后,就在集市里書寫春聯,換些潤筆的費用。小年祭灶之后,大家開始張掛春聯,各家各戶,舊貌換新顏。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三、春聯的講究忌諱

傳統的春聯,也就是我們說的門聯。面對大門時,右手上聯,左手下聯,橫批或者橫額的文字,從右至左讀。

后來,由于書寫習慣和閱讀習慣的改變,很多春聯改成上聯在左下聯在右,橫額也統一成從左至右。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既然有兩種形式的春聯,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地張貼春聯呢?首先,看橫批,確定是哪一種春聯。兩種形式,不能貼混了。

比如圖中的橫批是“出入平安”,從右至左讀。就該是面對大門,右手上聯,左手下聯。而圖中的這戶人家,顯然把上下聯貼錯了。

其次,判斷上下聯。有一個原則,就是仄起平收。上聯的末字,通常是仄聲字,包含上聲、去聲及入聲字,也就是普通話里說的三聲、四聲字。下聯的末字,通常是平聲字,也就是我們經常說到一聲二聲字。

比如,“綠竹常留四時景,金雞報來萬家春 ”。就不能貼成“金雞報來萬家春,綠竹常留四時景”。再比如,“盛世春花蛇生瑞,園田芝草鹿啟祥”,“海滟河清龜蛇獻壽;盛世園田綠意爭春”。有極少數春聯是平起仄收,這時就要聯系上下語境,根據內容來進行判斷。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選擇春聯時,還要注意“門當戶對”,以協調大方為宜。普通人家,選15到20厘米寬的春聯。商鋪店家,根據門面寬窄,選20到30厘米左右的春聯。即使是機關大院,春聯也不宜超出40厘米的寬帶。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除了門聯以外,春聯有單字的斗方。如“春”、“喜”、“福”、“壽”、“滿”、“有”等,斜放豎立書寫。最普遍的就是福字貼,按例,大家都喜歡倒貼“福”字。山西陜西一帶,進一步演化出倒貼“有”字斗方的習俗。

也有雙字的斗方,如“大吉”、“常滿”等,通常是直著書寫的。金桔盆上,貼“大吉”;米缸上面,貼“常滿”或“滿”字斗方。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還有四字的斗方,如“花開富貴”、“出入平安”、“開門見喜”、“開門萬福”、“滿院春光”、“春光明媚”、“滿院生輝”等。

顧名思義,花盆花瓶上,貼“花開富貴”。大門之上,貼“出入平安”、“開門見喜”、“開門萬福”。院子里面,貼“滿院春光”、“春光明媚”、“滿院生輝”。

雞鴨舍,貼“雞鴨滿圈”。牛羊棚,貼“牛羊成群”。院中大樹,貼“樹大根深”。炕頭墻上,貼“幸福健康”。廚房里,貼“勤儉節約”等。

貼錯地方,就會鬧出笑話來。以前,就有人,因為不識字。想著不都是四個字么,貼哪不是貼。于是,他就快刀斬亂麻。

在豬圈上,貼上“人口平安”;在臥室內,貼上“肥豬滿圈”。一時,傳為笑談。這個故事,被清朝李光庭記載下來,收在《鄉言解頤》里。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各地貼春聯的時間,略有差異,有在臘月二十三貼的,也有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貼的。春聯,象征喜慶吉祥,不能隨意焚燒、撕扯、毀壞或者涂畫春聯。

一般來說,春聯要一直掛到來年。貼新春聯前,才能摘下來。有的地方,會把舊春聯燒掉,寓意是:去除舊年的晦氣,迎接新春的福氣。

有一個神話,說春聯是天上的神仙。春聯被燒掉后,神仙就會飛到玉帝那里,會給家庭帶來好運氣。在此期間,如果春聯有破損,需及時修補。

也有些地方,認為春聯就是用來驅逐年獸的。過完元宵或者是農歷“二月二”之后,就可以摘除春聯了。更多的人,采取放任不管的原則,貼上后,由著它日曬雨淋、剝蝕脫落。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傳統的春聯,一般寫在白色的紙上,后來才改在紅紙上書寫。中國百姓認為,桃木也是紅色的,紅色吉祥,可以驅除邪穢,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近些年,也開始流行金色紙張書寫的春聯。而在今天的朝鮮、韓國,包括國內的朝鮮族居住區域,仍然保留了最初的習慣,也就是在白紙上寫春聯。寺廟尼庵,則統一用黃紙。

家里有老人去世的,當年貼白對聯,第二年貼綠對聯,第三年貼黃對聯。也有的地方,當年貼黃對聯,次年貼藍對聯,第三年貼綠對聯。還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貼對聯。

這種春聯,采用特別顏色的紙張書寫,俗稱“孝聯”、“孝春聯”或“丁憂聯”。第四年,守孝期滿,才能張貼紅紙寫的春聯。

歡歡喜喜貼春聯,講究忌諱要知道

在福建省的莆田、仙游、福清、興化地區,喪家貼素色春聯,多為綠色春聯。普通人家張貼白頭春聯,或稱白額春聯。也就是在大紅紙上方,留出約10厘米長的白紙額頭,也叫做聯頭。

滿族崇尚白色,清朝宮廷,一度用白紙寫春聯,外包藍邊,內鑲紅條。民國后,滿人逐漸被漢族同化,這一風俗日漸消失。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70122/93432.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