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手來說,才接觸玉石,發現需要學的知識好多,特別是一些玉石中常見的俗語,都不是很了解,今天主要來了解下那些交談中常見的俗語。
俏色:
運用巧調的手法,將與主色調不同的部分顯示出來。其藝術上與基地協調一致, 從而產生和主題內容相吻合的藝術形式美,往往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
絕:
是指玉器雕刻時運用巧雕的手法,創造出俏色技藝中的最高境界。藝術表現為絕無僅有,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這樣的藝術效果
還指玉石通體一色,無半點雜色及雜質,即表里如一。尤其是白色的和田玉可稱一絕。
巧:
是指玉器除主色外還有一種或兩種異色,但在雕琢過程中異色經過巧妙的藝術處理,從而產生與主色的主題內容相融合的突出的藝術表現。
不花:
對于多色玉石的雕琢,主要突出一種色彩即一個主題,其他的色彩要起到輔助作用,不要產生“花”的感覺。
俏色的運用要做到“一絕、二巧、三不花”。然而,和田玉的最高境界是無俏色。
玉性:(狹義)
是指玉石客觀存在的缺點,也是玉石對外呈現出來的特征。對于和田玉來說,: 性越小越好,無任何玉性為理想狀態。
玉性:(廣義)
是指玉與石的區別。石性越大、玉性越小,石性越小、玉性越好。
陽:
是指和田玉為潔白色且無任何雜色,并且顏色柔和不生硬。
陰:
是指和田玉的一部分或全部對外呈現陰暗的色調,如凍色就是一種陰暗的色調
嫩:
是指和田玉對外表現為嬌嫩,也就是由于透明度過大,無內容,顯得空洞、無底蘊。
干:
是指和田玉部分或全部由于透明度差而導致了不透徹、不溫潤、無靈氣。
松:
是指和田玉部分或全部結構松散、不緊密。
僵:
是指和田玉對外表現僵硬、不透徹、不溫潤.,
面:
是指和田玉對外表現如面粉,即是指和田 玉質地松散、透明度差。
瓷:
是指和田玉的質地如陶瓷。
暴:
是指和田玉由于內部結構出現了定向排列, 雕刻制作時起鱗片的現象。
灰:
顏色為陳舊的灰色,感覺顏色很臟,
坑:
是指和田玉的具體產地,即是指和田玉的產出礦坑。
形:
是指玉料產出的形狀,可分為山料、山流水料、戈壁灘料、籽料等不同外形。
皮:
是指和田玉的表面特征,如水皮、石皮、糖皮等。
油
是指和田玉的透明度像油脂.濃于水、淡于蠟.是濃的并且是非凝脂的油性
蠟:
是指和田玉的透明度如石蠟
陰陽面:
是指和田玉的好的一面與差的一面共聚一體。有些山料的陰陽面極其明顯,而籽料的陰陽面則不明顯。
視重:
是指觀察時對玉石密度大小的一種感覺。當玉石結構緊密時感覺較重,當結構疏松時感覺較輕。
沉重:
是指觀察時對玉石密度大小的一種感覺。當玉石結構緊密且對光吸收較多時感覺 較沉重,當結構疏松且對光吸收較少時感覺較輕浮。
石重:
是指觀察時對玉石密度大小的一種感覺。當玉石結構緊密且對光散色、折射較多時感覺像石頭一樣沉重,當結構疏松且對光散色、折射較少時感覺較輕浮。
包漿:
包漿也就是以物品為載體的歲月留痕,是歲月和人文氣息的積淀最集中的反映。 它是在悠悠歲月中混合了灰塵、汗水、油脂,把玩者手澤揣摩,或者土埋水浸,衣物皮膚經久的摩挲,甚至空氣中塵埃的吹拂,層層積淀,逐漸形成的表面皮殼的光澤和肌理質感。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靜,顯露出一種溫存的舊氣。經年的老物件每次使用之后都會呈現出不同的韻味,加上悉心的呵護和把玩, 久而久之,一種匯集了使用者的滋潤和情感的雅光便會由內而外泛出。那恰恰是與剛出爐的新貨那種刺目的“賊光”、浮躁的色調、干澀的肌理相對照的。包漿既然承托歲月,那么年代越久的東西,包漿越厚。
和田玉由山料變成籽料的過程就是一種大自然的包漿。山料經過千萬年的水的浸 潤、滋養,其中的長絲狀、長條狀、漂浮的棉絮逐漸消失,以及層狀結構、方向性結構、 陰陽面等山料的特征也逐漸沒有了,最終變成了溫潤、堅密、沉蘊的籽料。
文章來源于和田玉評估與鑒定。新手學習,對于文中有不恰當的用語,煩請多多提出。
圖片源于網絡搜索,僅用于配圖。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謝謝
百度搜索“就愛閱讀”,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就愛閱讀網92to.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214/70302.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