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多元化的博物館教育成為2016年博物館活動的主題。截至2016年年底,國家文物局統計中國國有博物館3582家,非國有博物館1110家。博物館作為以教育、研究和欣賞為目的,收藏、保護并向公眾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教育文化機構,在人們精神文明建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記者從中國博物館協會了解到,2016年博物館在館校合作、體驗教育類展覽、流動博物館等方面有著出色的表現,“走進博物館”儼然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政策新異向
  回首2016年,國家政策支持為博物館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博物館已經成為人們文化娛樂的重要場所,博物館在保護文物和策劃博物館展覽成為首要的兩項重要任務,而博物館相關文化產品的開發及服務也初具雛形。
  2016年初,《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的出臺則將文物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圍繞加強文物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新時期文物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展開,制定鼓勵社會參與文物保護、大力發展文博創意產業、合理適度利用等具體政策措施。
  同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文物局發布《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各類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文化文物單位發掘館藏文化資源,開發文化創意產品。
  而在10月份國家文物局印發的《關于促進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見》中,細分出擴大文物資源社會開放度、促進館際交流提高藏品利用率、創新利用方式、落實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政策等措施、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的六項舉措,切實的舉措讓博物館文物“活起來”。
  對此,中國博物館協會市場推廣與公共關系專委會副主任才旺多吉表示,博物館建設已經退去傳統文化教育模式,為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形式、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國家層面開始指導培養一批高素質人才,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博單位和骨干企業。
  博物館+學校
  博物館、科技館擁有豐富的藏品、展品以及公共活�涌占洌�在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2016年“博物館+學校”的創新模式已經逐步展開,正成為博物館教育的風口。
  2016年9月9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北京第四中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啟動《中華傳統文化養成教育――中學全學科博物館綜合實踐課程》的開發工作。據了解,中國國家博物館目前以館藏文物資源為出發點,采用“雙師教學”的模式,即授課老師分別來自學校和博物館,學生除了在學校的課堂上接受博物館教育,也有機會親自去博物館感受文物魅力、了解相關知識。中國國家博物館結合傳統文化和教育經驗,計劃在學生的基礎教育階段打造一個完整的12年博物館課程。
  2016年12月22日,為推動北京地區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工作發展,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博物館學會共同舉辦了“2016年北京地區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工作研討會”。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于平在會上表示,利用博物館資源更好地服務北京青少年教育,建立有效的學校與博物館聯系機制,實現學校教育與博物館教育的有效銜接,進行全新合作嘗試和有益的探索。
  首都博物館宣傳與資訊部副主任王新瑩表示,首都博物館在2016年策劃了一個專門為中小學生量身定制的展覽《讀城》,圍繞“北京城的由來與故事”“古代北京的傳說”等一系列講座教育活動,創新了學生在博物館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對文化遺址地的學習習慣,對中學生進行“知北京 愛北京”的情感教育。
  試水低齡化
  博物館作為社會教育的一部分,對于兒童教育也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博物館的大多社教活動針對人群多為青少年,對于低齡段兒童的固定教育活動相對較少。才旺多吉介紹,2016年博物館教育開始關注低齡段兒童,與幼兒園合作開展越來越多的社會教育活動。
  回顧2016年博物館與幼教開展的活動中,四川博物院與綿陽一迪幼兒園合作開展博物館文化體驗課,共同研發面向幼兒的博物館文化體驗課程,全面開發博物館藏品資源在幼兒教育中的研究和應用。據了解,博物館圍繞畫像磚,通過制作拓片,配合幼兒園在語言表述,科學實驗、角色扮演和色彩創作等教學內容,設計從語言和讀寫、科學、美術、音樂等單元構建學習內容,讓幼兒從動手動腦的游戲中感受藝術與歷史的趣味。
  記者還從中國博物館協會了解到,嘉興博物館開設了幼兒園陶藝團體預約服務,方便家長在節假日帶領孩子來到博物館,山東博物館與濟南市第三實驗幼兒園開辦“愛在博物館”系列課程,把博物館的資源優勢與幼兒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對此,才旺多吉表示,以往公立博物館在幼兒教學等方面存在空白,承接部分低齡兒童教育,與幼兒園及相關機構聯合開展活動,更有利于教育資源互相利用,博物館早教未來會成為趨勢。
  體驗式參與
  博物館的館藏知識不再僅僅停留在櫥窗中的展示,更多可以體驗式的博物館教育被人們所歡迎。才旺多吉表示,博物館也開始利用起自己的場地和優勢策劃類似社教活動,讓參觀者從民族文化入手了解博物館。
  對于北京地區博物館在2016年的體驗式活動,于平介紹,以中秋、重陽、元旦等節日為契機,博物館推出了特色地域性的民俗展覽和活動。例如中國農業博物館的《識節氣、品中秋、做月餅》,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的《趣談重陽節講座、茱萸香包制作》,大鐘寺古鐘博物館的《2016年“聞鐘・賞月”迎中秋文化活動》及《第35屆“辭舊迎新鳴鐘祈福”元旦活動》、大覺寺的《中秋節傳統文化展》等活動。博物館深入挖掘傳統民俗精華,在古建、古樂、古風中感受不同的中華文化習俗。
  體驗式博物館是近些年火熱的活動項目,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地過一把“考古癮”。才旺多吉表示,廣西博物館在2016暑期開辦了“博物館職業體驗營”,活動讓青少年了解考古發掘、文物收藏與保護、陳列展覽設計、公眾教育與講解等博物館崗位的相關技能,提前讓青少年有了職業體驗和職業規劃理想的雛形。
百度搜索“看文倉”,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307/112783.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