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把別人的知識據為己有

前兩天我寫過一篇文章《聽過了很多道理,如何過好這一生》,談的是如何把書上讀到、網上看到的別人的知識據為己有,變成自己的知識。其中提到一個核心概念,就是“用以致學”,意思就是要想方設法把學到的知識“用”出來。

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你學之前就已經想好怎么去用,或者說你有使用這些知識的“剛需”,那么在學習前你就會去主動思考需要找什么樣的材料來讀,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能最快捷有效地幫你達到目的。

比如你手上有一筆閑錢,放在銀行實在太浪費,于是學習投資理財就變成你的剛需。然后你就會去百度、去知乎、去微信里搜相關的書或者成體系的課程,然后你就可以買幾本理財入門的書或付費聽幾次入門級的課程。你買的書或者課程都不用全部從頭看到尾,挑里面對你有用的知識點去看就行。接著你可以自己整理出一套知識體系,再針對你想了解的概念或主題深入下去,自然過渡到下一個進階階段。

那么有人會問:如果沒有剛需怎么辦呢?比如你想上班之余學學英語,覺得它很有用,或者將來會對你的工作有所幫助,但是目前你的工作生活里都用不到英語。然后你發現背了兩天單詞或者讀了幾篇外刊文章,學習熱情消退以后就自然而然的放棄了(跟其他很多“決心”一樣)。

我的回答是:沒有剛需同樣可以把知識“用”起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復述。

昨天你看了場電影覺得很棒,然后吃飯的時候你迫不及待地把精彩情節講給你的朋友聽(當然前提是別人讓你劇透),這就是復述。

同樣,你讀的任何書,看的任何視頻,上的任何課程你都可以復述出來,這就是把這些知識用出來的最簡單的方式。

復述有什么好處呢?復述可以幫助你:

1)強化記憶: 復述時你不得不回憶剛剛學的東西。記住的東西說一遍印象更深刻,記不住的馬上回去再讀一遍,你就記住了;

2)加深理解: 復述時相當于你循著作者的思路又走了一遍,迫使你對作者的邏輯更加明確,哪里是論點,哪些是論據,如何論證的,復述完你會對文章的理解更深刻。

3)更加主動:當你開始學習前你就意識到你馬上要把這些知識復述出來,會讓你學的時候更加警覺,對作者的論點、論證過程或者例證更加敏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吸收,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4)展開聯想:正如寫作的過程一樣,復述的過程會讓你發現之前不曾有的聯想或冒出很多新的想法,這是你一直把想法憋在腦子里所不可能得到的收獲;

5)得到反饋: 我之前的一篇文章《如何堅持一個好行為,并最終養成好習慣》里說過,得到反饋是形成好習慣很重要的一環。同樣,復述的時候得到反饋也可以幫助我們修正、反思自己的表述和想法,比如你把一個你覺得很牛逼的觀點復述給朋友聽,被朋友駁斥了一通,你面紅耳赤,沒法反駁,于是你就會反思:是不是我理解、表述時有問題?漏了很重要的邏輯一環,或者很重要的一個論據。抑或是作者本身的想法或邏輯確實有問題,只是你沒發現,別人幫你發現了。不論何種情況,別人的反饋都可以幫你進步。

所以職場人士想要學習英語,除了去找份跟英語相關的工作外,還可以試一試把每天學到的英語知識復述出來。“好為人師”是一個褒義詞,就算被人看做話嘮或愛裝逼也是值得的。

既然復述這么有意義,我們應該如何復述呢?我把它分成三個階段:

1)初級階段:張口就來。一開始你可能記得的只是些好玩的觀點,有趣的例子,沒有關系,找一個愿意聽你吹牛的朋友先把這些講出來。慢慢的你可能會想分享得更多,這時你就可以先整理一下文章中的所有知識點,再按照原文邏輯系統復述出來;

2)進階階段:再創作。這時的復述就不僅僅是講你剛學到的內容,而是有意識地把你以前知道的知識也結合起來,用自己的邏輯表達出來,展開想象的翅膀,加上自己的例子和想法融會貫通,把知識變成自己獨有的;這個階段你可能已經不滿足于隨便找個人就開講,而是更有目的性針對性的尋找聽眾,獲得反饋;

3)高級階段:寫作、錄音、錄像。這些復述形式的目的都是為了保存記錄便于整理、反思、改進,同時你可以去各個知識分享平臺分享你的心得體悟,通過傳播給更廣泛的人群以獲得更多的反饋,加速你的進步。

以上就是我對于復述——這種最簡單的“使用”知識的方式的一點思考,希望對你有用。在知識爆炸的今天,讓我們一起通過復述邁出高效掌握知識的第一步。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210/100025.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