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作者: 浩宇寒星  來源: 博客園  發布時間: 2008-09-05 16:35  閱讀: 2416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1] 心態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2] 心態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你想要達到什么目標?你碰到什么樣的難題?你希望我怎樣幫助或指導你?……”這是生活教練樂富經常向客人提問的問題。

    每位客人所面臨的問題可能是復雜的,從他們講述自己問題時的前后矛盾、詞不達意就可以體會到;而生活教練的工作重心就是通過提問、聆聽、區分和回應等一系列的教練技術與手段來幫助客人清晰問題及問題的背后、發現自己真正的需要或目標。

 

    會說話的鏡子

    在很多情況下,人們不能清楚地看透自己。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盲點的存在,就像你我都看不到自己的后腦勺;二是不愿意看清,也就是不敢面對、正視自己的真實問題。這個時候,生活教練就起著鏡子的作用,一面會說話、善思考的鏡子,他(她)將幫助你看清或面對自己的心態、盲點和誤區。陳靜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大學畢業后的陳靜正趕上人才市場的不景氣,而且前后兩份工作都不順心。再次找工作時,她看到平安保險個人理財服務中心正在招聘,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接受了試訓及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受訓的三個月中,陳靜認為壽險顧問是個含金量挺高的專業性工作,而且適合長期發展;但在正式拓展業務后,陳靜發現自己所在的、由一大群本科及碩士生構成的壽險顧問隊伍很快在市場上一敗涂地了,隊伍越來越萎縮,最后公司不得不解散了這個部門,她被合并到其它業務部門。

 

    兩年的保險代理人生涯讓陳靜過得非常辛苦;一方面,她非常認同壽險顧問的職業前景及平安保險的企業文化;但同時又很看不起自己的同事及同行,認為他們年齡大、文化素質低,經常死纏爛打地推銷保單……。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陳靜在與同學、朋友交往中非常小心、輕易不談工作,除非他人主動問起保險,“現在我很少主動聯系朋友,因為怕他們誤解我,而以前我是個很容易與人交往、相處的人。”陳靜苦惱地說。

 

    周圍同事認為陳靜不適合從事保險銷售工作,因為她目的性不強,很少主動說服客人“買或不買、為什么買、買什么……。”因此,在兩年多的工作過程中,陳靜只積累40多位客人,而且客戶都是她的同學、朋友和他們的周圍人。


    站在陳靜的角度看,她的問題是:我還適合做保險代理人嗎?如果離開保險業,我該如何走好職業生涯的下一步呢?

    在教練的過程中,生活教練樂富通過不斷發問和區分讓陳靜“厘清”自己的狀態,尤其是“看到”了自己當前的心態:

    1. 從小學到中學,我一直是省市重點學校的優等生、別人艷羨的對象;但走上社會后,我因畢業于農大而沒有進入大公司工作,因此,無論是收入還是工作水平都不如舊同學。我感到自卑!

    2. 在一次聚會中,當朋友獲悉我是從事保險工作時,驚異地說:“什么工作不可以做,干嘛做保險啊?!”這對我是個很大的打擊,我發現保險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比我想象的要卑微得多。

    3. 我總有一種優越感,認為自己上進心強、知識面廣,不贊同同事們利用吃吃喝喝、閑談家常開展業務,我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等人上門了解保險。我也想改變被動等客的局面,但又害怕主動推銷保險;我想離開保險行業,又舍不得放棄……

    陳靜看到了“鏡子”中的自我矛盾,也意識到自己的真正問題是:害怕失敗、害怕被拒絕。

    比如,她不敢主動與人介紹保險是害怕別人拒絕,同時她又有很多的假設,“人家會以為我和其他賣保險的人一樣,只是為了自己的傭金;再說他(她)可能已經買了很多的保險了……” 正是這樣的假設與消極等待,讓陳靜整天沉迷在困惑之中。生活教練樂富認為,假設來自于陳靜內心的看法,就像一道屏障,使她看不到其背后的真相。 
   

[第1頁][第2頁]
0
0
 
 
 

文章列表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