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生存法則——生活篇
應屆畢業生生存法則
當新人們走出校園的時候,生活才真正多了“生活”這部分,這是區別于工作的生活。生活是一本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的書籍,內容豐富,是千古談論不絕的話題啊。所以是不可能用一兩篇博文詮釋,為了避免泛泛而談,我把我遇到的一個個小故事寫下來,透過這些小故事去拓展,去融會貫通。
問路
新人們剛出校門踏上社會,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必然是不熟悉,問路是經常遇到的事情。盡管現在電子信息發達,什么衛星定位之類的,但對我這樣的路癡,看地圖也分不出東南西北,唉,還是最原始的辦法--問路。有人會想說不就是問路嗎,簡單。其實問路也并不簡單,很多人就是因害怕問路而走錯了方向,平常倒沒什么,如果是在去某公司面試的時候,耽誤了時間會給別人不好的印象。
每次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晚上回家包里就會裝了好幾瓶水,就上次去實習的公司面試時,晚上背了好幾瓶水回家,我媽就責怪我買那么多水又喝不完,浪費。這時我爸就笑道:“肯定又跑錯路了“。呵呵,有人就奇怪了。我平時問路習慣在一些小報亭或是小商販那里問,因為這些人對這地方很熟,但他們相對比較“市儈”,呵呵,所以就要給點小好處他,他才會樂意為你指路。很多人都會試過,走到一報亭,很有禮貌的問:“請問阿姨,到**怎么走呀?”,阿姨不經意說:“前面就是了”,然后你接著問:“前面是轉左還是轉右?”,阿姨不耐煩了:“我說了是前面,你沒聽見嗎?”。然后你心里就罵阿姨沒素質,不就是告訴我一下么,又不要多長時間。呵呵,所以很多人寧愿自己走冤枉路也不去問,怕別人惡劣的態度唄。其實就算是被罵也要問,走錯路是要會出代價的,人生的道路則更加如此。
其實是我們錯了,你想想呀,問一路沒什么,但是阿姨在一報亭里一天有多少人問路呀,本來坐著就悶,天氣又熱,加上沒什么生意的時候,還要義務回答你問路,我這里寫著問路處嗎?我指錯方向給你,累死你。說到這,大家應該知道該怎么辦了吧?也不要怪阿姨態度不好,要怪就怪自己方式不妥。所以在我們問路前要先給點別人好處,幫他買瓶水呀,然后才問,阿姨到**怎么走呀。她絕對會耐心回答你,往前走二百米,然后往左轉再走兩百米就到了。
當然,絕大部分人是熱心的,但這部分人也是存在的,我們不要恨這些人,別人生活也不容易。
引申:不僅僅是問路,平時有求于他人,要先有意或無意地給別人好處(當然我不是說賄賂呀,極度不主張),當別人接受了你的好意,欠了你人情,如果還對你態度不好,那他就是不厚道了,輿論也會譴責他了。 把對方架在輿論的浪口,讓他情緒負責。我們要做的并不是要求別人為你怎樣怎樣,而是對方不為我怎樣怎樣了,他自己會譴責自己,他自己會覺得欠我人情,他自己會覺得不舒服。所以,平時麻煩別人的時候,要注意了方式了喲。
找房子
對于找房子,那時可真是心力絞碎呀。找房子比找工作還難,貴的住不起,便宜的環境差,遠的擠公車恐懼,近的又貴。那時候工作是確定下來了,晚上睡哪還不知道呢,回家又太遠,坐車都要三個小時。我才明白為什么中國的房價那么貴,原來沒一個安定的住所,是根本無法安心工作的。那一個多星期上班下班都在看房子的信息,下班了還去找,我這路癡在城中村里一進去就根本出不來,那天還下雨,真是凄慘,真的想放棄了。幸好上次實習時和同事的關系還好,晚上回同事宿舍呆一晚,躺在床上還是拿出手機看,看來是上天安排,看到了一條在這附近租房信息,很快就租下來了。突然才明白什么叫柳暗花明又一村,什么叫豁然大朗。
引申:新人們,在踏出校門的那一刻就注定你將來的生活不會一帆風順,要做足面對困難的心理準備。我們的AQ(逆商)也很重要,不能輕易被困難找倒。心里總要有這么一個信念,困難總會過去的,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考驗。
上面提到的還有人際的問題,很多人離開了公司就如同忘了所有,和這個公司毫無聯系。如果沒有上次實習同事的幫助,我可能就放棄了。很多新人都不注意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培養,因為我們都高傲的認為,我又不用求你,我為什么要和你打好關系。其他這就錯了,因為生活總是變化的,而且變化得很快,你根本無法預料哪個人會對你有幫助,也許某天你有事相求的人就是那個你最看不起的人。以前有父母撐著,現在出到社會什么事都自己面對,做事情要動用很多關系,而這些關系都是平時你經營的。愿我們生活更順暢,因為我們時刻準備著……
失竊
一天下班,鄰居失竊了,心里一涼,我可愛的本本呀,可要好好呆著呀。打開門,發現里面的物品都安然無恙,真的太幸運了,哈哈。然而,我錯了。過了一會,鄰居老奶奶問我中午是不是回來過,我說沒有呀,她說中午好像有人,我敲了敲你的門又沒人應。原來是老奶奶保護了我的本本,而不是我的幸運。但為什么老奶奶會關心我的房子的情況,而沒有關心其他人的呢?那是因為在我搬來的第二天就和她打了招呼,平時見到她和拉拉家常什么的。而且老奶奶家里有一窩非常淘氣的小孩,別人都討厭他們,那么吵,誰不討厭。但我沒有,因為本來就喜歡孩子,平時有什么零食也會給點他們。這樣子,你對他們不見外,別人也會把你當自己人。
引申:出門在外靠朋友,遠親不如近鄰,請新人們記得。我們經常忽略這些生活上的“小人物”,而常常畏懼那些“大人物”,例如人們見到領導見到老板就害怕得趕緊躲,去餐館吃飯就大聲地吼,服務員,快點。這是錯誤的觀點,見到大人物不必害怕,不就是錢多權重點嗎,與我奈何。見到小人物不能看不起他們,因為他們都關系到你切身利益。記得讀高中的時候有同學反映食堂的阿姨打菜很不公平,自己每次都那么少,但我每次都蠻多的,因為我打菜的時候都會叫:“阿姨,麻煩幫我打那份菜。”任何人都渴望受到尊重,包括我們自己。
飯局
既然出到了社會,新人們就必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飯局,說真的,我們都討厭這樣的飯局,但又不得不應對。有句話說得好,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好容易,把討厭的事情做好就沒那么簡單。社會的飯局不同于在學校的聚餐,在學校大家可以肆無忌憚地瘋狂。曾經公司的聚餐,因為太過沖動,在大家的慫恿下就失去了理智,按捺不住表現,最后就醉到睡在馬路上,幸好同學來接才能回家,唉,想起都覺得丟臉。后來就學聰明了,酒量不好,飯前先吃東西墊墊肚子,不能急出頭,把握節奏。
引申:生活上很多時候,槍打出頭鳥,的確是正確的,當然,不能運用在學術上,我們要追求創新。用理性駕馭自己感性,表現欲是好事,但不能掩蓋他人的光芒……
雜談
當我們沉迷于技術,發覺自己的交際圈逐漸變小,溝通能力減退,就要提高警惕了,不要以為這個是正常的,是專屬于開發人員的特點。人們通常很習慣把一個人的個性和他的職業聯系起來,例如開發人員就是沉靜,宅,夜貓等等,其實要做好任何一個角色是要通過跳出去用旁人的目光來審視自己,這樣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同樣,我們要做一個不像開發人員的開發人員,陽光、樂觀、運動、善于溝通……
保持自己的興趣,別荒廢了,每當我看著墻角那布滿灰塵的吉他都一陣辛酸,每當看到自己的字體不再優美都一陣痛心,每當發現自己體力減弱都一陣嘆息。出到社會了時間相對會少了,但興趣和身體是最重要的,興趣帶給我們生活的樂趣,身體是革命本錢。
最后一點是最重要的,但偏偏容易被人忽略,珍惜身邊的人,多和家人,老師,同學,同事聯系,因為少一任何一樣,你的生活將不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