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云平臺"---劉邦手下的"謀臣武將"

作者: 代震軍  來源: 博客園  發布時間: 2008-12-04 14:20  閱讀: 1999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聲明:最近一直想寫篇關于云計算(及云存儲)方面的文章,好把我個人對于當下“云”的一些理解說
出來。考慮目前網上的文章,視頻BLOG介紹這方面的內容已有不少。另外在園子里的Anytao也開始寫有關
面的系列文章,我不想再寫那方面的東西了,就把希望就全放在Anytao的那個系列上吧。

     目前網上關于云計算的文章都是立足當下,放眼未來。而我這篇則把視角倒退回兩千多年以前的楚漢相
爭時期,在那時的政治舞臺上只有兩個利益集團(不是google和微軟,呵呵)。這兩個集團的核心人物分別
是劉邦(漢高祖)和楚霸王項羽。

    而提到劉邦就會讓人想起他在戰勝項羽之后對他的手下說的那段至今仍發人深醒的話: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
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其實這里的張良,蕭何,韓信,還有陳平,彭越(中國最早的游擊戰發明人)。就是劉邦眼中的云計算
平臺。

    

     劉邦作為一個志向遠大的梟雄,其內心的欲望不可說不強,但其貴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不足(特別是
智謀和軍事上)向來有清醒的認識。同時又能克制內心的欲望。這個原型很想當下的企業家或公司老總。其
總想將自己的企業發展成為行業領軍人物,甚至是下一個GOOGLE或FACEBOOK。這樣的野心是刺激其不斷

努力,超越自身的強大動力。但人必定能力精力有限,不可能事必親躬。同時自己的見識閱歷,經驗等又不
夠,空有抱負卻無人助之。劉邦相對來說要幸運一些,起碼他手下有上述的這些能人,這就好比擁有了那個
時代最為強大的“搜索引擎”。劉邦要做的就是當遇到了政治或軍事問題時,只要登陸google的“智謀搜索
(張良)”和“軍事搜索(韓信和彭越)”輸入對手名稱“項羽”這個關鍵字就可以了。而在云端,這些謀
士和將領則開始根據自己的平生所學的知識儲備和作戰經驗進行“綜合運算和評估”返回來的是一條條的錦
囊妙計和軍事方略和具體布署。當然這個云計算平臺的返回結果會有一些(有時會很多),必定這里有好主
意也有“餿主意”,而作為“大漢陣營”的董事長兼CEO,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加以靈活采納。

    但這里還是會牽扯一個問題,即劉邦如何確保他頭頂上的“云”是在為他的陣營(企業公司)來運算并
且是正確運算著呢?這一點可以看看劉邦是怎么做的:

     話說在劉邦先進漢中之后,他的云平臺里的一個謀士(具體名字沒有記載)給他出了個餿主意,讓他派
兵把守“函谷關”(函谷關是咸陽的一個重要關口,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說法)。這樣當項羽打
過來時,就通擋住他的軍隊,劉邦就可安心當他的“關中王”了。但項羽是何許人,在函谷關受到阻擊后不
費什么力氣就打下來了。后來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看到風頭不對,暗地投靠到項羽陣營通風報信,說劉邦要
當關中王(原文: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聽后大怒,命手下將領明天一早吃飽飯
后就出兵把劉邦滅了。

     而這時項羽陣營中又出來一個人叫項伯,他與劉邦手下的張良是好友(估計那時就有SNS了)。所以項
伯連夜通風險報信,來到劉邦這邊找張良,讓他(張良)趕緊跑路。而這時張良可以說已與劉邦穿一條褲子
了。所以張良就趕緊來通知劉邦,這時劉邦大驚,說了那句他經常用的口頭禪:“為之奈何(我該怎么辦呢
)”。

     請大家注意,這句話會造成下面這個操作:

     通過IE訪問那時最厲害的智謀搜索引擎--“張良智謀插索”,并提交了“救命呀,咋整呀呀!!!!!!”
這個查詢請求。
   
     當前張良心中早就計劃了,他讓劉
裝慫,并給項羽賠理解道歉。并將繳獲的珠寶美女(劉很好這
口兒的)一并上繳給項羽。劉邦覺得有理,從之。

     接下來劉邦問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你跟那個項伯是個啥關系,他為什么要通知你”。這句話非常
重要,他反應了劉邦高度的“政治警覺性(不是科學發展觀呀)”。當然張良就把與項伯有生死之交的事
說了一遍。之后劉邦感覺放心了,都最終按張良的計謀辦,也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

     說了上面一通,一個核心就是企業要能夠讓當前運行的云計算的結果對自己來說是“可靠安全正確”
的,必定企業是把自己要分析的核心數據(商業機密)提供上去,做為原始數據給了云端,并懷著不安的
心情等待著查詢結果(想想那時劉邦的心情)。

    當然AZURE提供了“云計算平臺權限管理服務”來加強這方面內容的認證和安全保障。如下圖:
    
    
    
    
    請大家注意其中的以數據序號標識的內容,其定義了權限認證的一個正常流程是個什么樣子:)
   
    除此之外,我想企業和開發者還想從云端中得到別的一些東西,它們可能包括:   

     1.計算過程的透明性(這一點我覺得非常重要,這就好比我把錢交給了“證券投資公司”,我要了解當前交易員(操盤手)的交易流程,否則他只會告訴我“漲”和“跌”,而我不僅要結果。還要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2.持久性。因為云端計算是個復雜的過程,有時計算時間可能會較長。如果時間太長,而此時云里又出現了什么問題導致計算被暫時中斷,則這些臨時結果可以被安全的保存下來(非本企業不能訪問這些臨時數據),等條件具備時再運行其余任務。要實現這個需求就需要將任務持久化到云端。而目前Azure提供了SQL服務、Live服務、.NET服務(工作流和認證)、SharePoint和動態CRM等組件。比如工作流就是一個不錯的持久性支持組件,我們可以將當前運行在云端的應用程序實現(單一實例運行,可參見云端的部署文件中有相應的XML節點設置)和當前已執行完的操作持久化到數據庫(Sqlserver)中或使用AZURE的SQL服務組件,這樣就實現了我上面所談到的需求(當然這些組件當初是否就是出于這樣的意圖而設計的,這里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將來AZURE是否支持WF4還不清楚(有知道朋友麻煩請通知我,呵呵),因為WF4將會支持雙向的持久通信,這對于那些運行時間超長且要回傳數據到客戶端的計算任務來說是個福音。
    
     3.可跟蹤性,這一點相對于開發的可調試性,而不是僅在本地開發調試,還要支持遠程調試,這是因為云端的復雜操作流程無法在桌面開發環境下簡單重現,這也就給我們找出當前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麻煩,希望Azure能夠提供類型SandBox這樣的工具,這樣可以在云端有個測試運行環境。相信這會是個不小的亮點。

 

      另外就是在Azure內也實現了總線結構,但我目前還不太清楚其與BIZTALK中的ESB結構是什么關系,
或者說是沒有關系。Azure是用于服務的發布和訂閱的服務總線,這一點比較好理解,但如何從SOA中的服
務總線角度來說,實現消息的訂閱發布才是根本。而之前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納斯達克股票
代碼:AMZN)旗下的亞馬遜網絡服務有限責任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 LLC,簡稱AWS)研究的產

品是基于面向服務上的,只是現在云火了,也來湊熱鬧,發布了用于"內容傳遞的自助式即用即付網絡服務"
CloudFront。聊到這里,我越來越感覺這個云就是SOA的“外殼”。而這個SOA也不是簡單面向企業級
而是面向整個互聯網提供服務的SOA架構系統。但這里不如再假設一把:
 

   GOOGLE做互聯網搜索大賺一筆后,將觸手延伸到了企業級搜索服務。那高高在上的云會不會在市場成
熟之后也推出相應的企業級云服務呢。我想這會是云的一個方向。

    
     說了這些,云里霧里的,頭有點大了。最后不妨提醒一下:
   
     以云為賣點,認為這是企業全部的核心競爭力,然后用一支鉛筆寫"商業計劃書"的Leader,等他看到鉛
筆的鉛蕊類型上會赫然寫著“2B”。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先“亂噴”到這里了:)

    原文鏈接:http://www.cnblogs.com/daizhj/archive/2008/11/20/1337513.html

    作者: daizhj, 代震軍

    Tags: 劉邦,云,Azure,Workflow

    網址: http://daizhj.cnblogs.com/

0
0
 
標簽:云計算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