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蓋茨談教子之道:比爾·蓋茨是這樣煉成的
[2] 老蓋茨談教子之道:比爾·蓋茨是這樣煉成的
許多人都知道比爾·蓋茨的傳奇。由于他是一個輟學者,是學校教育的叛徒,考察他成長歷程中的家庭教育就成了相當關鍵的因素。
于是,比爾·蓋茨的父親威廉·亨利·蓋茨寫了本書——《蓋茨是這樣培養的》,揭示了在一個美國中產階級家庭里發生的全球首富前傳,對迷惘的中國家長或許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在這本書中,老蓋茨提出了一個所有人需要面對的問題: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老蓋茨的答案是:家人、朋友和公共服務——并以此為順序排列。
“作為父親,我從沒想象過,這個住我的、吃我的、用我名字的叛逆小男孩有一天會成為我的老板,”老蓋茨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道,引起臺下哄笑,“但這就是現實。”
今年84歲的老蓋茨曾是西雅圖的一名律師,退休前是一所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這家律所后來是全美十大律所之一,旗下超過1800名律師。
1994年,相伴40年的妻子瑪麗因癌癥去世,老蓋茨此后一直希望用各種社會工作讓自己忘卻悲痛,特別是妻子鐘愛的慈善事業。1998年退休時,老蓋茨接受兒子和兒媳梅琳達的建議,擔任比爾和梅琳達基金會聯席主席一職,為孩子們打工至今。
比爾和梅琳達基金會是全球最大的慈善組織,自成立以來,蓋茨夫婦已向基金會捐款超過280億美元,沃倫·巴菲特也是基金會的主要捐贈人之一。老蓋茨就是這筆龐大資金的管理者。他堅持每天親自開車到位于西雅圖的基金會上班,十余年來,他是唯一一位經常出現在蓋茨基金會的名為“蓋茨”的人。
早教嘗試
鋼琴、體育……他沒有這些特長
在微軟成功初期,當比爾·蓋茨開始成為世界知名人士時,幾乎所有人都忍不住會問老蓋茨:“你是怎么培養出這樣一個優秀的孩子的?有什么秘密嗎?”
面對這樣的問題他常常自言自語:“就算是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吧,因為連我自己都沒有搞清楚!”
小蓋茨出生在一個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老蓋茨從華盛頓大學法學院畢業后,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進入律所,而是選擇回到家鄉西雅圖的布雷默頓鎮,從委托代理人做起——這并不是一份顯貴的職業,他必須通過代理離婚案、酒后駕車案等瑣碎辛苦的工作積攢經驗。母親瑪麗是銀行家的女兒,也是美國聯合慈善總會的領導者之一,同時還要照顧包括比爾·蓋茨在內的三個孩子。
“小時候,父親總是早早地收拾文件夾,出去做法律咨詢。”比爾·蓋茨回憶說。他的童年大部分時間是與書和母親相伴度過的,他很早就通讀了《世界大百科全書》,還經常拿國際關系、經濟學和諸如生命的本質是什么這樣的問題為難父母。而父親能做的,就是不停地購書、去圖書館借書來滿足兒子不竭的閱讀量。老蓋茨認為,在比爾·蓋茨的學前教育中,培養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
老蓋茨并不諱言他為小蓋茨的學前教育花費的心血,鋼琴課、體育課……即便后來證明小蓋茨并沒有這方面的特長。
閱讀思考
西雅圖郊外的家庭聚會
“我們在早期學前教育上每投資1美元,將可使我們的納稅人節省矯正教育上的7美元投資。”老蓋茨說,為何不把花費在矯正教育、修監獄上的數十億美元用于學前教育呢?
比爾·蓋茨那時還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雖然并沒有染上叛逆時期的種種惡習,但他的愛好就只是讀書,思考那些成年人認為理所應當或無暇顧及的問題,以至于老蓋茨夫婦擔心兒子患上自閉癥。
小蓋茨的動作有時非常遲緩,經常遲到。似乎每次外出時,家里其他人都已收拾停當,坐在汽車上等候出發,這時唯獨不見小蓋茨。母親會在臨行前一次又一次喊他:“你還在干嗎?”
有一次,小蓋茨揚著腦袋反問她:“我在思考問題啊,媽媽,難道你們從不思考嗎?”
老蓋茨夫婦刻意找機會讓他與外界接觸,比如在晚會上做引路員、在父親的事務所里做雜役,而老蓋茨認為家庭聚會對孩子們的成長起著關鍵作用。
在比爾·蓋茨很小的時候,老蓋茨和妻子就開始組織大規模的家庭聚會,在西雅圖的郊區齊爾諾,每個夏天都能看到11個人大家庭的身影,他們做著兩人三條腿、用勺子掂雞蛋等游戲,培養孩子的協作和競爭能力。
比爾·蓋茨曾說,“他們總讓我做那些當時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游泳、足球、橄欖球……這種活動給了我培養領導能力的機會。”聚會延續到他17歲時才結束。
“這些活動使孩子們能夠從一個延伸型的大家庭中感受并理解關愛。我相信這些是幫助他們取得成功的要素。”老蓋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