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巔 第十章 短暫的春秋——與機會失之交臂的公司(二)

作者: 吳軍  來源: Google 黑板報  發布時間: 2009-12-08 21:42  閱讀: 1151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1.2 錯失良機

  在太陽公司,至少有兩個人從中吸取了教訓,就是后來成為 Google CEO 的施密特和太陽現在的 CEO 強納森·施瓦茨(Jonathon Schwartz)。施密特當時是太陽公司主管軟件的副總裁,他從太陽失敗的教訓中總結出了反摩爾定理,我們已經介紹過。施密特認識到依靠硬件的利潤是不斷下降的,而 IT 服務業的利潤則是恒定的(并隨著通貨膨脹而略有增加)。如果說施密特是理論家,施瓦茨則是實踐家,后者著手太陽公司從硬件制造商到IT服務的轉型。遺憾的是,當時馬可尼里領導的太陽公司沒有看到、也很難看到這一點。

  事實證明,微軟雖然是IT史上最可怕的對手,但是并非無懈可擊。歷史上甲骨文 (Oracle)、Intuit(Turbo Tax)、Adobe 和 Yahoo 以及今天的 Google 都在自己的領域打敗了微軟。微軟雖然有世界上最好的計算機科學家和軟件工程師,但是,它的產品在技術上很少領先于競爭對手,它更多的是靠商業優勢取勝。上述公司看到了它們和微軟競爭的關鍵所在,利用技術優勢固守自己的領域,不給微軟可乘之機,并最終勝出。九十年代時,Unix 相比 Windows NT 在中小企業的業務上占優勢。各種版本的 Unix,包括開源的 Linux 都有自己穩定的客戶。

  太陽應該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利用它在 Unix 上的主導地位,或聯合、或兼并其它 Unix 服務器廠商共同對付微軟并穩守中大型企業市場。它至少可以在操作系統上和微軟分庭抗禮。至今,Windows 的服務器在很多業務上還無法取代 Unix 的位置。但是太陽公司當年帶頭在 Unix 陣營里窩里斗,根本沒有把精力轉到和微軟的競爭上。

  太陽公司該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改變商業模式,開源 Solaris,從賣操作系統變成提供服務。要知道,一份 Solaris 操作系統不過兩三百美元,但是 IT 領域一小時的服務就能收這么多錢。但是,太陽公司以硬件業務(而不是服務業務)為主的商業模式使得它不可能開源 Solaris,因為它主要的錢來自于硬件。(正是這個道理,蘋果也不可能把它的 iPhone 操作系統開源。)我在前面的章節中經常提到基因決定的理論,有些讀者認為我是宿命論。但事實證明絕大部分公司包括很多偉大的公司都很難逃脫這個宿命。(也有一些例外的,以后我們會介紹這些例外的公司,比如通用電氣 GE 公司和 3M 公司。)而相反,以服務為主的 IBM 公司倒反而比較早地加入了開源 Linux 的行列。2000 年以后,由于高檔微機已經達到了工作站的計算速度,價錢又便宜很多,IBM 靠開源 Linux 服務器從對太陽公司的價格劣勢變成了價格優勢。等到 2004 年,太陽公司明白了這個道理,將 Solaris 開源, IBM 已經搶到了先機,成為 Unix 市場的最大服務商。

  馬可尼里非常重視研發,太陽公司先后開發出 Sparc 系列處理器和工作站、Solaris 操作系統,這些產品為太陽公司帶來了可觀的利潤。但是太陽公司最有意義的發明是至今沒有給太陽公司帶來什么經濟效益的 Java 程序語言。太陽公司第三個遺憾之處就是沒有能將 Java 間接地轉化成利潤。

  讓我們來簡要地回顧一下 Java 誕生的背景。九十年代以前,世界上的計算機要么不聯網,要么在企業內部自己聯網。可以被公眾共享的內容和資源是很有限的。每個單位內部的計算機系統只要自己統一就好了。當互聯網蓬勃發展起來的時候,不同計算機之間共享信息和資源的需求就產生了。這時,需要一種跨不同硬件和不同操作系統的新型平臺 (Platform),在這個平臺上實現人機交流。一九九五年五月太陽公司發表了 Java 高級程序語言,由于它不需要和硬件相關的編譯器,正好適合這個需求。(注釋:大多數高級語言的程序在運行前需要根據不同的計算機進行編譯,然后才能運行。Java 的程序不需要編譯,而是在運行時邊解釋邊運行。這樣 Java 的程序就不受計算平臺限制,在互聯網興起后,特別適合在互聯網上編程。)可以說 Java 誕生的時機非常好,它給太陽公司提供了一個取代操作系統公司(主要是微軟)主導計算機領域的可能性。下面這張附圖表示在網絡時代以前,操作系統公司如何通過操作系統來統一不同的硬件,控制用戶。這時的計算機工業的皇冠屬于操作系統公司。

 

  而這張圖,則是在互聯網時代通過跨操作系統的平臺控制用戶的新構想。這時,控制跨操作系統平臺的公司有可能成為新的王者。
   


  馬可尼里看到了這一點。在 Java 出來以后,太陽公司便賠錢作了大力推廣,僅三個月后,網景公司就決定采用 Java。由于 Java 是新一代的面向對象 (Object Oriented) 的程序語言,并且有不受操作系統限制、對網絡功能有很強的支持、可以在本地計算機上運行遠程程序的優點,加上對終端用戶是免費的,Java 一下就推廣開了。很快甲骨文公司、Borland 公司、SGI 公司、Adobe 公司、IBM 公司、AT&T 公司和英特爾公司也加入了 Java 的同盟軍。

  但是,太陽公司通過 Java 實現跨操作系統平臺的夢想至今沒有實現。用華爾街的話講,就是 Java 是賠錢賺吆喝。賺到吆喝后怎么掙錢,太陽公司至今不知道。我接觸過太陽公司的很多人,他們大多抱怨 Java 這種免費的東西無法掙錢。我覺得主要還是看人,設想如果 Java 當初掌握在蓋茨手里,他一定能玩出無數的名堂。

  事實上,微軟很眼饞 Java 這個寶貝,1996 年它不得不向太陽公司購買 Java 的授權(License)。太陽公司當初的想法是通過微軟推廣 Java,合同也是這樣簽的。但是,微軟有自己的算盤,并沒有依照合同向用戶提供用 Java 開發的產品,而是通過太陽的技術,搞自己的類似產品。更有甚者,根據后來法庭的判定,微軟誤導 Java 開發者、阻礙他們開發兼容太陽公司 Java 技術的產品,以達到打壓 Java 的目的。為了滿足在互聯網上建立網站和開發應用程序的需求,太陽搞出了相應的基于 Java 的 JSP 開發環境,微軟則爭鋒相對,搞出了基于自己的 Visual Basic 的 ASP 技術。鑒于微軟利用它在操作系統領域的壟斷地位打壓太陽公司,后者不得不于 1997 年 10 月向美國加州地方法院起訴微軟,指控后者違反了兩公司就Java技術所簽定的合同,并要求微軟公司停止侵犯Java兼容標準。這場官司后來升級,又和微軟的反壟斷官司扯到一起。2001 年,太陽公司打贏了這場曠日持久的官司,獲得微軟公司高達十億美元的賠償。但是,微軟已經獲得了更大的市場占有率。

  雖然 ASP 和 JSP 的授權費本身對雙方的直接收入并不重要,但對計算機服務器市場格局的影響卻是很大的。在九十年代末,全世界計算機服務器市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這一方面是受美國和中國經濟發展的帶動(在過去的近二十年里,這兩個國家貢獻了全球 GDP 凈增值的一半),另一方面,是靠全世界互聯網的興起。幾乎每一個公司都必須有自己的網站,都必須購買運行網站的服務器,或者租用專業數據中心的服務器。不論是自己維護網站,還是租用數據中心,都會刺激服務器市場的極速發展。全世界網站對外的接口基本上非 ASP 即 JSP,前者使用的操作系統就是微軟的操作系統,使用的服務器是 Dell 和 HP 等微機廠商的服務器;后者對應的操作系統主要是 Unix,使用的服務器則是太陽、SGI 和 IBM 等工作站和服務器廠商的產品。2000 年以前,整個服務器市場不僅發展快,而且似乎看不到飽和的跡象,甚至發生過 IBM 公司購買太陽公司服務器的荒唐事。由于兩種服務器市場都能得到發展,太陽公司的業績和 ASP 與 JSP 之爭無關。但是 2000 年后,網絡泡沫破碎,絕大多數不盈利的 .com 公司都關門了,存活下來的公司也急剎車似的停止了采購。服務器市場突然低迷,服務器市場成了一個零和的游戲。Windows 的服務器多賣一些,太陽公司的硬件產品銷路就不暢。這樣,太陽公司在短短一年間便從巔峰跌到谷底。下圖是太陽公司股票在 2000 年前后的走勢。



  太陽公司與微軟公司的操作系統和互聯網平臺之爭失敗的后果至此才看出來。更可怕的是,即使在 Unix 服務器市場,以IBM為首的基于開源 Linux 的廉價服務器超過了太陽公司的 Solaris 服務器。太陽公司前門拒狼、后門驅虎,苦不堪言。在 2003 年,Windows 服務器的市場占有率和 Unix 的服務器基本上平分秋色(當然,銷售額還是后者大一些)。這一年,太陽公司虧損高達三十四億美元,人們甚至懷疑它是否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公司生存下去。太陽公司終于意識到通過開源提高 Solaris 服務器市場占有率的重要性,但是為時已晚。2006 年,在太陽公司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創始人,硬件出身的馬可尼里辭去了 CEO 的職務,軟件出身的舒瓦茨接任。舒瓦茨進行了大規模裁員,并且賣掉了不少房地產,終于將太陽公司扭虧為盈。同時他將太陽公司從硬件制造商轉變成軟件開發商和服務商。太陽公司服務業收入從 2001 年的 16% 上升到 2007 年的 37%。舒瓦茨是太陽公司里面開源的創導者,在他擔任第二把手 COO 時就開放了 Solaris。這些舉措使得太陽公司市場占有率有所回升,同時 IT 服務給太陽公司帶來了強勁的現金流。現在,太陽公司生存是沒有問題了,但是它已經淪為一個二流公司,永遠地失去了與微軟和 IBM 分庭抗禮的機會。

0
0
 
標簽:浪潮之巔 Sun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