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馬克·扎克伯格共事
Facebook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
Facebook工程師團隊在其官方Facebook賬號中轉載了來自該公司工程師安德魯·博斯沃斯(Andrew Bosworth)撰寫的一篇名為《與扎克共事》的文章。本文主要介紹了Facebook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性格以及員工應當如何適應他的這種性格。
以下為文章全文:
經常有人問我:跟扎克(扎克是馬克·扎克伯格的昵稱)一起共事是什么樣子?原因在于他們希望知道應當如何與扎克相處。我不敢說自己是專家,但我的確與他在一起工作了足夠長的時間,而且獲得了一些有用的觀察,所以我認為有必要與大家分享。
1、扎克喜歡與人爭論
我認為,當人們首次與扎克共事時,所犯的最大一個錯誤就是認為自己不能積極發表意見。但我在Facebook工作時,深刻地體會到他是多么愿意參與到對產品的持續討論中,而不是當一個獨裁者。當然也有很多例外,但這只限于個別的情況。我發現,如果他非常確定自己想要什么,便會很擅長制定明確的決策,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爭論。
除了這種情況,你應當毫不猶豫地指出他的提案所存在的問題,最好還能給出候選方案。你當然不能奢望立刻改變他的想法,但我發現,經過較長的時間,這些討論通常都能夠對他的想法產生影響。不必非要期待著他在討論推進的過程中承認你的看法;開發出好的產品本身就是一種褒獎。如果你這么做了,你會發現自己參與的討論會越來越多。但要注意的是,他并非邀請你專門去唱反調。如果你只顧自說自話,或者一味地批評而不給出解決方案,今后便不會再被邀請參加這樣的討論。
2、扎克并非性情中人
每當扎克審視一款產品時,他似乎都在以全新的眼光看待這款產品。他不會因為其他產品或者現有產品的狀況產生負擔。他不在乎自己昨天說過什么,即使是針對同一款產品。他每次都會以最高標準來審查產品的方方面面。我從沒見過有人為了要開發一款偉大的產品而放棄一款優秀的產品。為了開發更好的產品,扎克可以毫不猶豫地放棄耗時一年開發的另外一款產品。我認為,他的這個特點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戰略優勢之一。他會毫無畏懼地打破現狀,即使處于千變萬化的環境中,他也會不知疲倦地追求正確的事情。
但對我們其余的同事而言,這卻非常困難。因為我們一旦說服自己相信某件事情是正確的,而且花費了數周或數月時間認真參與其中,便很難拋棄那些執行細節或設計成果。我唯一的建議是,將自己的感情托付給產品目標,而不是它的外觀、感覺或執行過程。
3、扎克喜歡在具體的環境中獲得體驗
他很少會根據抽象的討論來制定產品決策,而是非常傾向于親自嘗試。在此之前,他通常不會做任何判斷。在他的生活和我們的行業中所發生的事情對他看待產品的方式有著很大的影響。當爭論無法改變他的想法時,我認為,說服扎克相信這并非上策的辦法就是把這個項目做出來,讓他親自使用一下。但如果在此過程中,你發現這個想法也不算太差,那也不要覺得奇怪。如果一個產品能夠讓他的體驗更好地模擬用戶的真實使用環境,他便能夠提供更好的指導。
4、扎克能夠催人奮進
根據對象的不同,扎克會催促對方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事情,甚至超出我們所認為的合理范圍。你或許無法完成他的要求,但我們通常都會意外地發現,我們的成果的確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試著誠實地與他商定預期,但不要害怕接受挑戰。
上述幾點建議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當你與扎克共事時,必須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能將其視為一種個人的機會或者風險。這并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如果你刻意地以某種方式來展現自己,那么在你和他以及做正確的事情之間便會產生一層隔閡。
歸根結底,做正確的事情才是關鍵所在,盡管扎克并不總是正確的,但他的確不常犯錯。他擁有這樣一種能力:能夠將自己從以往的成功中剝離出來,并且借助敏銳的意識和稍縱即逝的機會制定決策,而且這通常能夠將團隊引向一條大膽、有時甚至讓人感覺有些精神分裂的改革道路上來,這對于膽小者而言是很難承受的。但在許多次重大的戰略決策中,我都站在了錯誤的一方,這些經歷足以使我信任他制定大膽決策的能力,的確很少有人具備這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