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辦公室的理智與情感

發布時間: 2010-01-11 19:14  閱讀: 627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有時候,某些事情你實在很看不過去,覺得受到不公平待遇,脾氣實在很想發作,不過,為了顧及顏面,你勉強忍了下來。而你知道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憤怒不滿的情緒仍然憋在心里,隨時都有可能引爆出來。

  在辦公室內,是否可以發脾氣、與人發生爭執?答案是:有時候可以。但必須是在合理的范圍。不巧,當你轉過身去,看到一個滿肚子怨氣的家伙正對著你咆哮,他不自覺地嗓門愈扯愈大,分貝愈升愈高,這時,你可能的反應是??受到驚嚇而不知所措?視若無睹地掉頭走開?還是怒不可遏地反擊回去?

  一般人大都把在辦公室內爭吵視為禁忌,凡是憤怒、喧鬧、輕佻、悲痛、焦慮、哭泣等等這些情緒化的反應,都不應該出現在工作場所。因為,發脾氣或許很有效,但是也很危險,它可能為你樹立更多的敵人。

  是的,我們一直相信一件事:辦公室應該是冷靜、理智的地方,那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不應該出現在辦公室。但如果你觀察,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工作上所遭受的壓力、挫折、誤會、爭論、溝通不良等負面情緒隨時存在,并且潛藏在工作場所的每一個角落。

  美國有兩位心理專家曾經針對一些上班族做過調查,結果得知有70%以上的人都承認,他們在辦公室中曾經有過憤怒、焦慮、哭泣、哽咽的情況。對這些上班族而言,這是個“秘密”的經驗,他們不希望被別人知曉,以免使自己變得很窘迫。

  但事實上,沖突乃人之常情,教導上班族“千萬別哭”、“千萬別發怒”,并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人際溝通專家認為,爭執雖然是一種冒險,但是,如果彼此能充分掌握表達憤怒的技巧,其實是一個學習溝通的好機會,可以幫助雙方了解錯誤,改進關系。

  美國紐約市大學心理博士海瑞亞.勒納就指出:“憤怒是我們的感受,它存在是有理由的,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應該受到尊重與關注。”

  有時候,情緒與理智不見得是對立的,而是交互作用。某些心理學家甚至相信,憤怒是基于我們對價值的感覺,是一種對于“分辨是非”理性的了解。

  而我們通常對什么事容易生氣?任何事都有可能。你的工作伙伴進度延遲使你光火;你可能因為立場不同而和業務部門的人互動干戈;你還可能因為價值觀和旁人爭得面紅耳赤;甚至為了使用會議室和他人僵持不下。不過,不管你們到底為了何事沖突,在憤怒事件發生之后,必須幫助自己發現錯誤,并設法解決問題,讓彼此的關系變得更明朗化。這種爭執,才稱得上是良性溝通。

  人際溝通專家建議,當沖突無法避免時,不妨建立“爭吵法則”。 在制訂辦公室“爭吵法則”時,可以朝下列幾個方向進行:
  1.任何爭端事出有因,不能借題發揮,故意制造事端。
  2.除非是政治人物,否則在辦公室內最好不要表達你對宗教和政治方面的偏好。
  3.不能和任何人發生肢體沖突,除非出于自衛,否則絕對是最瘋狂的行為。
  4.不要碰觸他人最敏感的話題。比如,有人很介意別人叫他“胖子”,結果你偏偏不知好歹,即使對方明知道你是開玩笑,還是會恨你入骨。

0
0
 
標簽:職場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