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來源:鳳凰財經  作者:華爾街情報(iMarkets)


Duang!歡迎收看《2016年美國大選連續劇最終季》,我們免費提供瓜子、汽水、小板凳。英語不好沒關系,不懂美國也沒事。我們陪著你看熱鬧,更為你講解其中的門道。


四年一度的盛事,還在猶豫什么?磕著瓜子,聽我們戲說美國大選面上的光鮮熱鬧和底下的暗流涌動,更有多路記者從美國帶來第一手消息。跨越兩萬里,只為陪你看大選。


世界巨變,我們不變。


2016年的希拉里與2008年的希拉里


相比特朗普對中國“一邊倒”的差評,希拉里對中國的看法更符合其政壇“老司機”的定位:謹慎對待,謀求共贏。胡蘿卜加大棒,打一棒子再給一個甜棗。

與8年前對比,希拉里此次競選對和中國的言論明顯緩和。8年前,與奧巴馬同場競技的希拉里是啥樣?一個詞形容:“女版特朗普”。


2008年美國大選恰逢金融危機之時,如何挽救美國經濟于危難之間,成為兩黨候選人交鋒的焦點。奧巴馬的中心思想是“求變(Change)”,希拉里的關鍵詞是“中國”:“今天,中國的貿易及貨幣政策正在懲罰美國工人。中國的鋼鐵出口到美國,美國的就業機會轉移到中國。而作為回報,我們所得到的只是有毒的中國海鮮和玩具。”希拉里認為她的最大優勢在于:“知道怎么對付中國”。


敗選之后的希拉里雖然沒當上總統,也成了全權負責外交事務的國務卿。在她任職期間,她展示一個成熟政客的手腕和謀略:見風使舵、順勢而為。


從州長夫人到第一夫人,從參議員到國務卿,希拉里作為生活在聚光燈下長達30年的政壇“常青樹”,她對中國的態度有據可查。在希拉里的國務卿時代,她完全貫徹了“胡蘿卜加大棒”的策略,多次公開指責批評中國言論自由、人權等現狀,但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滿滿一本“黑歷史”:一招打到“命脈”


曾經,希拉里面對中國時,最喜歡在人權問題和言論自由上“做文章”。2010年,希拉里在發表一個推動網上言論自由的演講時,對中國、突尼斯等國嚴厲批評,點名中國數十次。如此明確點名,制造不少難堪,也讓全球媒體一片嘩然。她多次指責過中國人權問題,引發兩國的“隔空口水仗”。


本次大選期間,希拉里打出了經濟牌---反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背后原因是中國向美國傾銷廉價鋼鐵。希拉里聲稱,中國正在“支持鋼鐵行業明顯過剩的產能,向全球市場釋放人為的廉價鋼材,犧牲遵守規則的國家和工人的利益”。她要“積極發起貿易案,讓中國承擔后果”。


“市場經濟地位”關乎中國鋼鐵行業的命脈。市場經濟地位是國際貿易中反傾銷調查的一個重要概念。一旦被認定為“非市場經濟”,意味著不能引用該國原始數據來計算傾銷幅度,或將面臨比“市場經濟”國家更為嚴厲的出口限制,更為高昂的進口稅收和更為嚴厲的經濟制裁。


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國內鋼鐵產能過剩,需求卻減少,一旦“堵死”出口這條路,會給正在艱難掙扎的中國鋼鐵產業“致命一擊”。中國為取得“市場經濟地位”努力多年,依然與歐美在鋼鐵過剩產能問題上分歧重重。


希拉里不愧為政壇“老手”,不常出招,卻一招打中“命脈”。


做出不少貢獻:讓中美兩國坐下來好好說話


除了“黑歷史”以外,希拉里也對中美關系做了不少貢獻,讓中美兩國“好好說話”。


希拉里任職國務卿時期,積極推動中美簽訂氣候減排協定。今年9月,中美兩國在G20杭州峰會上正式聯合批準《巴黎氣候協定》。中美兩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共占全球總排放量約40%,兩國的簽署讓巴黎協定向前邁出一大步。


除了力推氣候協定,希拉里還推動建立中美最高層的溝通機制--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她是該對話機制的創始人,從2009年建立對話以來,至今已經舉辦過8輪,北京與華盛頓輪流承辦。


今年6月,筆者有幸受邀報道在北京舉行的第八屆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規格之高(兩國總理列席),交流之深入(兩國經濟界大佬都來了),矛盾之尖銳令人咋舌。盡管到最后的新聞發布會,關于鋼鐵產能等核心矛盾依然分歧重重。但從隔著太平洋互相指責,到坐下來“好好說話”,已經是巨大的進步。


中美關系走向何方?誰當總統都一樣


隔著太平洋,中國的“圍觀群眾”為美國大選操碎了心。特朗普這么不靠譜,一旦上臺會和中國打起來嗎?希拉里對中國一直強硬,以后不會越鬧越僵?似乎不論哪個候選人上臺,對中國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美國政壇有一個“老規矩”:競選時“說一套”,上位后“做一套”,很少有能完整履行競選時的承諾。競選時的承諾和“不靠譜”言論是為了拉攏選民,順利上位。上位后的“翻臉不認賬”則是為了尊重實情,搞好經濟,坐穩位置。


美國總統大選也不例外,不管希拉里還是特朗普誰來當總統,上臺后都面臨著客觀歷史趨勢:中國是美國第二大貿易伙伴,美國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美經貿關系密切,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個個人,哪怕貴為美國總統,也無法與歷史趨勢抗衡。


中國巨大的經濟體量和中美密切的經貿往來,意味著中美是平等的對手,美國對中國的任何經濟制裁都將引起中國激烈的報復行為,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吃力不討好行為。


除了經濟層面的緊密紐帶,中國已經成為國際問題中的重要決策者之一,美國在行動時不得不考慮中國的態度。在目前形勢最為緊張復雜的朝鮮核問題上,中國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平衡”地位,牽一發而動全身,美國不可能越過中國來解決朝核問題。


除了經貿聯系和話語權,中國還手握著美國政府經濟命脈—美國國債。盡管去年中國多次拋售美國國債,但2016年美國政府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金額仍然超1萬億美元,仍然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換句話說,中國依然是美國的“頭號債主”。


所以,各位磕著瓜子觀看《2016年美國大選系列連續劇最終季》的中國民眾們,別瞎操心。不管誰當美國總統,美國對中國態度不會大變,地球還在照樣轉,明天還要早起上班上學。劇情雖然精彩,切忌入戲太深。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2667.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