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仁 渾天儀
南懷仁是清朝時期的傳教士,擅長天文與兵器特別是火炮的制作。而眾所周知渾天儀是落下閎,后被張衡改造的一種天文觀測儀器。那么南懷仁和渾天儀有什么關系呢?
南懷仁圖片
其實之所以有人認為南懷仁與渾天儀有關系是因為南懷仁設計的一些天文觀察儀器,其中一種象限儀的外貌和渾天儀有一定的類似。再加上南懷仁又是研究天文學的,所以才會覺得南懷仁與渾天儀有一定的關聯。其實本質上來說,象限儀和渾天儀是有一定的相似,但是前者還不夠完善,只能簡單的觀測天象,而渾天儀卻是渾儀和渾象的綜合,能更好的觀測天象。
也就是說,南懷仁所設計的象限儀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算得上是渾天儀的前身,但是二者并沒有本質的聯系。
南懷仁在天文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歷法的推算,所以他所設計的觀察天文的儀器也相對簡單。而渾天儀卻能測量天體的球面坐標,更準確的測量天體,也更加的精良。
南懷仁與渾天儀并沒有什么關系,并不能因為南懷仁擅長天文知識,以及他所設計的天文學儀器類似于渾天儀便以為渾天儀是南懷仁發明的,其實渾天儀早在漢朝時期便已經發明出來了,之所以后世依舊使用不完善的儀器是因為漢朝時期發明的渾天儀并沒有沿用下來,而現在我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也是明朝制造的了。
所以說,從渾天儀的發明時間看,也能看出南懷仁與渾天儀之間并沒有關系。
康熙南懷仁紅衣銅炮
康熙南懷仁紅衣銅炮講的是在一六七四年,康熙命令南懷仁制作一種比較便于攜帶的大炮的故事。那么這個故事具體是怎么樣的呢?
年輕時的康熙畫像
康熙年間,戰亂頻繁,康熙急需要破壞力強的重武器,所以命令南懷仁制作便于運輸攜帶的大炮,制作成功之后還要親自檢驗效果。南懷仁接到命令之后便致力于研究,最后終于成功的發明了一款紅衣銅炮,不僅相對比較親遍,火力也比較足。康熙在盧溝橋試驗之后也覺得非常滿意,所以便讓南懷仁著手投入生產。
而之后生產的幾百門炮也在康熙評定三藩之亂的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因為這一發明,康熙對南懷仁逐漸重用,任命南懷仁為工部侍郎,官至正二品,可以說是位高權重。可以說南懷仁在清朝廷中開始占據重要地位也是因為這一門火炮的發明,如果沒有這一次的立功,很可能南懷仁的才能便被埋沒,或者推遲一段時間才能被發現。
康熙南懷仁紅衣銅炮雖然說的是一則故事,但是這則故事所表達的確實康熙為什么重用南懷仁,以至于南懷仁逝世康熙都特別惋惜甚至追加封號的原因。從這一則故事也可以看出南懷仁的能力確實非常高,畢竟當時造火炮的條件非常坎坷,能夠幫助南懷仁的人才在中國也非常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南懷仁依舊制造出了康熙滿意的火炮,不得不說康熙對他的重用也并不奇怪。
利瑪竇 南懷仁
利瑪竇和南懷仁都是西方來中國傳教的傳教士,但是二人并不是一個時期的,連接他們之間的傳教士是湯若望,那么利瑪竇與南懷仁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利瑪竇油畫
利瑪竇在中國的影響可以說是始祖級的,他主要活動與明朝時期。他是最先將天主教往中國傳播的傳教士之一,也是第一個研究中國文學的西方學者。他與其他傳教士不同,他學習中國文化,利用中國文化與中國官員以及上層人士結實,用中國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傳播西方的知識,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他的傳教甚至影響到了日本和朝鮮半島地區。
南懷仁雖然與利瑪竇不是一個時期的,但是南懷仁沿襲了利瑪竇的傳教方式,融入到中國文化之中,更好的傳揚西方的知識。可以說南懷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利瑪竇的徒弟,雖然二人并沒有見過面,但是南懷仁卻借鑒了利瑪竇的很多學識,就是在傳教方式以及一些看法上也和利瑪竇非常相似,可以說是廣義上的師徒關系。利瑪竇與南懷仁的信仰都非常虔誠,加之他們的學識淵博,在科技方面確實是領先當時的中國,所以他們很容易得到重要,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科技發展,也讓天主教逐漸的被中國人接受。
利瑪竇與南懷仁作為西方的傳教士無疑是成功的,他們不僅做到了學識的傳播,同時也學到了中國文化,為中西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礎。
推薦閱讀利瑪竇 南懷仁解析南懷仁墓究竟在何處南懷仁的貢獻清朝兩位臣子戴梓南懷仁 他們之間有怎樣的恩怨歷史上對南懷仁的評價怎么樣1/2 上一頁12下一頁尾頁
南懷仁的貢獻
南懷仁是來華的傳教士,他的貢獻非常多。那么下面就從幾個方面來看一下南懷仁的貢獻。
南懷仁編著的《教要序論》
南懷仁的貢獻最主要也最受康熙重視的是他的天文歷算方面。在康熙八年,康熙任命南懷仁為欽天監監副,并且將歷法天文這一塊的事物全部交給南懷仁處理。南懷仁也沒有辜負康熙的重用,努力了四年多,發明了六件觀測天文的儀器,并且最終著成《康熙永年歷法》等天文歷法方面的著作。
南懷仁的貢獻還表現在火炮的鑄造方面。清朝早期,戰亂非常多,為了評定內亂等一系列的戰爭,武器成了清朝廷急切的需求。火炮自然也成了武器中的首選。雖然南懷仁并不喜歡用兵器傷人,但是君命不可違,再加上他確實非常擅長制作火炮,所以這一任務自然交給了南懷仁,南懷仁前前后后制造的火炮有近六百門,這個數字在現在看來可能并不高,但是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的年代,這么多的火炮制作是非常耗時的。
最后,南懷仁的貢獻表現在文化的傳播與交流這一塊。南懷仁作為一個傳教士,宣傳西方的文化、科技是最主要的目的。而通過一系列的努力,南懷仁的傳教成果也是非常顯著的,編著了一系列的宗教著作,如《教要序論》等。南懷仁的貢獻主要就是以上幾點,他不僅促進了中國科技的發展,也為中西方文化帶來了碰撞的機會,可以說南懷仁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湯若望 南懷仁
湯若望和南懷仁都是清康熙時期影響比較大的兩位傳教士,那么湯若望和南懷仁的關系是什么呢?其實湯若望是南懷仁的老師,但是關于這一點只有簡單的記載,大多數的加載,湯若望和南懷仁則是朋友的關系。
湯若望畫像
湯若望是中國基督教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甚至在中國科技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歷史上也是舉足輕重的存在。他信仰堅定,同時又知識淵博,為他傳播中西方文化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湯若望在中國的時間非常長,總共有四十多年,期間也經歷過明清朝代的更替。
湯若望在歷法方面以及火炮的制作方面為明清朝廷做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就連現在我們所用的農歷也是湯若望根據明朝時期的農歷改造而成的。可以說他貢獻足以讓他在中國歷史上占據重要的地位。
南懷仁則主要是活動在康熙年間,是當時欽天監的負責人,主要的貢獻也是在歷法和火炮方面。南懷仁的成就雖然沒有湯若望高,但也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南懷仁和湯若望二人最主要的聯系是在火炮制作方面。而在天主教受迫害期間,南懷仁寸步不離當時已經說話都困難的湯若望,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湯若望和南懷仁之間的情誼不僅僅是師生。
湯若望和南懷仁的貢獻都比較深遠,天文方面、歷法方面和火炮方面都推動了科技的發展,也奠定了天主教在國內的地位,可以說是比較成功的傳教士。
南懷仁簡介
南懷仁,一六二三年出生于比利時的首都,一六八八年逝世于北京。一個比利時人為什么會死于北京呢?這就要看南懷仁簡介了。南懷仁簡介介紹了南懷仁的一生,從中可以看出南懷仁與中國之間的淵源。
南懷仁圖片
南懷仁是一個天主教徒,十八歲的時候加入了耶穌會。而南懷仁與中國之間的聯系則是在他三十五歲的時候。南懷仁三十五歲的時候來華,主要目的是宣傳天主教義以及西方的科技文化。南懷仁來華的時候正處于清朝康熙時期,南懷仁還是康熙科學方面的啟蒙老師,可以說從一開始就奠定了他傳教的有利地位。
之后,南懷仁步步高升,直到坐到正二品的工部侍郎,并成為欽天監的領導人。康熙帝對南懷仁非常信任,不僅將天文歷法方面的事情完全的交給南懷仁處理,并且讓南懷仁鑄造火炮用于軍事。
南懷仁到清朝的前期大多都是從事天文和武器方面的研究,后期也就是南懷仁晚年的時候重心則更多的是在傳教的方面,在南懷仁去世之前,被任命為耶穌會的副省會長,這也是對南懷仁傳教的一種認可。
一六八八年,疾病纏身的南懷仁在北京去世,他去世的時候很安詳,因為他認為他是投入了主的懷抱。他逝世之后,康熙非常惋惜,賜謚號“勤敏”,贊揚南懷仁勤奮并且聰敏,南懷仁成了第一個被皇帝追封謚號的傳教士,這也是對南懷仁一生的承認。
推薦閱讀利瑪竇 南懷仁解析南懷仁墓究竟在何處南懷仁的貢獻清朝兩位臣子戴梓南懷仁 他們之間有怎樣的恩怨歷史上對南懷仁的評價怎么樣2/2 首頁上一頁12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031/29480.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