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本文首發自愛范兒(微信號:ifanr),愛范兒報道未來,服務新生活引領者。AppSo 將在 9 月 14 日第一時間發布 iOS 10 正式版評測,關注微信號 appsolution 即可第一時間獲取。
作者:何宗丞
在使用了 iPhone 7 的一周后,我決定改掉發布會上手文章里的一些表述。
我試著總結不同時間點我在判斷上的偏差:驚喜感、視覺沖擊等感性因素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在主動的、流水線式的短暫測試里,而一個工具頻繁而被動地出現在生活中的各個場景時,它的評判標準更多應該放在它能否達到甚至超出你的預期上。

愛范兒(微信號:ifanr)相信后者才是評測的初衷。所以我們會更多講一些你看不見的東西。


亮黑版的特別,不只是它「騙人」的外觀
iPhone 7 第一次打破了每兩年一次外觀升級的「規律」。從正面看過去,你可能區分不出 iPhone 7 和 iPhone 6s。很大程度上,一些你不愿意承認的遺憾來自這里。
Jet Black(亮黑版)是相似中又特立獨行的那一個。蘋果第一次用一個形容詞去描述 iPhone 的顏色,而不是像深空灰、玫瑰金那樣對應一種真實的意象。
亮黑版 iPhone 最大的特點在于背部的工藝,它有著鋼琴一般的深邃光澤,又有玻璃陶瓷的晶瑩剔透,甚至難以分辨機身與屏幕的界限。如果不告訴你這是鋁合金,恐怕大多數人都會誤以為是玻璃。
「欺騙」的背后實際上是蘋果對于手機外殼制造工藝的又一次大膽嘗試。
蘋果首席設計師 Jonathan Ivy 在一段視頻中透露了部分制造過程,可以概括為「CNC-打磨-陽極氧化-打磨-鍍膜」。需要注意的是,這與手機廠商背殼制造過程中曾經用過的技術略有不同。

打磨所用的磨料非常有意思,愛范兒(微信號:ifanr)經過調查得知,視頻中那一團團絮裝物體很可能是羊毛,上面也許還附帶有一些極細小的磨粒。
在亮黑版的 iPhone 7 上,你很難看清塑料天線條,除了塑料本身的顏色與金屬陽極(上色)之后相近的原因,還因為這兩種材質有著近乎相同的光澤度,這是塑料打磨水平的一個體現。
iPhone 7/7 Plus 與 iPhone 6/6 Plus 天線條對比
「這是打造藝術品的方式。」一位相關從業者這樣評價新 iPhone 的制造工藝。
從最初注塑之后幾乎直接可用的 ABS 塑料背殼,再到壓鑄甚至是整塊鋁錠 CNC,最后再到這次經歷復雜打磨而生的鏡子背殼,這是一個從「秒」、「分」到「小時」的演變,同時也是目前機械加工業在大批量生產下所做到的「極限」。
當然,制造「工藝品」的代價是,加工背殼的耗時大大加長。這也意味著 iPhone 7 的背殼成本大大增加,業內人士估計單個背殼的成本將達到 200 元左右。
在一款季度出貨量高達千萬的手機上,用上如此耗時的工藝的確有點違反「邏輯」,但就蘋果目前在供應鏈方面的控制力,這倒不失為一種對于其他手機廠商的「超越」。
盡管技藝超群,但亮黑版 iPhone 7 的實用價值未必匹配得了它華麗的外觀。在一周的不使用保護套的情況下,我們手上這臺 iPhone 7 已經出現了一道非常明顯的劃痕。蘋果也在官網提醒,亮黑色版機身表面可能會隨著日常使用出現細微磨損,建議「完美黨」使用保護套
改進的官方保護套,按鍵處采用了金屬按鍵
廣色域的屏幕,觀感不那么明顯
iPhone 7 系列依然保持了前兩代產品的屏幕分辨率,增加了廣色域技術的支持,簡單地說,它能夠讓你看到細節更豐富的影像層次。
上為 iPhone 7 Plus,下為 iPhone 6s Plus
如果不把兩臺手機放在一起對比同一張鮮艷的照片,你可能不太能感受得到屏幕的提升。
另外這兩臺 iPhone 7,屏幕色溫明顯比我手上的 iPhone 6s Plus 低。
iPhone 7 拍照與 iPhone 7 Plus 不相上下,但 Plus 是遠景利器
如果你詬病 iPhone 6/6s 上凸起的攝像頭,那么 iPhone 7 這顆更大的攝像頭估計也不會讓你更滿意。
攝像頭是 iPhone 7 系列的重頭戲。在解讀 iPhone 7 的十大創新時,蘋果幾乎花了一半時間在攝像頭上。
從參數上看,兩部手機的提升都很明顯:鏡頭的光圈都由 f/2.2 增加到 f/1.8, 4.7 英寸的 iPhone 7 也搭載了光學防抖。iPhone 7 Plus 還配備了雙攝像頭,提供兩倍畫質無損的光學變焦。
第一組樣片中,iPhone 6s Plus 那張大部分只能看到樹葉的輪廓,而 iPhone 7 和 7 Plus 則能保留更多細節。參考佳能 6D 的出片,iPhone 7/7 Plus 的白平衡也比 iPhone 6s Plus 的更準確,更接近肉眼所見的效果。不過,iPhone 6s Plus 的色彩更鮮艷,更討眼球喜歡。
第二組樣片。從綠葉的紋理可以看出,iPhone 7 Plus 的解析力、成像反差會比 iPhone 6s Plus 高出半檔以上。更大的光圈,使得 iPhone 7 Plus 能有效地壓縮曝光時間,減輕手抖對成像的影響。這對于習慣用手機來拍靜物的用戶,也算是個好消息。
得益于更大光圈和光學防抖,iPhone 7 在暗光條件的成像中顯示出了相當的優勢。在下面這組樣片對比中,iPhone 6s Plus 吧臺背景已經接近黑色,而 iPhone 7 和 7 Plus 依然能夠看清背景的曲線,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7 的表現與 7 Plus 相當
在光線復雜的夜景對比中,iPhone 7 Plus 保留的暗部細節會比 iPhone 6s Plus 要多,這可以從畫面遠處的大樓看出來。另外,iPhone 6s Plus 拍到的綠化帶已經遭到嚴重涂抹,而 iPhone 7/7 Plus 還能夠保留葉子的輪廓。
由于前置的 FaceTime 攝像頭像素提升從 500 萬提升到 700 萬,自拍照的畫質更好了。在 FaceTime 視頻聊天中,你也能夠感受到清晰畫質的暢快。
相比這些提升,我最喜歡的是 iPhone 7 Plus 的變焦功能。由于體積的限制,大多智能手機配備的都是廣角攝像頭,這意味著你能夠輕松用 iPhone 拍出幅員遼闊的中遠景,卻無法把風景拉到面前來。
之前的手機想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基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手機鏡頭上增加光學變焦組件,如諾基亞 N93i 或是華碩 Zenfone Zoom。另一種做法是將手機傳感器的像素做得非常高,通過裁剪畫面模擬出長焦效果,比如 4100 萬像素的拍照怪獸諾基亞 808 Pureview 和 Lumia 1020。
Lumia 1020 相機模塊因大而圓被稱為「奧利奧」
但以上兩種設計都會讓手機變得很厚。iPhone 7 Plus 的辦法是搭載兩顆不同焦段的攝像頭。
除了那顆與 iPhone 7 相同的 28mm 1200 萬像素廣角鏡頭,它的右側還添置了一顆 56 mm 的長焦鏡頭。
在默認拍照情況下,iPhone 使用廣角鏡頭拍攝,當點擊拍照界面的 1x 時,鏡頭會切換到長焦鏡頭,實現 2 倍的光學變焦。由于 56mm 的焦距更接近于人眼實際所見的畫面,在日常拍攝中,這會是一個相當實用的功能
繼續撥動變焦環,畫面可以放大到 10 倍,視頻拍攝中可以放大 6 倍。相比之下,iPhone 6s Plus 的取景畫面最大只能放大 5 倍。
iPhone 7 Plus 解析力高出 iPhone 6s Plus 一大截,iPhone 7 盡管比不上 iPhone 7 Plus,但仍然比 iPhone 6s Plus 好不少
長焦的支持是可以讓手機做到真正背景虛化的重要一步,因為除了光圈越大景深越淺,焦距越長也能做到景深越淺。
可惜 iPhone 7 Plus 的焦外虛化功能暫時無法在 iPhone 7 Plus 上體驗,今年年底正式上線時愛范兒(微信號:ifanr)將會帶來單獨的評測。
總而言之,iPhone 7/7 Plus 的成像質量依舊出色,但相比上一代的提升主要圍繞在白平衡和弱光成像上,而光學防抖的加持,讓 iPhone 7 達到了與 iPhone 7 Plus 平齊的影像水準。至于 iPhone 7 Plus 的雙攝像頭,除了還不錯的變焦功能,我們更期待焦外虛化的功能有所突破。
這顆 Home 鍵,沒能騙到我
在 iPhone 7 上,蘋果用固態按鈕式設計替代了使用了 9 年的物理按壓式 Home 鍵。簡單的說,就是 Home 鍵按不下去了。
蘋果希望通過 Taptic Engine 的觸覺回饋讓你有按下去的感覺。你越用力按,Taptic Engine 的震感越強烈。
即便如此,這顆 Home 鍵的按壓手感跟此前 iPhone 的 Home 鍵還是有相當大的區別,它不會讓你產生誤以為按下去的錯覺。
事實上,第一次使用 MacBook Pro 上 Force Touch 觸摸板時,「咯噔」的手感讓我完全相信自己按下了觸摸板。那為什么使用了相同技術的 iPhone 卻沒能騙得了我呢?
原因并不在于技術本身,而在于你接觸設備的手勢不同:MacBook 擺在桌面上,你只用手指按壓觸摸板,因此只有幾根手指感受到震動反饋,而 iPhone 的震動反饋是作用在你整個手掌之上的,所以拇指的震感相對沒那么強。
可即便如此,這顆 Home 鍵的按壓手感仍然好過所有 Android 設備的虛擬按鍵,在我看來,虛擬按鍵的震動回饋的作用只是提示你,你按成功了。

第一次開機系統會提供 Home 鍵回饋力度的設置
在 iPhone 7 的開機引導中,你可以針對按壓力度設置三種不同的震感。可習慣了清脆的物理按鍵,iPhone 7 Home 鍵的按壓手感你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
采用固態按鈕的 Home 鍵好處很明顯,由于更靈敏更耐用,它有望改善大量健全人士擔心損壞 Home 鍵而使用 AssistiveTouch(俗稱「小圓點」)的怪現狀。此外,由于開放了 API,這顆 Home 鍵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個性化的玩法
在一周的使用中,我們發現,這顆 Taptic Engine 的震動反饋被應用到了更多場景。比如涉及滾輪列表菜單時,當你滑動屏幕時,Taptic Engine 會伴隨著齒輪的聲響,發出連續的震動,猶如齒輪磨合的手感。
至于指紋識別方面,它與 iPhone 6s 的識別速度幾乎一致。
砍掉耳機接口沒能讓手機變薄,但它是值得的
隨機附送的 Lightning 插頭 EarPods
砍掉了 3.5mm 音頻接口的確是個「充滿勇氣」的嘗試,它不像此前 MacBook Air 去掉網線接口、New MacBook 去掉 USB 接口一樣,畢竟它們換取了設備的輕薄,而 iPhone 7 厚度卻沒能因此薄一點。
這給消費者最直接的感受是只有剝奪而沒有滿足——它不是一個賣點。
移除音頻接口,在很多人看來只是少了一個 3.5 mm 的小洞,但實際上內部的音頻接口占據的空間并不小。除了插頭本身的圓柱體之外,還有其他一系列部件和線路:負責和插頭接觸的彈性金屬片、固定插頭座用的電路板、外置的音頻芯片以及音頻電路。
使用 Lightning 之后,這些都可以去掉,唯一需要添加的是在主芯片中加上音頻的模塊,并且將音頻信息通過 Lightning 接口傳輸,省事太多。
iPhone 6s 耳機孔內部構造 圖片來自:ifixit
事實上,正是因為手機空間的限制,iPhone 6/6s 才沒能搭載 Plus 上的光學防抖攝像頭。蘋果員工告訴愛范兒(微信號:ifanr),光學防抖的攝像頭模塊幾乎大了一倍。
砍掉了 3.5mm 耳機口,雖然 iPhone 7 沒有變得更輕薄,但蘋果得以優化內部元器件的集成度。以 4.7 英寸的 iPhone 7 為例,失去了 3.5mm 耳機插口,換來了是一個兩倍音量的立體聲揚聲器、一個大幅改善弱光成像的光學防抖攝像頭。
比如增加的這個揚聲器,它位于聽筒處,直接讓手機的外放音量增大了一倍。
除了節省空間,蘋果移除音頻接口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作為超過 100 年的接口標準,3.5mm 以及其他尺寸 TRS 接口用途單一,而且只能傳輸模擬信號。
這個趨勢實際上已經在視頻數據傳輸領域變成了現實,HDMI、DisplayPort 兩大標準已經完全取代了之前使用模擬信號的 VGA 接口。同時在兩種標準的最新規劃中,也無一例外地提到了在現有線纜基礎上提供供電、網絡、音頻等種類數據的傳輸支持。這也是因為純數字化傳輸標準不同應用場景的關鍵,就在于接口的定義和數據的編碼解碼。
iPhone 7 隨機附送了 Lightning 轉 3.5mm 轉換器
3.5mm 音頻接口消失的背后,是傳輸接口技術中「數字信號」對「模擬信號」的取代。哪怕蘋果不做,別人也會做。至于誰先誰后,這本來就不重要。
iPhone 7/7 Plus 配備了 Lightning 插頭的 EarPods 耳機,并隨機附送了一根 Lightning 轉 3.5mm 轉換器。不過相比 3.5mm EarPods,這根 Lightning EarPods 的聲音并沒有明顯提升。
在齒音的問題上,iPhone 7 比歷代的 iPhone 和 iPod 都要好。
AirPods 是藍牙耳機的一個標桿
Lightning 耳機并不是唯一的音頻方案,蘋果更推崇的是無線的方式,這就是藍牙耳機 AirPods。這個像沒了線纜的 EarPods 的耳機,可以解決你一邊充電一邊聽歌的問題。
在使用 iPhone 7 的一周時間里,AirPods 幾乎成為我身上的又一個「可穿戴設備」,它始終與 iPhone 保持連接,卻輕若無物。
得益于內置 W1 芯片和各類傳感器,AirPods 的確擁有可穿戴設備的一些智能屬性:當你取下一只耳機時,內置的紅外感應器就會監測到,停止音樂播放;而加速感應器可以感應到觸碰,輕點兩下耳機,就可以激活 Siri;進行語音通話時,語音加速感應器則可以識別聲音的振動和方向,進行降噪。
這些操作自然得讓你覺得藍牙耳機天生應該如此。
不過 AirPods 目前只能通過激活 Siri 進行接聽電話、播放下一曲、調節音量的操作,如果能夠自定義觸碰動作直接控制,會更加方便。
囿于耳機體積的限制,AirPods 的電池只能維持 5 小時的音頻播放,蘋果為此設計了一個盒子,既能用來收納 AirPods,也可以給耳機充電,使得續航能夠延長到 24 小時。這個盒子比 EarPods 包裝盒還要小,但還是沉了不少。
從 Jawbone ERA 到 Bose QC 系列,我此前使用的各種藍牙耳機在配對連接上頗費周折。先是在耳機上找按鈕打開藍牙配對模式,然后是搜索、連接,有些個性化設置你還非得下一個 app。
一貫擅長軟硬結合的蘋果,把配對這個糟心的過程融入到了使用場景中——當你準備打開盒子取出耳機時,手機就會自動彈出等著你配對了,這個過程時間基本上在 5 秒以內。
至于音質,它與有線的 EarPods 并沒有什么區別。不過 1288 元的售價,趕得上一臺音樂播放器了。
穩定的連接性、優雅的配對方式、智能的交互體驗,愛范兒(微信號:ifanr)認為,AirPods 是藍牙耳機的一個標桿。
購買建議:如果你還用著 iPhone 5,可以考慮換一部
在使用 iPhone 7 Plus 的這幾天時間里,除了 Home 鍵獨特的手感,我沒覺得它與 iPhone 6s Plus 有太多變化,大多情況下,相似的外形、相同的握持感都讓我誤以為我還在用著舊手機。
雖然 iPhone 7 的屏幕、聲音、相機都更好了,但也僅限于更好——iPhone 6s Plus 的表現已經足夠出色。
如果你使用 iPhone 6s Plus,對手機攝影沒有過多的苛求,完全用不著升級到 iPhone 7 Plus。
如果你還用著比 iPhone 6 更老的手機,iPhone 7 會給你的使用感受將是全面的飛躍。
至于 iPhone 7 和 iPhone 7 Plus 之間的糾結,除了續航能力和尺寸的考量,你需要考慮的一個重點是你是否對變焦有需求。
顏色方面,愛范兒(微信號:ifanr)更推薦新增的黑色和亮黑色版本,更隱蔽的天線條設計、更復雜的新工藝,至少讓它看起來更像是一部新手機。
iPhone 會越來越沒有「驚喜」
自從 2007 年誕生,iPhone 如今已經進入第 10 個年頭。
從 iPhone 3G 借助 3G 大幅提升速度,從 iPhone 4 設計、分辨率以及拍照的全面進步,再到金屬一體成型的 iPhone 5,進化到大屏的 iPhone 6。每兩年 iPhone 就會進行一次外觀改進,次年進行一次技術升級,并主打一個功能賣點,而這些功能要么前無古人,要么后發制人。
圖片來自:YouTube
iPhone 7 沒有帶來造型上的大幅改動,也沒有拿出一個爆炸式的創新點,它的每一項迭代都是基于現有功能或已有技術的改良。
但 iPhone 7 各方面都做得更好了,它卻未必能夠激發你換機的欲望。
市場調研機構 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 的調查顯示,iPhone 用戶的換機頻率正在變長,大部分用戶要至少等到兩年以上才會考慮更換手機。
美國運營商取消兩年合約政策的確放緩了換機頻率,但更大的問題在于移動技術的突破正在遭遇到瓶頸。
瓶頸的一個表現是新技術的成熟期正在放緩。焦外虛化功能是 iPhone 7 Plus 最大的賣點之一,但它沒能趕得上新機發布,蘋果罕見地在硬件發布會上發布了一個暫時不能使用的功能。
三星的曲面屏幕,一開始也是處處被吐槽無用,每個屏幕的曲度還不一樣,但兩年后,曲面屏逐漸在 Android 上普及。而蘋果沒法像三星一樣冒進地在不同產品線上嘗試新技術——它每年只發兩三款 iPhone。
第二代 Apple Watch 足足孕育了 18 個月,盡管蘋果希望這個腕部設備能夠獨立做更多的事,但始終敵不過性能對電池的壓榨。
而在更年邁的便攜式電腦行業,最新的 MacBook Air 仍然保持它 8 年前上市的模樣。而 Retina MacBook Pro 這個設計,也不知不覺地延續了 4 年。
Mac 那種漸進式的改良正在不可避免地發生在 iPhone 上,未來 iPhone 的迭代更多都會圍繞核心部件進行著可以預見的更新:一顆性能更強的 SoC、讓你拍照更出色的攝像頭、一塊觀感更好更細膩的屏幕……
iPhone 會越來越沒有「驚喜」,在換機這件事上人們也會越來越理智——你不僅會去研究每一個功能點,更會考慮這些功能對生活有沒有幫助。
庫克此前在財報會議中提到,60% 的 iPhone 用戶在使用 iPhone 6 以前的機型,這就是 iPhone 7 的機會——它需要吸引那些拿著 iPhone 5 甚至更老手機的果粉、那些對 iPhone 饒有興趣的 Android 用戶,而不是指望著忠實而挑剔的老用戶繼續掏錢升級。
從來都不存在絕對的「驚喜」,只有預期被滿足與否。有這樣一群消費者,他們并不計較 iPhone 7 能不能給他們帶來驚喜,他們只需要一部更好用的手機,僅此而已。
就這一點,iPhone 7 做到了。
李賡、梁夢麟、麥瑋琪對本文亦有貢獻
還想看更多?在微信號 appsolution 后臺回復關鍵字「真機直播」,看 iPhone 7/7 Plus 真機上手直播。
不管買不買 iPhone 7,iOS 10 評測都是要看的。記得關注微信號 appsolution,第一時間送上最新系統評測。



內容轉載自公眾號

愛范兒

愛范兒 了解更多 閱讀 投訴 精選留言

該文章作者已設置需關注才可以留言

寫留言

該文章作者已設置需關注才可以留言

寫留言

加載中 以上留言由公眾號篩選后顯示

了解留言功能詳情

分享到:微信QQ好友空間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人人騰訊朋友豆瓣百度首頁百度收藏天涯社區一鍵分享文章出自appsolution微信公眾號appsolution微信號:appsolution 讓智能手機更好用的秘密。 手機微信掃描上方二維碼進行訂閱appsolution微信公眾號最新文章 iOS 10 新功能全記錄,升級前你需要知道這些 用這個高效能任務 App,重要的事不再落下 - Manageable #iOS 出國旅游,這 4 個 App 能幫你省一半的錢 iPhone 7 真機評測:看完這篇就知道買不買! 有了這個 App,你就是視頻之神 - Videorama #iOS 最新科技微信公眾號文章推薦 更新 iOS 10 之后,我覺得是時候送你一臺 iPhone 7 了 你們看到了“資本寒冬”,我卻看到三大歷史性創業機會 小米4c爆炸致三級燒傷 官方稱已獲理解 虜獲大眾點評張濤400萬首投 她托管240只嫩寶寶 不哭不鬧享媽媽般陪伴 2016MARS大賽助力創業者 合作賽事紛紛開啟 科技微信公眾號相關閱讀互聯網創業筆記 哲想動畫 哲想軟件 精品手機app 互聯網那些事 DoNews 極客公園 ZEALER訂閱號 Xtecher FreeHR BiaNews 手機中國 TechWeb 愛范兒 微信公眾帳號排行榜生活小常識1409050精讀1195040野史秘聞669610女神美女圖582990智慧人生475230愛稀奇有趣431800八卦娛樂頭條423590環球旅行380930人體藝術網153200草民一介130910互聯網創業筆記101070一句話簽名91100哲想動畫66610教你怎么追女孩56600哲想軟件51800中巢網43520搞笑福利社37980佛陀網官網33440錫蘭之星31460賞金俠31280 精品號隨機推薦火星駐地球辦事處國粹古韻泊心讀友會高端紅茶俱樂部禮物研究所掃我有福利爆笑控互聯網創業筆記一句話簽名成為億萬富豪千家有女初長成一家人健康百科黃金分析師劉義晟智者的選擇我要修電腦全球搞笑首榜經典奇聞不是教你談戀愛雨露券老謝煉金最值得關注的微信公眾號搞笑福利社微信二維碼搞笑福利社

搞笑圖文+送福利!

中巢網微信二維碼

中巢網

中巢網是知名的中文新聞門戶網站,看新聞,必上中巢網。快速、準確地提供文字、圖片、視頻等多樣化的資訊服

環球旅行微信二維碼

環球旅行

環球旅行,帶你看遍全球美景。讓你了解旅行的意義。

佛陀網官網微信二維碼

佛陀網官網

探究佛學,阿彌陀佛!

八卦娛樂頭條微信二維碼

八卦娛樂頭條

搜羅更多勁爆事件,娛樂花邊新聞,最受關注的圖片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八卦娛樂頭條!!!

生活小常識微信二維碼

生活小常識

提倡國人品質生活,選擇有機生態的生活方式,健康,養生,休閑,品味,修煉自己,溫暖他人!

愛稀奇有趣微信二維碼

愛稀奇有趣

想了解有關科技、趣味、創意和新奇的產品嗎,想尋找創意小禮品和新鮮玩意嗎?

野史秘聞微信二維碼

野史秘聞

野史君一一道來,讓你看到不一樣的歷史,讓你發現原來歷史可以這樣看。

女神美女圖微信二維碼

女神美女圖

每日新鮮美女推送,分享優雅女神高清圖片

愛電影微信二維碼

愛電影

喜歡電影朋友關注我吧,我們一起學習交流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wen/20161123/57517.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