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南方的寶寶什么時候開始喜歡吃包子的,我家卷毛兩歲半之前不怎么吃饅頭,自然也不吃包子了,每次婆婆包包子的時候,她都是把包子里的肉餡扒拉出來吃了。(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給她直接做丸子吃)
想起卷毛小姨小時候特別不喜歡吃饅頭。老媽問她為什么,她說咽不下去的感覺。也就是這小半年,卷毛突然很愛吃包子了。難道是學會咽了?
說起包包子,80后、90后媽媽們大多獨生子女,家里寵的跟什么似的,很多沒做過多少家務活,很多都不怎么會包包子。可自打升級當媽后,如果小寶寶們愛吃,少不得得從頭學起,屁顛屁顛的開始跟著老媽、婆婆或是照著食譜學做起來。
小時候,我老媽經常跟我們念叨,她小時候早早的就學會蒸饅頭、包包子,人還沒面板高就踩著凳子和面。
包子看起來很簡單,不怎么難做似的。可是會包包子和包好吃的包子是兩個概念噢!
今天卷毛娘親就歸納、整理一些包包子的小技巧,很多可能是被你忽略的,掌握這些,蒸一籠美味的包子,讓寶寶好吃到尖叫,不再是難事!
一、和面發面、蒸的技巧
和面,這是包子好不好吃的根本。
1.融化發酵粉的時候加白糖(1-2勺就行),是因為白糖是發酵粉最喜歡的“食物”,可以讓面團更好地發酵。
2.融化發酵粉的的水最好是溫水(不超過40度),否則會將酵母燙死失去活性,這樣面團是絕對發不起來的。
3.和面的時候如果覺得粘手,倒入玉米油就不會粘了,面團太干,蒸出來的包子會比較的硬。
4.包好的包子要蓋繼續餳發20-30分鐘,因為搟皮的時候釋放了一部分面團里的空氣,繼續餳發可以讓包子發的更均勻飽滿(這一步很關鍵)。
5.水開后大火蒸包子。蒸好后不要馬上揭蓋子,因為包子瞬間從熱到冷,會收縮。
PS:如果要想讓蒸出來的面皮津道,和面的水不能太多,面不能發的太過太軟,如果室溫22度餳大約三小時左右,揉的時候會稍稍有彈的手感。
二、拌餡兒的技巧
餡兒可以說是包子的靈魂!
餡兒好了,包子就成功了80%了!
我們一般會選擇醬油,鹽,香油,蔥姜等,因為要往里面肉餡里面加水,所以放調料的順序也很重要,加水前要先放醬油鹽和生姜。
一般500克肉餡要放70~80克克醬油,鹽10克(鹽和醬油要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喜歡放雞精味精的,也是要在這一步放,加水先必須要在調味后,不然調料不能滲透入味,而且攪拌時攪不粘,肉餡也不入味。
1、肉的選擇
最好選擇有肥有瘦的前夾心肉或五花肉,一般肥瘦的比例為3:7或4:6,我覺得如果是單純的只放蔥花的肉餡,最好選擇2:8或者3:7,如果是還要放許多的蔬菜,那最好是4:6,這樣更香一些,當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
2、蔬菜
根據營養搭配、寶寶的喜好自行添加吧!
3、調味品
要想調出美味的包子急餡兒,這點需要著重講一下。都是些小細節卻直接決定了包子的味道噢!撿幾個重點講一講。
(1)花椒:
兩種處理方式,選一種你喜歡的就好!
花椒水:將10克花椒沖洗干凈用100克熱水泡上,再蓋上捂住,大約泡2小時以上最好
現磨花椒粉:將花椒在無油的鍋中小火炒香,然后磨成粉。買現成的花椒粉都是生磨的,味道不如熟的香。
(2)蔥:
蔥不能切碎,那樣一來很容易在調餡的時候就出湯,而且蒸的過程中羊肉還沒熟利索呢,蔥就被蒸爛了,那么味道肯定不夠清楚,所以蔥一定要大一些的丁才好,又不容易出湯,而且能讓蔥香更持久 一些。最好包的時候再放蔥花調餡兒,這樣都是為了防止味道提前跑掉。
(3)香油(植物油):
通常都是放植物油或香油,也可以調料油和香油混合(40克調料油+10克香油),這樣味道更好。
包子餡放香油這步是和我家老公學的。他愛吃餃子,之前在我家吃餃子說我家的餃子餡兒不香的原因就是少了這一步,多放一些沒事兒,香氣會更足。也要包的時候和再放,防止跑味兒。
PS:調料油的做法
鍋中放油,涼油時就放入八角,桂皮,草果1個(拍裂),等油熱,調料變色出香味關火,涼了就可以用了,可以一次多做些,炒菜拌菜味道也很不錯。
(4)醬油:
最好用黃豆醬油和味極鮮醬油兩種混合。不過黃醬和醬油都咸,所以放鹽的時候要小心點兒。餡兒一定要調的稍微咸一點兒,不然真的不香。
(5)加水的訣竅:
有多少寶媽不知道拌餡兒的時候要加水的?舉手示意一下!這一步很關鍵呀,直接關系到肉餡是否鮮嫩多汁噢!
1、加水量:是個關鍵,水少不粘,水多則澥,還有要根據肉的肥瘦來決定,瘦肉要多放一些,肥肉要少放一些。比如:我們做餡500克3:7的肉餡,要放200克左右的水。
2、攪打:加水時,要分幾次加入,順一個方向攪打,直到肉餡起粘性上勁為止(這時如果水沒加完也不要加了,不然就澥了)
3、和好的肉餡可以放冰箱冷藏2個小時,這樣更容易包。
PS:如果家里剛好燉湯配包子那就用高湯替代水更美味!還可以加入一個雞蛋再攪勻(如果加雞蛋,水量再少一點),肉餡更滑嫩鮮美
包
三、包子的幾種包法
新手老手一眼瞧清楚
包子有很多種不同的包法和捏法
今天從簡單到復雜給大家詳細講解各種包子的包法與捏法,有包包子的過程圖解,讓你了解包子的各種包法和捏法,以及怎樣包出漂亮好看的包子。
1、月芽包子的做法
這種包法是最為簡單的一種包法啦,比較適合不會包包子的新手。用左手拿起一張包子皮,然后取適量餡料放入包子皮里,合上包子皮,用右手從右到左依次捏合即可
如果你希望做出來的包子能站得住,讓包子稍微顯的精神一些,在準備捏合之前先用左手的頂住里側,稍微用點力讓餡料和包子皮凹進去一些就行,然后在捏合的過程中,還要注意讓里側的邊緣短一些,外側的外緣稍長一些,并在外側捏上兩三個褶子,這樣做出來的包子精神多了,能站得住。
提醒:新手包包子不要放太多的餡料,餡料放的越滿越難包,熟練以后再多放餡料比較好。這種包法也可以用來包餃子。
2.升級版的月芽包子的包法
1、取一張包子皮放入適量餡料。
2、先把包子皮外側的3/4捏成褶子。
3、再把內側剩下的1/4與外側捏合起來即成。
前面的操作方法和步驟都和上面一樣,只是在捏合的時候,連續不斷的把外側都捏成褶子。
另外,你也可以先把包子皮外側的3/4捏成褶子,然后再填入適量的餡料,再捏合。這幾種包法都能包出漂亮的月芽包子,隨便你選用哪種包法都可以,也可以用來包餃子。
3. 菊花包子的包法
做菊花包子隨便你捏出多少褶子都可以,但事實證明必須捏出14個以上的褶子才會漂亮。
步驟:
1、取一張包子皮放在左手掌心里托住,再取適量調好的餡料放在中間,收攏手掌,讓包子皮四周呈圓形朝中心靠攏。
2、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隨便從哪里開始捏出第一個褶子,然后大拇指先不要移動,張開食指把臨近的面皮也捏成褶子,就這樣依次捏出更多的褶子,大拇指隨著褶子的增多慢慢移動,直至全部捏完。
3、全部捏完后就可以收口了,收口時可以收成碗口形或奶嘴形,隨你喜歡,最后還可以在收口處放些帶色的東西作點綴,比如枸杞子或青豌豆粒等。
小秘訣:捏褶子的時候只要心里想著把它最終捏成圓形就可以了,很簡單。
4. 柳葉包子的包法
也叫麥穗包子,也有的地方稱為老鼠包子或魚形包。
步驟:
1、做柳葉包子要多放些餡料,讓餡料把包子完全撐起來才會漂亮,但也不能放太多的餡料,自己多做幾次就能掌握合適的用量了。
2、從一端的中間開始,先捏出一個褶子,在這個褶子的旁邊在捏出一個褶子,然后將兩個褶子捏成一個褶子,這就是柳葉包子的尾部造型了。柳葉包子的尾部造型其實也可以這樣捏,先用手指把一端中間的包子皮頂至凹進去一些,然后用手指在兩邊輕輕一捏即可,用文字描述可能感覺有些抽象,實際上做的時候你會發現很簡單。
3、尾部造型完成以后,就開始左邊捏一個褶子,右邊捏一個褶子,再把兩個褶子往中間捏合,就這樣依次捏著往前移動,全部捏完以后收個口就成了。
PS:用紫薯泥做成的彩色包子
至此,幾種比較常見的包子包法和捏法就介紹完了,朋友們在以后包包子的時候不妨試一下。另外,我們還可以在和面的時候加入天然色素,從而做出更多不同顏色的漂亮包子。
微信公眾號嬰兒輔食
微信號:wlmqyunma
國內嬰兒輔食第一自媒體|專注嬰幼兒、寶寶輔食,每天更新寶寶輔食及攻略,手把手教你輔食制作方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ujia/20170301/108557.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