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最新消息:延退退休方案什么時候出臺對養老金影響如何?
2017延遲退休最新消息:對于延遲退休對人們生活有哪些影響?
3月1日,在國新辦舉行就業和社會保障有關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針對延遲退休、養老保險入市等備受關注的問題做出了回應。
在此次發布會上,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對于影響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延遲退休方案,可能又要延遲了。
將適時推出延遲退休方案
尹蔚民說,人社部將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根據勞動力總量的變化情況、就業狀況和社保基金長期可持續發展情況,繼續深入研究,適時推出延遲退休這項政策。
“這項政策對于應對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人力資源有效開發利用、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說,“由于這項政策直接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我們在制定政策時,會非常穩慎地來把握。”
尹蔚民透露,2016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總收入是2.84萬億元,總支出是2.58萬億元,當期結余2600多億元,累計結余3.67萬億元,可以確保17個月的支付。
但是,各省份之間養老保險基金運行差異比較大,高的省份能夠保障50個月的支付,特別困難的省份當期收不抵支,累計結余也基本用完。
此外,養老保險制度是20多年前建立的,當時人口撫養比是5:1,現在已經持續下降到2.8:1。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人口撫養比還會發生變化,所以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養老保險基金的運行就會出現問題。
“當然,我們已經看到了這一點,要未雨綢繆,進行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采取綜合性措施保障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發展。”尹蔚民說。
四類人將受延遲退休影響,70后影響最大
過去幾年間,政府部門曾就延遲退休方案出臺制定時間表,人社部曾表示,爭取2015年完成延遲退休方案制訂,2016年報經中央同意后征求社會意見,2017年正式推出。方案出臺后將充分征求意見并經過5年過渡期,到2022年正式實施。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仙芝接受采訪時說,因為延遲退休關系人群眾多,而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產生的影響程度又不一樣,如果法定退休年齡調整幅度過猛過大,對某些當事人會產生明顯不公,心理落差就會加大。因此有必要采用“小步慢走”策略,可以使每個人受到的影響大致相同,而且所受的影響也不會太大,有利于代際公平和社會穩定。
人口老齡化使延遲退休成為必然
有數據顯示,按照中國當前退休方案,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占總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占總人口30%以上。
我國正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巨大壓力,而我國現有的退休政策并不足以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
從國際上看,延遲退休是各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普遍做法。莫榮所在的研究機構對全球170個國家或地區的退休年齡情況進行了梳理。結果可以分成三種情況:發達國家普遍執行65歲以上的退休年齡,有的甚至達到70歲(以色列);
少數經濟落后的小國,執行的是低于60歲的退休年齡,他們或者是養老金制度不完善,覆蓋人群有限,或者是人均預期壽命較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實行的是60~65歲之間的退休年齡。
而我國的實際退休年齡跟國際差距較大。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目前我國職工平均退休年齡偏低,實際上的平均退休年齡只有54歲,是世界上平均退休年齡比較低的國家。
哪些國家提高過退休年齡?日本的的退休年齡從55歲提高到60歲,如今已提高到65歲。
德國1989年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4歲,現提高到65歲;
丹麥把男女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
美國計劃將正式退休年齡從現65歲提高到67、68或70歲;
英國已將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65歲;
烏拉圭的男性勞動者的退休年齡從55歲提高到60歲;
利比亞的男性勞動者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65歲。
2017年最新各國延遲退休時間情況一覽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305/110649.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