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有用嗎?
付國君:什么是“有用”?如果有用就是今天學習,明天就靠它賺錢,那它幾乎無用。我就是被“是否有用”耽擱了太多時間,做事老想著“性價比”,如果投入后不能及時看到回報,就覺得做這事“沒用”,也許這是當前浮躁社會風氣共有的特性。而恰恰是這次考研,讓我認識到了這個問題。
看似“無用”的事情,做著做著用處就出來了,而且比你預想的回報更多,很多是在你開始時根本沒有、也無法想到的。也許考研這件事本身真的沒有太多“用處”,但你的收獲遠遠超過你原本以為考研所能帶給你的。這僅是“考試復習”這件事就帶給我的一個意外收獲,何況這僅是其一呢,何況今后還有更長時間更豐富課程的學習呢?
讀書無用論,到處都是。連馬云、甚至你的老板、你的同事、朋友、同學、親人,都有這種論調,但,我總覺得,評判一件事,必須首先取得一個資格:你得做過這件事,或者至少你得全方位的了解了這件事。如果發表評論的人沒考過研,你最好聽完一笑就好。
我這次去考,想的僅僅是去實現“考一次研”這個“夢想”,給自己一個交待。如果考上了,能學到那么多自己想學的知識,給自己充電,該是多么開心的事!(我并不覺得拿錢買包煙抽和拿錢買本書學習,這兩者有什么高低之分,不同的欲望滿足形式而已,去讀研學習本身,就在滿足我的消費欲望,而非“碩士畢業拿到文憑、升職加薪”才是目的,退一步說,如果今天你還抱著這個目的去考研,難免會失望)
=======分割線========
考試過去了,在經過兩個月沒日沒夜的努力復習和咬緊牙關的煎熬之后,走出考場第一時間估了分,然后覺得自己的分數應該足夠支撐我去我理想中的學校。所以放心的扔掉了準考證和備考資料的同時,終于又一次呼吸到了新鮮的自由空氣。
這一段回憶是一次洗禮,是我的生命中一次難得的,有意義的事情。因為自上大學以來,已經沒有過像如今這樣去努力追求一件事情了。這些感受也使我受益頗深,所以整理一下思緒,對這次從做出決定,備考,考試結束做出一個總結。記錄一下此時的心情,留到日后為回憶作為一個記號。
考研對在校考生是生活的重心,但對在職的人來說,只是生活中的一段插曲。
時間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尤其是年關將近,工作上的事情也變得非常之多。我是一個IT行業的工程師,能夠拿來備考的時間只有每天晚上八點之后,至凌晨兩點之間------你不能超過這個時間,因為你要保證第二天能夠正常工作,確定開發排期,跟產品經理撕逼,解決各種莫名其妙的穩定性問題,和游走在無數流程之中,以及等等諸多鬧心事情。而且畢業多年,數學英語也早已忘光(原本基礎也很差)。
包括未來讀研也是重重困難,這意味著至少有兩年的時間,周一到周五要上班。同時失去每一個周末的休息時間去學校上課。
所以當我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是可以想象到壓力之大的,也曾思考過這是否值得我去做。真正使我下定決心的原因是我最終認識到自己已經27歲,在沒有家庭和小孩牽絆的時間非常寶貴,而有些東西則會一生跟著自己。這些事情現在不做,那么以后都永遠都不可能再有機會了。
所以我認真挑選了學校和最想要學習的知識對應的專業,由于我本科在北航北海學院就讀,所以我此次直接選擇了報考北航。 在剩余68天考試的時候,給自己列出了十分詳盡的學習計劃,買了無數備考資料,買了很多機構的視頻教學網課。這68天,沒有任何一天睡超過5個小時,每天吃的比以往多,卻減掉了好多斤肉,在公司忙到去洗手間的時間也沒有,吃的飯都是讓同事捎一些包子這類可以迅速吃完的東西,只為了把事情做好并且能夠盡量不加班,以免耽擱學習的時間。到了家,又開始投入到緊張的學習。在這68天里,沒有一分鐘屬于娛樂。
備考的日子是緊張而且痛苦的,那些過程每每回憶起來帶著一些心酸,同時又格外的踏實。尤其是考試之前的幾天,一邊期盼著這沒日沒夜的生活趕緊結束,一邊又為即將到來的考試緊張。在吃了很多傳說中可以使頭腦變的靈活的巧克力之后,走進了考場,卻反而如釋負重了,因為自己已經付出了全部的努力。
加了一個在職備考微信群,大家共享資料,交換彼此的經驗,彼此鼓勵,為著同一個目標而努力的人總是很容易結下友誼。現在考試已經結束,一下子從那么緊張的節奏中停止,閑了下來,反覺得十分空虛。備考的時候盼著結束,可以看電影,聽音樂,而如今看電影,聽音樂的同時,反而覺得是在浪費大好年華。這一次的努力不僅僅是讓我能夠如愿去學習,更重要的是,讓我對生活有了更多的思索。
總結一下此次備考的感受。
1. 不能拖延,想到就要去做,意志力很重要。
2. 確定了目標,堅定不移的去做,要相信自己肯定可以。
3. 不給自己留后路,不能抱著今年考不成明年再考的心態,才能一次成功。
4. 只要真正付出足夠的努力,大多數的時候,命運是不會辜負我們的努力的。
前方路正長,考試結束,
意味著新的征程開始。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是行人。
大家各自珍重。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