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中國與印度,作為亞洲最具代表性的兩大文明古國,倘若歷史上正面PK,究竟誰會更勝一籌呢?

相信很多人都會很好奇。

雖然近代以前兩大文明并沒有直接交過手(王玄策畢竟是借兵不算),但卻真真正正發生過兩大文明的傳承者之間的戰爭。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歷史上的兩個國家,他們當然既不是古中國,也不是古印度,但卻確實分別是中華文明與印度文明的傳人。

這兩個國家從形成的一開始就成為了彼此宿命中的仇敵,相愛相殺的過程延續了近九百年,直到一方徹底被另一方吞食。

這兩個國家的歷史命運,或許就能解答本文一開始提出的問題。

——交趾與占婆

提起“交趾”,很多人知道那是越南的古稱。

但如果提到“占婆”,估計很多人會莫名其妙。占婆這個名字聽起來像是老太太,然而實際上,這個名字卻毫無慈祥和柔弱之意。占婆是中南半島上的古國,占婆的梵文全名為“占婆補羅”,意為占族所建之城,所以也稱為占城,另外一些中國文獻也將其國成為林邑或臨邑。現在很少有人知道它,因為它在幾百年前便被交趾(或曰安南)擊敗并吞并。

交趾與占婆有一點是共同的,他們都是從古代中國分離出去的國家。只是占婆時間稍早。

大概在公元1世紀時,中國漢朝已經控制了中南半島東北部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中華文明與印度文明之間的代理戰爭!相殺幾百年直到一方覆滅!

【漢朝的交趾等三郡位置】

公元137年,日南郡的土著、占族人區連殺死東漢的地方官員,率眾獨立,其勢力占據原日南郡的大部份地區,成立占婆國。

占婆國民風強悍,獨立之后,憑借地理優勢,與中國王朝對抗中絲毫不落下風,勢力漸漸向北擴張,又占領了中國九真郡地區,與當時中國的交趾地區鄰接。一直到唐末,交州軍民所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占婆人的威脅。

注意,占婆國后來漸漸受到印度文化影響,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從此風土人情大異中華,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印度化國家。

再后來,交趾也從中國分離,并在中國五代時期之后,以紅河流域為根據地漸漸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后來又改名安南(再后來改名越南)。交趾最早的豪族,都是從中國內地移民的中國人,故受到中華文明影響很大,常以小中華自居。

中華文明與印度文明之間的代理戰爭!相殺幾百年直到一方覆滅!

【公元10世紀交趾、占婆、真臘三國的大致位置關系】

安南與占婆,一個是中國文化的分支,一個是印度文化的延伸;一個是儒家學說的繼承者,一個是婆羅門教的傳播人;雙方人種上有差別,文化上不兼容,思想上不相諧,偏偏領土上鄰近,結果就是天生的敵人,地造的對手。

之后的幾百年,兩個國家大部分時間里都是敵國關系,征戰不休。如同中華文明與印度文明之間的代理戰爭,長期不斷地交鋒。

——失敗者被遺忘

占婆絕對是于比較驍勇善戰的民族。當時中南半島上還存在著更加強大的國家真臘(今柬埔寨的前身),國土五倍于占婆,而占婆絲毫不落下風。

然而占婆文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沒有儒家文化中所提倡的“修生養息”的概念,絕不與敵人言和,結果陷入連年戰亂,西面和真臘打、北面和安南還有邊境上的少數民族打、東面海上也在和安南打——戰爭不休,結果民間生產凋零,人口消耗得非常厲害。

交趾本來處于劣勢,但在中華文明的澆灌下,漸漸在紅河流域建立起穩固的中央政權,后經過幾代發展,國力開始超越占婆。

在安南李朝時期,占婆便被全面壓制。安南陳朝時期,占婆便漸漸淪為安南的附庸。

安南后黎朝的黎圣宗黎思誠則發動大軍二十六萬,徹底征服了占婆,俘虜了占婆國王盤羅茶全及其家屬五十余人、臣民三萬余人,殺死四萬人,將占婆首都殺得血流成河。之后占婆的領土只剩下彈丸之地。

到了安南鄭阮紛爭時期,占婆土地徹底被安南阮主吞并,占人成了流亡民族。如今世界上只剩下了很少的占族人,只能在網絡上抒發著復國的志愿和對越南的憎恨。

這場兩大文明之間的代理人戰爭,由中華文化澆灌出的越南獲得最終勝利,并造就了日后中南半島上的小霸主越南。

——全文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作者互動。有意外驚喜!

——更多精彩有趣的歷史故事,請關注煮茶的微信公眾號“歷史閱讀”lishiyuedu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70121/92887.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