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份我在汶川完成了第一次越野跑,從此入坑。那時候的組織者是熱土越野的前身,成都跑客。這次的環汶川越野賽是我第五次來汶川參加越野跑。
2017年4月16日用時將近29小時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百公里賽事-江南100。完賽很艱難,代價也是很慘重的,左腳磨了6個泡,右腳磨了3個泡。尤其是左腳賽后血泡出現了感染的跡象,愣是瘸了一周才有些好轉。之前報了環汶川的60公里組,也只好忍痛改為30公里組。
環汶川越野賽的60公里組賽道相當的虐,60公里爬升就要5200米,相當于江南100的爬升了。如果參加60公里肯定又是一場苦戰。30公里組相對來說溫柔些,總爬升2000多。
5月29日早上我們一家人自駕來到了汶川。我先領了參賽包,然后把家人安頓好。這次有幸加入了LP戰隊,整了一套壓縮服。30公里組下午兩點鐘發槍,正是當天最熱的時候。
我這次的裝備是:
- 凱樂石空頂帽
- LP壓縮短袖
- LP壓縮短褲
- 薩洛蒙5L背包
- 迪卡儂手杖一對
- 薩洛蒙跑步襪
- 泰尼卡閃電2跑步鞋
- 右腿LP腿套,左腿迪卡儂腿套
- 用來別號碼簿的腰帶
背包中包含的東西有:
- 救生毯
- 雨衣
- 醫療包
- 奧利奧一包
- 杏仁一小包
- 迪卡儂長袖一件
- 迪卡儂跑步長褲一件
- 500ML水袋2個
- 手機一部
- 頭燈一個
這次裝備精簡了很多,并沒有帶羽絨服、沖鋒衣等厚衣服。因為我預估天黑前會從山上下來,不需要準備太厚的衣服。根據前面幾個越野跑的完賽經驗,我給這次越野跑定下了6小時完賽的目標。
下午兩點發槍,30公里組和17公里組一起出發。天氣非常熱,溫度差不多有30度。所以剛開始我只是慢跑。左腳水泡好了以后剛長出新皮膚,頻繁接觸地面還是有些隱隱作痛。為了不讓受傷加深,我沒有加速。賽道介紹說起點到CP1只有3.6公里,爬升500多米。這段路比較簡單,都是機耕道,爬升也不是很劇烈。我一邊快走一邊頻繁補水。到達CP1其實手表記錄距離已經有將近5公里了,耗時接近1個小時。CP1有西瓜,我搶了兩塊吃。然后把一個水袋灌滿飲料,一個水袋灌滿水就繼續前進。
CP1剛出站就有一個比較陡峭的爬升,很多人也在這里慢了下來。我感覺體力尚可,進入超人模式。連續幾公里的爬升后是一個下坡。終于可以飛起來了。但是剛跑一會就覺得不對,這路太險了,只有一人寬,懸崖幾乎沒有任何遮擋。為了安全起見只好減速慢跑。這次組委會做的特別到位,危險路段都提前有路牌指示,提醒選手小心。下完坡又是一個長上坡。上到頂后有一段在山脊奔跑。在這里拍幾張照片絕對是大片。接下來都是下坡了,一路下到底。下坡弱的毛病又顯現出來。我按自己最舒服的節奏跑下山。下山之后穿過村莊后到達了CP2。
到了CP2耗時2小時20多分。如果要6小時完賽,接下來還需要保持相同的速度。但CP2到CP3是最難的一段,短短10公里有1200的爬升。我去年曾登過一次趙公山,1400爬升花了2個小時。而這段路走的比我想象中的要辛苦。我做了短暫補給后,就繼續前進。剛開始時一段盤山路,爬完后又是一段碎石路段的爬升。碎石路段的爬升后就進入了野路。眼前的這座大山差不多要爬到頂。剛開始狀態還好,爬起來很有勁。隨著下午的臨近,山上越來越冷。尤其是刮風的時候,短袖有些扛不住。而我感覺腸胃也出了點問題,喉嚨很癢,咳嗽的時候干嘔。我趕緊停下來取出長袖、長褲穿上。奧利奧也感覺吃不進去,就吃了一小包杏仁。快到山頂的那段路爬的異常艱難。基本上爬10多米就要喘幾口氣。最后一公里竟然花了個1個小時。到頂后看到機耕道我覺得太親切了。頓時調整為跑步模式。左腳還是有些隱隱作痛,所以跑的時候也沒追求速度。就9-10分的速度。
一路下降就到了CP3,已經是7點20多了。6小時完賽肯定是不行了。所以我就在CP3好好的休息了很久。我喝了3大碗牛肉湯,吃了好幾塊西瓜。吃飽喝足之后,才心滿意足的出發,迎接最后的幾公里。出站沒多久,天就黑透了。我拿出頭燈戴好繼續前行。CP3到終點的這段路沒什么技術難度,都是平坦的大路,偶爾穿插一些小路。我全程小跑,狀態還是比較好的,后來甚至越跑越快。不過左腳水泡處經過長時間的摩擦,痛感也有些加劇。
過了紅軍橋,離終點越來越近。雖然是晚上9點多了,終點還有很多人在等待。在主持人的歡呼中我沖過了終點。整個比賽用時7小時26分鐘。回到終點后坐在一把椅子上休息了半個小時,然后才一拐一瘸的去體育館退了手環,領了牛奶。參加熱土越野的比賽就是劃算,這樣的牛奶都已經領了好幾次了。然后去飯店吃了一碗拉面,感覺又滿血復活了。
這次比賽又一次暴露出了腸胃問題。看來以后訓練或者比賽一定要養成吃東西的習慣。接下來還要繼續參加熱土的賽事。第一次穿壓縮服上陣,感覺LP的壓縮服穿起來很舒服,效果也好,能有效緩解肌肉疲勞,贊一個!組委會也一如既往的給力,各方面都很到位,志愿者都很熱情。繼續加油。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