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來到,抬望眼,百花爭妍,何處領風騷?每當此時,攥著手中的相機,我們總會忍不住想記錄下這美好的一景。萬紫千紅總是春,在色彩繽紛的花朵面前,懂一點拍攝花卉的攝影技巧,你就擁有了留住春色的魔力,記錄美麗,一花即是一天堂。
那么,如何最大化利用好手中的相機,擺脫乏味單一的拍攝方式,將每一朵花的美極致展現?下面,小編將從拍攝時間,光線,構圖(角度),色調四個方面來逐一說明拍攝技巧。
【拍攝時間】
一般情況下,盡量不要選擇在中午時分拍攝花卉,因為中午的光照垂直,光線投射在花卉的頂部,正面受光少,造成畫面反差大,缺乏層次,花卉色彩還原效果差,色溫較高,照片容易偏藍。拍好花卉,有3個時間點是拍攝的理想時間。
(1)有云的陰天。云把太陽遮住后,陰影比較柔和,花朵鮮明的顏色不會被刺目的直射陽光給沖淡。所以,陰天是最適合拍攝花卉的天氣。
(2)下雨后不久。這是花卉攝影非常魔幻的時刻。此時拍攝,天空仍有云朵,花朵上仍帶著雨珠(當然,為了保護相機和你自己,別正在下雨的時候拍攝)。如果你有微距鏡頭,這個時候用它拍照,會有令人驚艷的效果。當你用微距鏡頭拍攝時,別忘記把葉子和莖上的雨珠也拍下來,它可以襯托出花的顏色和嬌嫩。(當然,如果用微距鏡頭別忘記在三腳架上拍)。
(3)如果在陽光燦爛的日子拍攝,盡量選擇早晨和黃昏。為了盡量利用這個時候的光線,用長的變焦鏡頭拍攝,而且你要站在花朵背光的位置,這樣,你就可以利用非常壯麗的(當然也是有限的)背景光進行拍攝了。
【拍攝光線】
如何利用好光線,有以下幾種情況:
(1)室內花卉攝影的理想光線。如果是在室內拍攝花卉,把花放在窗邊,窗外柔和的陽光不是直射而是散射時,并且要讓花側光(如果是正對著光,拍出來的照片就沒有立體感),拍出來的照片會非常棒。如下圖:
(2)有陽光的室外。在自然光線條件下,散射光和逆光容易拍出好的效果。散射光柔和細致反差小,能把花卉的紋理和質感表現出來;逆光能勾畫出輪廓,使質地薄的花卉透亮動人,而且可以隱藏雜亂的背景。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用順光和側光,不容易把花卉拍好。
【角度/構圖】
在攝影的所有題材中,花卉攝影是對構圖的要求最高的題材之一。
(1)構圖的基本要求是突出和美化主題。比如九宮格法則,把整個畫面按井字分割,將興趣點放到一個交叉點上。把沒有用的或者干擾主題的雜亂景物虛化掉,在保證主題清晰的情況下,盡量用大的光圈。或者移動主題和背景。
例子如下:
(2)從下往上的構圖反應出生機勃勃的意境。如下圖:
(3)構圖盡量簡潔。避開不必要的人群和建筑,尋求與眾不同的角度。
(4)不要俯拍。日常生活中,當你走在田野看見野花,抑或是走在花園小徑賞花時,都會俯下身子細看那些花。如果我們站在花旁,用我們日常俯看花卉的方式來俯拍,那么拍出來的照片將非常普通,為什么會這樣呢?如果你想拍出有視覺沖擊力的照片,必須從我們日常很少看的角度拍攝。也就是說,不要俯拍,而是蹲下來,選擇與它們水平的角度去拍。下圖就明顯的展示了俯拍與特殊角度拍攝出來的差別:
【色調】
色調的處理,包括主體花卉顏色的處理,也包括作為花卉背景的色調處理。
(1)主體花卉上。作為焦點的花朵,選擇顏色淺的如白色,黃色花卉,記住“遇強則強,遇暗則暗”。拍攝白/黃色花卉為主的畫面時,相機會誤以為畫面太亮了,結果自動調暗曝光值,拍出來的花卉。這時增加 EV 值,就可令曝光恢復適當水平。紅色或其它顏色深的花卉:注意過分曝光會使花卉損失細節,過分提高飽和度也會使畫面失真。
(2)背景選擇上。作為花卉的背景色,最好是選擇顏色對比鮮明的顏色。比如紅色或者紫色的花卉,最好是以綠色的葉子或者白色的天空等作為背景,相近的顏色作背景稍沒處理好就會和主體花卉相混,反倒突出不了主體。同時背景色最好是不要太多,否則顯得雜亂,不夠干凈。
溫馨小提醒:
春季雖然繁花似錦,但始終是一個潮濕多雨的季節。所以,出外賞花時不僅要看天氣,還要留意空氣濕度和紫外線強度等細節。應穿上長袖衣褲,盡可能減少皮膚外露。踏青歸來時,一定要先清掃掉衣服上的塵土再進屋,然后洗澡換衣服。
初春的太陽也很猛烈,久不見陽光的皮膚受到較強日曬后,容易誘發日光性皮炎,表現為面、頸、前臂、手背等部位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皮疹。有家族發病史的人需要特別小心,最好搽上防曬霜。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70226/106932.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