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地中海貧血想必大家應該是有聽說過的,都是知道它是一種異常性的疾病,那么就地中海貧血能治愈嗎這個問題大家是否知道呢,地中海貧血癥狀是什么呢,β重型地中海貧血如何治療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β重型地中海貧血吧。

  β重型地中海貧血是什么病

  β重型地中海貧血(簡稱β地貧)是臨床上常見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世界人口約1.5%的攜帶本病病因(即約8000萬-9000萬人),每年至少有20萬的純合子或雙重雜合子基因型β地貧的新生兒出生。

β重型地中海貧血(簡稱β地貧)是臨床上常見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

  20世紀80年代,我國20省、市、自治區60萬人血紅蛋白病調查結果顯示:13地貧的患病率約為0.67%.廣東、廣西、福建、湖南、云南、貴州、四川、香港、澳門等地區高發,患病率約為2%.規范性的終身輸血和去鐵治療是重型13地貧的關鍵性治療措施。患兒不治療,多于5歲前死亡。若嬰幼兒期開始接受正規的高量輸血和去鐵治療,患兒可無明顯臨床特征,發育亦可基本正常。但由于基層臨床醫師和患兒家長對本病認識不足;以及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許多患兒未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正規的輸血、去鐵治療。規范診療方案對提高臨床診療水平、延長患兒壽命以及改善生存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β重型地中海貧血的癥狀

  重型β-地中海貧血患兒在最早3個月時就可以出現貧血癥狀,呈現慢性進行性貧血,面色蒼白,懶言少動,肝脾腫大,常有輕度黃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益明顯。1歲以后逐漸出現頭顱變大,額部隆起,顴骨高,鼻梁塌陷,兩眼距增寬的特殊地中海貧血面容。患兒常常患“感冒”和肺炎,生長發育較同齡兒落后。由于患兒體內鐵過多,鐵的沉積可導致患兒逐漸出現心臟、肝臟、胰腺、腦垂體等器官的損害,如不予治療,患兒常于5歲前死于嚴重的心臟病和感染。

  在重型β地中海貧血,骨骼的X線檢查顯示具有慢性骨髓過度活動的特點。顱骨和長骨的皮質層變薄,骨髓腔變寬。顱骨板障空間明顯,板障小梁有"太陽射線"狀的放射線紋。長骨中可能出現骨質疏松區域。錐體和顱骨可能呈顆粒或磨砂玻璃狀表現。指(趾)骨喪失正常形態,而呈矩形甚至于兩面凸出。

  該病主要的臨床癥狀有三種類型,分為輕型、中間型和重型。那么對于地中海貧血的治療又應該怎樣做呢?

  1、輕型的地中海貧血

  輕型的地中海貧血不需要特殊的治療,但是在生活中需要注意飲食以及休息的健康。

  2、紅細胞輸注

  中間型和重型的的患者目前使用較多的方法還是輸血和去鐵治療。少量輸注紅細胞法僅適用于中間型α和β地貧,不建議用于重型β地貧。

中間型和重型的的患者目前使用較多的方法還是輸血和去鐵治療

  對于重型β地貧應從早期開始給予中、高量輸血,以使患兒生長發育接近正常和防止骨骼病變。

  具體的方法為

  先反復輸注濃縮紅細胞,使患兒血紅蛋白含量達120~150g/L;然后每隔2~4周輸注濃縮紅細胞10~15ml/kg,使血紅蛋白含量維持在90~105g/L以上。但本法容易導致含鐵血黃素沉著癥,故應同時給予鐵鰲合劑治療。

  3、脾切除

  脾切除對血紅蛋白H病和中間型β地貧的療效相對較好,對重型β地貧效果則有點差。脾切除可致免疫功能減弱,應在5~6歲以后施行并嚴格掌握適應證。

  4、造血干細胞移植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能根治重型β地貧的方法。如有HLA相配的造血干細胞供者,應作為治療重型β地貧的首選方法。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能根治重型β地貧的方法

  5、鐵螯合劑

  常用去鐵胺,可以增加鐵從尿液和糞便排出,但不能阻止胃腸道對鐵的吸收。去鐵胺,每晚1次連續皮下注射12小時,或加入等滲葡萄糖液中靜滴8~12小時;

  每周5~7天,長期應用。也可以加入紅細胞懸液中緩慢輸注。去鐵胺副作用不大,但是偶爾還是會發生輕微過敏反應,長期使角偶可致白內障和長骨發育障礙,劑量過大可引起視力和聽覺減退。維生素C與螯合劑聯合應用可加強去鐵胺從尿中排鐵的作用。

  β重型地中海貧血該如何治療

  對于β重型地中海貧血的最好治療方案是盡快進行骨髓移植手術。重型β地貧應從早期開始給予中、高量輸血,以使患兒生長發育接近正常和防止骨骼病變。先反復輸注濃縮紅細胞,使患兒血紅蛋白含量達120~150g/L;然后每隔2~4周輸注濃縮紅細胞10~15ml/kg,使血紅蛋白含量維持在90~105g/L以上。但本法容易導致含鐵血黃素沉著癥,故應同時給予鐵螯合劑治療。鐵螯合劑常用去鐵胺,可以增加鐵從尿液和糞便排出,但不能阻止胃腸道對鐵的吸收,通常在規則輸注紅細胞1年或10~20單位后進行。

  β地中海貧血的預防

  積極開展優生優育工作,以減少和控制“地中海貧血”基因的遺傳。

積極開展優生優育工作,以減少和控制“地中海貧血”基因的遺傳

  1.婚前地中海貧血篩查,避免輕型地中海貧血患者聯婚,可明顯降低重型/中間型地貧患者出生的機會。

  2.推廣產前診斷技術,對父母雙方或一方地貧基因攜帶者,孕4個月時,采集胎兒絨毛、羊水細胞或臍血,獲得基因組DNA以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對高危胎兒進行產前診斷,重型/中間型患兒應終止妊娠。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61218/73697.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