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生平經歷了什么
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國的一個猶太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所以他的父親希望馬克思長大后也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律師。
馬克思畫像
馬克思生平經歷了許多事,1836年10月22日馬克思進入了柏林大學繼續學習,但是在學習過程中馬克思發現法學只有在哲學的輔助下才能吃透,馬克思試圖創建一個新的法哲學體系,但是主觀唯心主義的缺點也被馬克思看透,馬克思便利用了三年的時間學習客觀唯心主義,從此馬克思便走上了研究哲學的道路。1841年3月30日馬克思大學畢業并且獲得了哲學博士的學位。馬克思在畢業后想當一名大學教授,但是由于政府打壓自由民主運動所以這個想法不了了之。
馬克思在1843年秋離開了德國來到巴黎直到第二年才回到德國,在巴黎期間馬克思發表了許多文章例如《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等,這些文章的發表標志著社會已經到了以唯物主義、共產黨主義的思想為指導的階段,而且馬克思也認識到了科學世界觀的指導是多么重要。恩格斯和馬克思兩位哲學家第二次見面是在1844年8月底,由于他們的思想非常的相似,所以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馬克思是一個優秀的人,馬克思生平經歷中的朋友也是十分優秀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在1848年3月成立了一個組織并且由馬克思為領導來指導工作。馬克思在1864年9月時創立了一個國際工人協會并且由恩格斯來幫助自己領導工作。但是馬克思生平經歷的晚期他是不幸的,先是妻子去世隨后大女兒也跟隨去世,這一系列事故使馬克思倍受打擊,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與世長辭。
關于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馬克思在早年的求學生涯里就將焦點放在哲學和歷史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性質及體系理論發展的全過程還有我們學習和運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固有的特質,實際上都屬于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馬克思圖片
在經歷了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的革命實踐,結合“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也在不斷地發展和延伸。“實事求是”,“是”立于“實事”之中,“實事”是“求是”的出發點;只有通過“求”,主體才能把握到“是”。前一句話強調的是規律存在于客觀的實際之中,只有立足于“實事”,主體才能把握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就在于“它不是從原則出發,而是從事實出發”;后一句話強調客觀存在著的“實事”,承認“實事”是“求是”的出發點,意味著認識主體必須自覺接受唯物論和辯證法的指導。
另外,“實事”是一個發展著的過程,因此,對這一發展過程所遵循規律進行的探索,也只能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而絕不會在某一點上“止于至善”。從這里來看,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對發展著的“實事”進行探索,并與之一同發展“活”的理論體系。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是”是客觀規律,不是真理在主體思維中的正確反映,只有通過實踐,客觀規律才能上升為真理;另外,“求”是充滿創造性的能動反映過程,也是認識和實踐循環往復的持續過程,不是純粹思維活動。
從以上來看,“實事求是”能夠成為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有其存在的道理和依據的。
千年偉人馬克思介紹
英國廣播公司在1999年利用互聯網對千年偉人進行評選,結果是馬克思位居第一。這個結果曾引起人們廣泛的議論,千年偉人為什么會是馬克思?千年偉人馬克思做出哪些貢獻?而愛因斯坦竟然位居第二,這是值得世人思考的。
馬克思畫像
馬克思出生在德國的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律師,因為從小受家庭的影響所以馬克思對法律哲學方面頗有研究。馬克思上學期間,他多次向報社投投稿并且大力宣傳積極文化。后來馬克思認識了恩格斯,兩人志同道合很快就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密友,馬克思與恩格斯共同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后來馬克思又發表了一些理論,這些著作對后來人們的革命思想起了很大的引導作用。
馬克思的《資本論》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和智慧,正是這部文獻使得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做出了反抗,并且無產階級在最后成功的打敗了一直壓迫他們的資產階級,《資本論》這部文獻被流傳到全世界。剩余價值理論和歷史唯物主義也是由馬克思提出的,而且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提出的前無古人的全新理論。作為千年偉人馬克思不僅在哲學方面有很高成就,在經濟方面也是杰出的,馬克思開創的經濟學說是當今兩大經濟學說之一。馬克思是一個思想巨人,他發表的一些文獻至今還影響著人們,千年偉人馬克思值得人們的尊敬與緬懷。
1 2 下一頁 在本頁閱讀全文
←支持左右鍵盤翻頁→
關鍵字:馬克思 責任編輯:maolejia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什么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立足于對馬克思主義的整體研究,與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結合在一起,體現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與運用。它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原理,研究方向主要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體系等。
馬克思畫像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與實踐觀之間相互滲透的一個理論體系。它有三個主要核心論述點,它們分別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馬克思主義實踐觀以及馬克思主義價值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闡述馬克思基本原理的物質觀與辯證法,歷史觀之間的辯證統一。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事實就是的辯證觀點,體現人的主觀能動性與目的性之間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以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為政治立場,科學共產主義是它的價值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在新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它系統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科學闡述了中國發展的戰略,發展的動力等重大問題,這一切都貫穿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其立場、觀點與方法的理論上的表現形式,是無產階級與解放道路上的指南針,確立建設共產主義的偉大目標,并且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不斷給予正確的指導思路。
馬克思是怎么死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19世紀初期,世界誕生了一位偉人,這位偉人首次提出了社會主義,并完成了《共產黨宣言》的撰寫,他是全世界范圍內的無產階級精神領袖,當代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者,這個人就是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公元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與世長辭,他的去世令無數人為之悲傷不已,那么馬克思是怎么死的?他的死因是什么?
馬克思雕像
堅持了奮斗了六十五年的馬克思最終因心臟疾病而永遠停止了心跳,整個發病過程只有短短的兩分鐘時間,可以說馬克思臨死前并未感受到很大的痛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馬克思死于疾病呢?
第一、貧困的生活是奪取馬克思生命的首要原因。由于馬克思發表的種種觀念被各國政府禁止,所以他先后被德國、法國等國家驅逐出境,在世界各國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由此他的經濟狀況是令人堪憂的,大量的債務常常壓得馬克思透不過氣,這些使得他長期處于饑餓的狀態。
第二、不良的生活習慣致使馬克思的身體早衰,對于創作的人來說,靈感是極其重要的,抽煙這個壞習慣便是由此養成,生活的壓力無法令馬克思集中精神進行創作,唯有香煙可以給予他寧靜,生活的貧困使得馬克思出外打工,那么大量的創作就只能在深夜進行,為此馬克思常常通宵達旦的進行寫作,許多不良習慣使馬克思很早就患上了肺炎、肝炎等多種疾病。
第三、妻子、女兒的相繼離世給馬克思帶來了沉重的心靈打擊,那種悲傷不斷地折磨著他的精神。
為什么西方國家反對馬克思
為什么西方反對馬克思?這主要決定于馬克思主義思想在全世界的實踐情況。馬克思主義思想在全世界具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它的實踐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西方。
馬克思畫像
十八世紀以后,西方的工業革命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這時候許多新思想應運而生。馬克思主義思想就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但是一種新的思想的誕生并不代表所有國家都能夠適應。十九世紀二十年代,讓人望而生畏的經濟危機與戰亂逐漸讓西方工人階級產生覺醒的意識。西方各地逐漸掀起來大量工人階級解放運動。隨著二戰的結束,西方的經濟空前發展,馬克思所預想的階級矛盾并沒有發生,取而代之的是中產階級的大量出現,于是西方政府也開始注重社會貧富差距問題,工人階級力量漸漸消失。
西方為什么反對馬克思主義的另一個原因是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一個整體在西方世界失敗了。中西方的歷史發展狀況不一樣,思維土壤也是不一樣的。許多國家效仿西方國家的西方民主制度,結果往往不盡人意。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國家在全世界范圍內僅僅只有中國,越南等少數國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中國取得的發展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其他幾個國家都在積極模仿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并且實行積極的改革政策。
上一頁 1 2 在本頁閱讀全文
←支持左右鍵盤翻頁→
關鍵字:馬克思 責任編輯:maolejia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109/44211.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