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諸葛亮神數是怎樣計算的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著名的丞相,軍事家、政治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從初出茅廬到出師請纓,諸葛亮在大家心目中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諸葛亮像

諸葛亮像

不僅是軍事上的運籌帷幄、神機妙算,還是政治上的得心應手,還是發明上的“木牛流馬”、“連弓強弩”等等,諸葛亮向我們展現的都是其高超的計謀與策略以及深謀遠慮。除此之外,諸葛亮對我們大家的影響更是涉及到很多面,比如說,接下來提到的起名字——也就是傳說中的諸葛亮武侯巧連神數。

我們知道,在書中,諸葛亮是十四神數,用現在的話來說,也就是這樣——首先姓名是三個字,先計算(姓氏的筆畫數乘以100再加上第二位筆畫數乘以十最后加上末尾筆畫數)得出來的數除以二百一十五,除得的余數也就是在諸葛亮神數中的代號。

但其實來說,隨著我們現代的生活的改變,這些東西并不是特別的準確的,反而有些迷信,八卦,因為,對于大多數的現代人來說,我們平常生活中使用的都是簡體字,而針對于剛才的測筆畫來說,更加適用于以前的繁體字。關于諸葛亮武侯連神數,還有很多專門的課數,也就是可以根據之前所用的筆畫數查找的相應的課數。

諸葛亮在大多數人眼中還是智慧的象征,所以很多時候大家都是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這其實也是諸葛亮的成功之處,對后世之人也有很多影響。

諸葛亮誡子書介紹

諸葛亮一生輔佐劉備,東征西伐,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忙于政務,疏于管教自己的兒子。因此在生命垂危的時候,諸葛亮寫了一封家書——誡子書,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堅持高潔的志向,勤勤懇懇,修身立志。

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劇照

誡子書開篇就說要讓自己的兒子如何堅守自己的志向,保持良好的品行。要保持良好的品行,就需要好好學習,學習知識,學習如何堅持自己的志向。只有通過不斷的堅持學習,才能夠學業有成。少年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學習,不然當年華逝去,還住在小房子里面的時候,后悔也就來不及了。

縱觀誡子書全文,通篇不過二百字。但是父親對于兒子的拳拳之心,盡顯于紙面。諸葛亮的誡子書,完完全全是建立在功利主義的思想上的。這并不能苛求諸葛亮,因為作為一位父親,誰人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身居高位,夜居大房高屋呢。因此在誡子書中,再也沒有那種通篇豪言壯語的氣魄,再也沒有山河破碎的悲哀,只剩下一個父親對于自己兒子最真切的愛。

在現代,很多父親應該學習誡子書。因為通過誡子書,不但能夠讓自己成長,而且還能夠學會子女問題上的采取的立場。很多父母看待自己的子女就是一項投資,所以對自己子女寄予過高的期望,當子女不符合自己預期的時候,就呼天號地,痛苦至極,這是非常不對的。

諸葛亮的扇子有何特色

在影視劇中,諸葛亮一出現,總是穿著一身八卦衣,頭頂綸巾手搖羽扇,看起來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諸葛亮本來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怎么會總是手搖羽扇,一副道家模樣呢?

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劇照

話說諸葛亮在很小的時候,父母都去世了,因此跟著自己的叔叔諸葛玄生活。諸葛玄平日里非常的繁忙,沒有時間來照料諸葛亮。因此諸葛亮每天大部分時間除了吃喝睡就是讀書,以文會友。在成年之后,諸葛玄也掛掉了,所以諸葛亮就拿著諸葛玄留下來的財產在南陽買了一大塊土地,將這些土地租給了當地的農民,自己在年末收租,以此作為自己的生活來源。雖然生活不太富足,但是每日和朋友們一起讀書,商討家國大事,品評天下豪杰,實在是過得非常瀟灑。

有一天晚上諸葛亮夢見天上的一位神仙對他說:“你本來也是天上的仙家,后來犯了戒,就被貶下凡間。你只有幫助劉備登基做了皇帝,死后才能夠重回仙家班列,為助你早脫此劫,我今日送你一把羽扇,希望在你有難的時候祝你一臂之力”。大早上諸葛亮一醒來,書童就報告說:“山下農人送來一把扇子,說是前幾天獵了一只白鵝,用白鵝的羽毛做的”。諸葛亮感到非常的奇怪,就拿起扇子放在書桌,并沒有完全在意。

一天,諸葛亮在看書的時候遇到了難處,有些搞不懂,思考了很長時間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在煩悶中,諸葛亮隨手拿起羽扇扇了起來,隨著不斷的扇動扇子,諸葛亮人也不煩躁了,問題也很快就解決了。慢慢的,手搖羽扇就變成了諸葛亮一生的習慣。

 1 2 下一頁 在本頁閱讀全文

←支持左右鍵盤翻頁→

關鍵字:諸葛亮 責任編輯:zhangli

贊美諸葛亮的詩句賞析

談及諸葛亮,中國人是沒有不知道的,尤其值得一說的是還有許多文人騷客寫下很多精彩絕倫的詩句篇幅,來贊美諸葛亮。

《三國》諸葛亮劇照

《三國》諸葛亮劇照

首先詩圣杜甫有一首描寫諸葛亮的:“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首詩在前兩句描繪了諸葛亮的共鳴,后兩句描寫了諸葛亮兵敗東吳,造成千古遺恨。可以說,這首詩概括了諸葛亮一生。同時,這首詩也講述了當時三國的格局,諸葛亮所在的蜀國再也不能有所作為,只能休養生息,以待天時。就像杜甫的另一首詩寫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首詩,更是把諸葛亮一生完整的展現出來,首先是“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表明了諸葛亮為蜀國立下的不世之功。

還有比較經典的幾首關于贊美諸葛亮的詩句、對聯。“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短短的十個字,將諸葛亮主要的功績展現無遺,也將諸葛亮的地位在潛意識里提高的很高,可見諸葛亮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還是挺重要的。另外,這十個字當中有提到“兩表”主要是諸葛亮入川后為蜀漢大業所做的前、后《出師表》;“一對”則是指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時所寫的“三分天下”的《隆中對》。

現代人也有很多人贊美諸葛亮,比如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是閔益獻給諸葛亮研討會的。可見諸葛亮對后世的影響是多么深遠。

后人對諸葛亮的評價如何

諸葛亮是一個舉世罕見的全才,對當時的政治、軍事、科學發展均有突出貢獻,不僅如此,琴棋書畫更是樣樣精通。正所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諸葛亮畫像

諸葛亮畫像

如此出色的一個人,不出師卻也能了然天下事。如此大才之人,得之便可得天下。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師后,更是將其本身的才華發揮的淋漓盡致。

有人說他選錯了主,終其一生殫精竭慮也只是偏于一隅,這樣的一世才子定然有更大的抱負,卻也沒有完成。

也有人說他選對了主,也只有劉備可以給他這樣的發展空間。才子么,在性格上肯定有一些怪癖,也只有劉備這樣的主才能配合得了諸葛亮的缺。有一定文治武功的孫權和曹操根本就不可能容得下諸葛亮。

魯迅先生說孔明之智近乎妖,確也不是夸談。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孔明一生太亮,所照之處寸草不生。表現最突出的就是他死后,蜀國人才凋零。你一個丞相什么事情都做了,還做的那么完美,下面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發展呀。本來有點才華的,另謀高就了。沒有才華練一練也能用的,都沒有練手的機會。當然蜀國后來人才凋零,這中間肯定是當時歷史環境的影響。

五十四歲死于五丈原,想來也是活活累死的。死了都不敢發喪,可見諸葛亮對司馬懿等人的威懾力,所謂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現如今,南陽諸葛廬以及安徽的諸葛八卦村每日人來人往,均是后人對其傳奇一生的敬仰。

諸葛亮兒女都有誰

諸葛亮身為諸葛家族對后人影響最深的一個人,可以說,諸葛亮代表了一代忠義、智慧與謀略。同時,諸葛亮也能以自身來影響自己的后人。

諸葛亮與《誡子書》

諸葛亮與《誡子書》

諸葛亮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首先是諸葛喬,是諸葛亮的養子,原本是諸葛亮哥哥諸葛瑾的次子,后來在諸葛瑾死去之后,諸葛亮收養了諸葛喬,成為諸葛亮的兒子。諸葛喬也是為上進的優秀人才,最高的時候,官至翊武將軍,但是最后也是英年早逝。其次是諸葛瞻,諸葛瞻是諸葛亮的長子,也是相對來說比較優秀的人才,曾經擔任了將軍,校尉,侍中,尚書等要職。最后也是死在戰場之上——在魏滅蜀國的涪城戰役中戰死。諸葛懷是諸葛亮最小的兒子,諸葛懷更多的繼承了諸葛亮在政治上的優秀,曾大受晉王重用,但是諸葛懷也繼承了諸葛亮“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精神。最后,請求隱居,生活也是滿美好的。諸葛亮的女兒是諸葛果。

諸葛亮在文學上還有一重要的貢獻,便是《誡子書》,《誡子書》主要是寫給家里晚輩的家書,教導孩子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最經典的一句便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教導孩子要能夠置身事外,踏實下來,努力學習。還有比較經典的便是:“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這一句更是向孩子表達了學習的重要性以及擁有夢想,志氣也是成功的前提。

上一頁 1 2 在本頁閱讀全文

←支持左右鍵盤翻頁→

關鍵字:諸葛亮 責任編輯:zhangli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lishi/20161109/44094.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