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國際物種探索學會發布了2009年度最奇特的8種新物種,這些由科學家發現的新物種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和生物學意義,其中包括:身體只有豌豆大小的微型海馬、曲殼蝸牛、開花即結束生命的棕櫚、世界最長的昆蟲等。

1.曲殼蝸牛

 

曲殼蝸牛

 

曲殼蝸牛的學名是“Opisthostoma vermiculum”,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蝸牛,其原因在于它的外殼旋轉方向。多數蝸牛殼都是緊密吸附在肉體上,通常只有一個螺旋狀的殼體,殼體的旋轉軸也不會超過3個。

然而最近發現的曲殼蝸牛卻與眾不同,這一新物種腹足綱軟體動物的殼體擁有4個旋轉軸,這是腹足綱軟體動物中殼體旋轉軸最多的物種。據稱,這種蝸牛只能生存于馬來西亞獨特的石灰巖地形。

2.豌豆大小的微型海馬

 

豌豆大小的微型海馬

 

如圖所示,這是印尼海域發現的微型海馬,它的學名是“Hippocampus satomiae”,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海馬,體長大約為11.5毫米。它發現于加里曼丹海域的德拉旺島,該海域屬于印尼婆羅洲。

3.“自我毀滅”棕櫚

 

“自我毀滅”棕櫚

 

科學家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一種棕櫚新物種,通常稱它為“塔希娜棕櫚”,其學名為“Tahina spectabilis”,它與其他棕櫚不同的是當它開花結果時正是死亡之時。

這種巨大的棕櫚可以開出大量的花,多數棕櫚一直處于開花狀態,但是這一新物種卻只能開一次——在生命結束的時候。當結出果實時,棕櫚樹便死亡倒塌。據悉,馬達加斯加島上塔希娜棕櫚只生長在阿那拉拉瓦區,現只發現100多棵。

4.深藍色鰓魚

 

深藍色鰓魚

 

這種深藍色鰓魚的學名為“Chromis abyssus”,科學家是在帕勞群島的安馬里斯島海域發現這種小魚的,它們的體色呈深藍色,主要生活在深海珊瑚礁中,這一新物種的發現讓科學家意識到當前對深海珊瑚礁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了解甚少。

5.體型像木條的竹節蟲

 

體型像木條的竹節蟲

 

這種最新發現的竹節蟲學名為“Phobaeticus chani”,是當前世界上最長的竹節蟲。它的身體長度為35.6厘米,它的四肢和觸角完全伸展狀態下,體長可達到56.7厘米。

這種竹節蟲發現于馬來西亞婆羅洲的Ulu Moyog地區。

6.艾登堡母魚

 

艾登堡母魚

 

艾登堡母魚的學名為“Materpiscis attenboroughi”,是迄今發現最早的胎生遠古脊椎動物。這一遠古物種化石非常罕見,顯示出3.8億年前泥盆紀時期一只艾登堡母魚體內還存在著未出生的胚胎幼魚,它具有明顯的胎盆結構。據悉,這一骨骼化石發現于澳大利亞西部的菲茨羅伊渡口。

7.無咖啡因的咖啡植物

 

無咖啡因的咖啡植物

 

科學家在非洲喀麥隆發現一種無咖啡因植物,它的學名叫做“Coffea charrieriana”,這是非洲中部發現的第一種無咖啡因咖啡植物,雖然類似的植物發現在其他地區。據悉,喀麥隆是一個擁有多種咖啡植物的地區,這一新植物將用于培育天然脫咖啡因的咖啡豆。

8.噴發劑細菌

 

噴發劑細菌

 

這是科學家發現的一種新物種細菌,其學名叫做“Microbacterium hatanonis”,它能夠適應于其他的生命體無法生存的極端環境中,科學家發現這種細菌竟能存在于噴發劑之中。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qiwen/20161029/17993.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