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拋開憤怒情緒與戰略層面的分析,今天的小文,將以韓國未來已經成功部署薩德系統為假設,從技術層面,來分析一下我們可能采取的具體應對措施,長文慎入——沒時間細看的,請直接跳到最后,看最后一部分——那是本文最給力的建議 。 。


本文目錄:

一、十五年磨一劍,臺灣島部署鋪路爪。
二、剛建成即變瞎,電子戰利器落惠安。
三、南朝鮮部薩德,舊戲碼重裝威脅新。
四、三步曲步步緊,全天候施放干擾波。


一、十五年磨一劍,臺灣島部署鋪路爪。


上個世紀90年代末,在那一場著名的 “ 96 ” 臺海危機之后,出于對中國大陸進一步監視與遏制的需求,以及島內自身的安全恐懼,在美國和中國臺灣島內相關勢力的推動下,臺灣開始謀求部署 “ 鋪路爪 ” 大型遠程預警雷達。



“ 鋪路爪 ”  ( Pave Paws ) 雷達——美國軍方代號 AN / FPS-115,是美國戰略預警的 “ 大殺器 ” ,研制于上個世紀70年代,是美國為應對蘇聯洲際導彈威脅而研制的遠程預警系統的關鍵設備之一。


這部雷達性能極為優異,其探測距離非常之遠,即使放在今天也不算落后。鋪路爪雷達采用雙面陣天線,所有設備安裝在一座32米高的多層建筑物內,工作頻率420 ~ 450兆赫,探測距離一般為4800公里;對高彈道、雷達截面為10平方米的潛射彈道導彈的探測距離可達5550公里。


該雷達的峰值功率為582.4千瓦,平均功率145千瓦,兩個圓形天線陣面彼此成60度角,每個陣面后傾20度,直徑約30米,由2000個陣元組成。掃描一次所需的時間為6秒鐘,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可達450 小時。


下圖顯示了部署在中國臺灣的該型雷達,理論上能探測的范圍。



從圖中可以看到,中國大陸包括內蒙、新疆在內的全境,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南部、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乃至南亞大部分和大部分東南亞地區,全都在其覆蓋范圍之內。


事實上,這部雷達對中國安全的威脅,要遠大于韓國準備部署的薩德系統。它的探測能力和精度,如果按照臺灣媒體所吹噓的那樣——可以發現3000公里以外飛行的一個高爾夫球。


美國目前在全世界也只部署了7部這樣的雷達,因此,這一相對比較先進的雷達裝備,從臺灣提出采購,到美國同意和最終建設完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1998年,臺灣正式向美國提出采購要求,美國當時沒有答應。1999年,臺灣在每年4月舉行的美臺軍售會議上再次提出要求,美國仍以尚待評估回絕。

2000年4月,臺灣當局一再強調購買意愿,于是美國原則上同意售臺此型雷達系統。2002年2月,美國正式同意向臺灣出售“鋪路爪”遠程預警雷達。

2007年,位于臺灣樂山的鋪路爪雷達正式開工建設,其間,美方多次漲價,使得整個系統耗資共約達14億美元。

2011年11月,臺軍宣布 “ 鋪路爪 ” 順利通過全套系統的初步測試。2012年,所有陣地設施建設項目及整套雷達系統全面整合終于完成。2013年2月1日,臺軍高調舉行遠程預警雷達成軍典禮。


從1998年臺灣提出采購要求,到2013年成軍,期間共歷經15年,真可稱為 “ 十五年磨一劍 ” 。


2012年12月12日,朝鮮發射導彈,臺灣表示新建立的鋪路爪雷達成功捕捉到導彈發射路徑,并全程跟蹤軌跡,比日本的偵測早了2分鐘,并通過數據鏈共享給美日情報系統。


可以說,我國境內發射的導彈,全部在該雷達的覆蓋和迅速監視之下,不論是探測距離,還是反應時間,都比韓國薩德系統要大得多。


可能有些讀者親們就奇怪了,這么長的建設時間里,似乎沒聽說我們當時有什么激烈的反應和反制措施啊 ? ? ?


這里面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當時我們的確綜合國力不足,從國家戰略的層面上看,還不足以持公開強硬的反對態度;二是我們在軍事上已經同步在做足夠的應對準備。


二、剛建成即變瞎,電子戰利器落惠安。


2014年6月,距離臺灣樂山 “ 鋪路爪 ” 正式成軍約1年時間,英國 《 簡氏防務周刊 》報道——臺灣 “ 鋪路爪 ” 雷達被大陸弄成了瞎子


因為就在中國大陸福建省惠安縣,建成了一個大型設施,如下圖 ( 來自簡氏 ):



按照簡氏的標注,該圖中為 “ 惠安縣電子戰設施 ” 。


與臺灣樂山的鋪路爪雷達相同,這部雷達也安裝在一座山頂上,同樣是一個十分巨大的相控陣雷達,其體積也與 “ 鋪路爪 ” 相當。


該雷達設施位于臺灣鋪路爪雷達的西北方向,距離約240公里。據簡氏分析,該部雷達很可能在2008年前就開始建造  ( 臺灣的鋪路爪是2007年開始建造 ) ,


雷達采用固定式天線,大約瞄準方位角144度方向,估計其能夠覆蓋正負60度的方位角,理論上,該部雷達不但可以監視整個臺灣海峽空域,還可以向南覆蓋南中國海。



事實上,來自簡氏和網絡上后續的軍事評論文章表明,該干擾設備僅僅是整個裝備的一小部分——事實上集成了干擾與探測裝置——其作用不僅僅是用來干擾臺灣的鋪路爪,而且還兼具強大的探測功能。


從技術上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畢竟鋪路爪是上個世紀70年代的裝備,在中國大陸的新一代相控陣雷達裝備面前,各項技術指標明顯落后,臺灣樂山的鋪路爪雷達,相對于福建惠安的電子戰設施而言,是處于 “ 干挨揍,還不上手 ” 的境地。


為何如此說呢?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是功率足夠大。大陸新型雷達干擾裝置的功率更大,從能量方面完全壓制住了臺灣樂山鋪路爪雷達。二是信號處理能力足夠強。鋪路爪的信號處理能力與大陸新型雷達相比,差距實在比較大,根本無法靠頻率變換等信號處理技術擺脫干擾;是距離足夠近。大陸福建的新型雷達,距離 “ 鋪路爪 ” 僅有240公里,對于這種大功率的大型雷達而言,簡直就相當于是 “ 臉貼臉 ” 式的發射干擾信號。四是體積龐大固定。如前所述,臺灣鋪路爪雷達位于山頂32層樓高的建筑之內,既無法移動,也無從躲避。


綜合上面四個原因,從技術上,臺灣鋪路爪雷達根本無法擺脫大陸雷達的追蹤干擾,陷于 “ 打又打不過、躲也躲不了、逃又沒處逃 ” 的悲慘境地。


簡氏后續報道稱:“ 據美國消息源,美國海軍的航母編隊在大陸該部雷達覆蓋范圍內活動時,都不得不關閉宙斯盾雷達,以免循跡而至的干擾。” ——當然,時至今日,美軍航母編隊已經再也不敢來穿越臺灣海峽了。

另外,一名臺灣的資深政治消息源向簡氏防務周刊確認,大陸的雷達已經 “ 干擾了 ” 鋪路爪雷達。


如果用我們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話說,就是——臺灣十五年磨的這把劍,剛出鞘不久,就被斬斷了,就被斬斷了,被斬斷了——那可是14億美元啊,筆者寫著都覺得好心疼 。 。


三、南朝鮮部薩德,舊戲碼重裝威脅新。


從1998年臺灣籌謀部署鋪路爪算起,15年后,從2013年開始,隨著臺灣樂山鋪路爪的建成和不久即被廢,南朝鮮在美國的指使下,又開始把這一套舊戲碼進行重裝翻拍,再次準備上演于中國的周邊。


但這次的重裝更新還是很有效果的,至少,比起鋪路爪,薩德系統要先進很多。


所謂薩德系統,全稱為 “ 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 (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 ”,其縮寫為THAAD,所以漢語的音譯為薩德。


薩德系統的先進技術特性主要有以下六點:一是攔截距離遠 ( 最大攔截距離200千米以上 ),防護區域大;二是攔截高度高 ( 最大攔截高度150千米 ),可在大氣層內、外防御中近程彈道導彈;三是攔截速度快,最大飛行速度 2.8千米 / 秒,且未來可進一步提高;四是機動能力強;五是聯合作戰能力強,可與其他防空反導系統聯合作戰;六是真假目標識別能力強,攔截精度較高。


但其實該系統的上述反導攔截功能,對我國的威脅并不大。


這是因為:前面已經說過,薩德系統的全稱是 “ 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 ” ,這里面 “ 末段 ” 的含義是指彈道導彈從大氣層外重返大氣層,準備進入下降攻擊的這一段。請看下圖:




而從中國本土發射的彈道導彈,當飛到韓國薩德系統的水平攔截范圍內時,導彈的垂直距離 ( 飛行高度 ),全部遠遠高于薩德系統的攔截高度;換句話說,我們的彈道導彈全在助推段或者是中段,而并非在末段,薩德根本攔不了


其實,薩德系統對中國最大安全威脅還是來自于其預警雷達


薩德系統的標配雷達型號為AN/TPY-2 ,是一種X波段固體有源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強的陸基機動反導探測雷達之一


這一雷達對典型彈道導彈彈頭的最大探測距離可遠至1200公里,采用模塊化設計,有很強的地面機動性,可采用艦船、火車或拖車進行點對點運輸,還可根據作戰需要,由C-5或C-17運輸機空運至指定地點。


那么薩德系統的雷達,為什么是對我們更大的威脅呢???


這是因為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點,整合東亞反導系統,大幅提升日本、韓國以及最終美國自身的預警探測能力。


通過部署在韓國的TPY-2雷達,可以把韓國和日本的反導系統互聯,用韓國雷達獲取的情報共享給日本——前段時間韓日簽署了情報共享協議就是系統互聯的準備——當然,韓日情報共享不僅僅為反導系統服務。以后朝鮮發射的導彈,日本和美國就可以更早獲取相關信息,如果中國從東北發射東風系列導彈,也可以由韓國的雷達系統進行監測。



第二點,監測中國彈道導彈發射過程,獲取相關數據,試圖抵銷中國的戰略核威懾能力。


下圖是薩德雷達的探測范圍,關鍵是:一旦部署,以后還可以隨時升級,圖中的探測范圍還可以進一步擴大。



韓國TPY-2雷達可以監測中國戰略導彈 ( 特別是潛射導彈 ) 的發射試驗,從上圖可以看出——我們通常在渤海發射,向西落于新疆羅布泊附近——這可以幫助美國采集捕獲中國彈道導彈彈頭的雷達特征數據,有利于提高美國反導系統的目標識別能力。


第三點,提升軍事戰略整體威懾能力,落實美國的第三次抵銷戰略,以抵銷中國在東海、臺灣甚至未來南海的 “ 區域拒止和反介入能力 ” 。


這是更加布局長遠的關鍵一點,為了應對中國東風21D、東風26系列武器裝備所構成的區域拒止和反介入能力——該能力能夠大幅提升對美國海軍的威懾,將其從中國近岸推離至第二島鏈甚至更遠。


為應對中國的這一軍事戰略,美軍提出了第三次 “ 抵銷戰略 ”。如果通過薩德系統的雷達和情報系統,先聯結韓日,再鉤連中國臺灣和東南亞國家 ( 東南亞國家正被中國釜底抽薪,雙方還在爭奪中 ) , 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 “ 情報偵察監視系統抵近中國大陸、大幅提升美國遠距離的探測與目標跟蹤引導能力 ” ,如果再配合美軍大力推進的艦載和陸基的無人機打擊群,就有可能繼續實現對中國的 “ 防區外打擊 ” ——即美軍航母編隊停留在中國的防區之外,實現 “ 我手長打得到你、你手短夠不著我 ” 的能力。




四、三步曲步步緊,全天候施放干擾波。


在互聯網上,有很多人從軍事角度,提出了針對韓國的反制措施,包括羅援將軍,也提出了十條措施。比如:在我國境內部署反輻射導彈,或者在薩德當面部署更多其他類型導彈,或者幫助北朝鮮部署遠程火箭炮之類。


但是,筆者覺得這些建議都屬于 “ 引而不發 ” 型,太被動、太保守、太不可控,基本上不會有什么效果。


其實,回顧第三部分所分析的 “ 三點威脅 ” ,搞清楚美國人的目的,就可以知道,上述的做法基本上全是無用的,甚至是正中敵人下懷的——比如,多部署各類導彈,難道是為了給敵人多設置一些探測目標方便其探測嗎?顯然不可行。


筆者的建議是:我們采取的軍事反制措施,既要有壓迫性,又要可操作,還要控制成本,具備長期工作的性質。


第一,參照當年壓制我國臺灣樂山鋪路爪雷達的類似方法,在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等我國領土上,建設大功率的干擾雷達。


可以參考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山東半島提出的地方,離薩德約500公里,遼東半島伸出的地方 ( 如丹東市 ) ,離薩德部署地的距離也大約是500公里。


如果我們在這些地方建設一些大功率的干擾與探測雷達——類似前文所說福建惠安縣的那種裝備,就有可能實現對薩德雷達的全天候干擾壓制,同時還可以實現對朝鮮半島甚至整個東北亞地區的探測全覆蓋。


第二、在中國專屬經濟區建設大型的海上固定或半固定式平臺,搭載大功率干擾雷達設備,這種設備與韓國的距離可以更近,干擾和壓制效果會更好。



第三、不能輕用、但是最狠最有效的一招——填島大法——我們去填蘇巖礁、虎皮礁和鴨礁 ! ! !


請看這三礁的地圖:



嘿嘿,如果我們把這三個填了占了,其意義就如同南海填了黃巖島。


所以我們也可以學習黃巖島的做法,先實際控制,如果韓國堅持部署薩德,我們就把它們——填了 ! ! !


到那個時候,嘿嘿,韓國部署薩德又有何用呢?就如同臺灣的鋪路爪,只有被廢的命 !  !  !


敢不敢出這招,就考驗我們的戰略智慧和勇氣了,真心希望我們能夠抓住最恰當的時機,勇敢地走出這一步 ! ! !


歡迎點贊和留言。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303/109745.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