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紅糖是指帶蜜的甘蔗成品糖,一般是甘蔗經榨汁,通過簡易處理,經濃縮形成的帶蜜糖。紅糖按結晶顆粒不同,分為赤砂糖、紅糖粉、碗糖等,因沒有經過高度精練,它們幾乎保留了蔗汁中的全部成分,除了具備糖的功能外,還含有甘蔗中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鐵、鋅、錳、鉻等,營養成分比白砂糖高很多。紅糖適合老人(特別是年老體弱者)、大病初愈之人、月經不調者或產婦吃。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暖胃散寒、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下面介紹幾種紅糖治病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暖胃散寒、緩中止痛

  1、姜糖蘇葉飲(《本草匯言》)

  生姜6g,紫蘇葉3g,紅糖適量,沸水適量。生姜切絲,蘇葉捻碎和紅糖放入瓷杯中,以沸水沖泡,溫浸片刻。趁熱頻頻飲用,適合用治風寒感冒,胃寒型嘔逆,泄瀉,腹脹疼痛,以及因吃魚蝦所致的輕微食物中毒癥狀。

  2、風寒感冒

  紫蘇葉10g,生姜10g,紅糖20g,沸水沖泡飲。

  3、胃寒疼痛

  煎飲生姜,加紅糖調勻,有暖胃祛寒作用。

  4、貧血

  黑木耳30g,紅棗30枚,煮熟服食,加紅糖調味。(《家庭食療手冊》)

黑木耳30g,紅棗30枚,煮熟服食,加紅糖調味

  5、潰瘍病

  海蜇、大棗各250g,紅糖250g,濃煎成膏。每日二次,每次一匙。

  6、膈食(下咽困難、胸腹脹痛、吐酸水)

  蠶豆磨粉,紅糖調食。(《指南方》)

  7、脾虛有濕,赤白帶下

  白扁豆用米泔水浸后去皮,加紅糖淮山藥同煮,熟后,日2次,連續服用,或扁豆炒熟為末,每服6g~12g,糯米酒或溫水送服。

  8、紅花酒

  婦女血虛、血瘀性痛經時,取紅花酒10m1,加紅糖適量,兌涼白開水10m1服。

  9、腎虛腰痛

  胡桃仁60g,切細,注以熱酒,另加紅糖調服。(《飲食治療指南》)

  禁忌:糖尿病者忌食。不可多食。

 
 
            來源:三九養生堂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iankang/20170219/103909.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