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長生不老藥,聽上去就是個無比誘人的東西。

有史以來,追求長生的人就不在少數,不分種族和性別。


古埃及人為了延長生命,提出了每月催吐和經常出汗的理論。

古羅馬的人相信,經常與少女、兒童和青年交談能延長老年人的壽命。

中世紀之時,又有人認為用兒童的鮮血來沐浴,或者將兒童的血輸入自己的身體,就可以長生。


傳說中用少女鮮血沐浴的李·克斯特伯爵,也是血腥瑪麗的由來之一


種種為了長生所做的嘗試之中,煉金術幾乎是被用得最多,流傳也最廣的。

在中國也有一種續命煉金術,叫做煉丹,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就曾經為了仙丹靈藥煞費苦心,還派了三千童男童女去尋找蓬萊仙島,求賜金丹。


所謂煉丹,用到的丹即指丹砂或稱硫化汞,是硫與汞(水銀)的無機化合物,呈現紅色。

丹砂化汞,那可是水銀啊,是會導致肝、腦損傷,有劇毒的水銀啊。


沒出什么意外,那些想要依靠服食金丹而獲得悠久的生命的人們終究還是變成了一抔黃土,而且比那些沒吃金丹的人死得早。



可是煉金術,并非一無是處。

在西方,煉金術對化學、醫學的影響尤為明顯。


1620年,范·黑爾蒙特做了著名的柳樹實驗,那棵種在小罐子里的柳樹幼苗,在“只澆水”的情況下重量增長了30多倍。

現在的人們當然都知道,柳樹之所以會長大,是因為光合作用。


但在那個魔法與煉金術還統治著人們思想的時代,范·黑爾蒙特覺得這是“由水生木”,是他給柳樹澆的水變成了柳樹。

他是世界上最后一個煉金術士,同時,也是第一個化學家。


范·黑爾蒙特,比利時化學家,生物學家


17世紀,人們漸漸對煉金術產生了懷疑,這不是在延長生命,而是在自殺。

金丹的夢想破滅了,煉金術士成了傳說,卻一點兒也沒有打消人們對于長生不老的追求。


在現代科學的啟蒙階段,數不清的科學家們企圖用“科學的方式”找到生命的秘密,開啟長生的大門。

就像當初的煉金術一樣,科學家們把自己當成了實驗品,在自己的身上嘗試著各種各樣奇怪的實驗。



這些為了長生而做的實驗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夏爾·愛德華·布朗的實驗了。

時隔百年,那個驚世駭俗的實驗已經鮮有人提起,可是由此衍生出的激素療法,卻成為了現代醫學中不可或缺的治療手段。


布朗一直是一個崇尚實踐出真知的實驗科學家,他曾經把自己的血注射到被砍下了頭顱的尸體中,吃下過霍亂病人的嘔吐物,也為了研究胃的消化功能而吞下連著線的海綿,等海綿充分吸收胃液后再拉出來。


夏爾·愛德華·布朗


大概他上輩子拯救了世界,做了那么多作死的實驗,居然什么事都沒有,順順利利活到了72歲,還成為了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擔任著法蘭西公學院的實驗醫學教授。

法蘭西公學院: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學術機構,也是法國頂級的研究機構。


布朗一生中發表了500多篇學術論文,首次描述了脊髓半切綜合征。

脊髓半切綜合征,脊髓病損等原因引起病損平面以下同側肢體上運動神經元癱,深感覺消失,精細觸覺障礙,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對側肢體痛溫覺消失,雙側觸覺保留的臨床綜合征,主要發生于頸椎。

然而,他所有的這些成就,恐怕都抵不上他在1889年5月15日做的那個實驗。


法國法蘭西公學院


1889年5月15日,星期三,巴黎法蘭西公學院的實驗室。

72歲的布朗像往常一樣在實驗臺前忙活,他身邊的研缽里,擺著兩個剛從一條年輕健壯的雄性狗身上切下來的睪丸。


他將這對睪丸搗碎,加入蒸餾水混勻成漿液,再用紗布過濾。

接著,布朗取出針筒,吸取了一些過濾后的漿液。

他捋起袖子,露出了手肘,看著手上的針筒,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將針筒中的漿液注射到自己左前臂的靜脈中。



布朗是世界上第一批認識到血流里會分泌影響遠處器官的物質(激素)存在的科學家,他也相信:“老年人的衰弱一部分要歸因于睪丸功能的降低”。


在布朗看來,老年人的衰弱與從小就被閹割的宦官表現出的癥狀是相同的,而過度消耗精力的男性也有著如老年人一般的狀態。

結論很明顯:一定是睪丸向血液中釋放了某種物質,使得整個身體煥發出年輕的活力。



縱然煉金術士的年代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布朗仍然相信,人們是可以抵抗衰老的。

而他自己,已經是72歲的老人,已經明顯感受到了歲月帶來的滄桑。


他已經不能再整夜整夜地做實驗,哪怕在白天,他也無法連續工作太久了。

以前晚上頭沾到枕頭就能進入夢鄉,現在入睡的時間卻越來越長。

腸胃也越來越嬌氣,稍微吃得放縱些就腸胃就叫囂著抗議,還要遭受便秘的折磨。



布朗不甘心就這樣被時間打敗,他希望能通過他研制的“神秘藥物”能夠“改變與衰老相關的組織結構,延遲甚至阻止衰老”。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中,他每天都給自己注射一次過濾后的漿液。

在狗睪丸的漿液用盡后,他又使用了豚鼠的睪丸漿液進行注射。


夏爾·愛德華·布朗


通過注射動物睪丸的漿液而長生?真的不是在開玩笑嗎?

幾乎所有的人都持著懷疑的態度,可布朗,卻似乎真的有變化了。


我至少恢復了我幾年前擁有的力量。實驗室的工作已經很難令我感到疲倦,我能夠連續好幾個小時站著做實驗,連我的助理都因此感到驚訝。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吃過晚飯的我總會很疲勞,可現在,我不僅覺得精力充沛,還能在晚飯后寫上一個半小時的文章。”



布朗身邊的朋友也能感受到他的身體真的有在變好。

他腰不酸,腿不疼,上樓不帶喘大氣了,他用測力計測量自己的握力,清晰的數字告訴他,他的握力比注射之前提高了6~7公斤。


連他的小便也有了變化,“小便的距離也由跟前轉為能觸及便池底部”,甚至有一次還破紀錄地比以前距離長了1/4。



1889年6月1日,興奮不已的布朗在巴黎的生物科學會議上公布了他的實驗結果,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一下子點燃了所有人的熱情,“我也可以說,其他尚未喪失卻日漸衰退的能力,也可以變好”。


布朗的實驗一下子掀起了人們對于“長生不老藥”的熱情,各種媒體都被他吸引了過去。

虛假廣告也紛至沓來,從貧血、風濕到流感、麻風到包治百病,布朗的“神秘藥物”儼然成了煉金術時代的“金丹”。



關于“長生不老藥”的新聞不僅轟動了法國,在世界上也產生了影響。

1925年,時年66歲的康有為為了能重返18歲,恢復青春活力,在俄國接受了注射(也有說是接受了雄性猿猴的睪丸的移植),之后也覺得精力大增,恍若新生,最后卻七竅流血(沒捱住排異反應)死亡。


康有為


相比起媒體的熱情與追捧,學術界就沒那么樂觀了。

科學家們認為布朗的實驗結果過于草率,沒有大量的實驗對象,沒有對照組,沒有臨床實驗…就這樣也能說實驗是成功的?


學術界的質疑并沒有讓布朗停下實驗的腳步,他十分享受這種返老還童的感覺。

為了保持效果,他隔一段時間就會給自己進行一次注射。


為了獲取更多的實驗數據,他免費將這些“器官萃取物”分發給醫院里的醫生,讓醫生給患者使用,條件是要得到接受治療的病人的病歷。


布朗(左二)與同事們


然而,這些“器官萃取物”終究還是沒辦法讓布朗長生不老,1894年4月2日,布朗在巴黎辭世,享年77歲。


長生不老藥的傳聞不攻自破,那些一開始就反對他的人更是胡子翹上了天。

甚至有傳言說,布朗當時即將做一場“我如何年輕了20歲”的報告,卻在報告前夜死于倫敦。


一位服用了布朗的“器官萃取物”的棒球手——加爾文


今天,人們猜測,布朗的返老還童特征極有可能是來自于安慰劑效應,畢竟,它們沒有能再現。


但是,布朗那個簡單粗暴的實驗卻開啟了現代醫學中無可替代的療法——激素療法。

激素療法:一般指激素替代療法,當患者體內缺失特定的激素時,通常采用此法進行激素替代,這種方法是:通過靜脈注射或服用藥物,補充、替代患者體內缺失的激素。


激素療法被用于女性圍絕經期(更年期)綜合征的治療


其實所有學科的發展都是曲折向上的。

一步到位?開什么玩笑。


任何超脫時代的嘗試都可能會淪為人們的笑柄。

可誰知道,百年之后,那些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會不會引領一代學科的發展呢。


布朗的半身像


可惜,布朗沒有見到激素療法的今天。


_____________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318/124794.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