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原題為《六盤水醫療購銷腐敗窩案》


六盤水窩案涉案人員139人,是大陸醫療系統盛行多年的“潛規則”的縮影。但其涉及面之巨大,令人瞠目。


冬,號稱“中國涼都”的貴州省六盤水市的氣溫急劇下降,市民們紛紛穿上厚實的衣服。

比氣溫更涼的是該市醫療系統的官員內心。今年以來,六盤水醫療系統爆發醫療購銷窩案,不少人被帶走協助或接受調查。官方公布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涉案139人,其中黨員干部119人,涉案金額1796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全市總計102個鄉鎮衛生院中有69個院長涉案落馬,其中水城縣33個院長全部涉案,該縣還有14名前任院長涉案。

與備受關注的“大老虎”相比,這些級別不高的官員屬于日常可見的“蒼蠅”。在半封閉的醫療購銷系統內,他們“出事”的原因只有一個:與部分藥品、醫療器械、耗材經銷商勾結,通過拿“回扣”方式,大量收受賄賂。

六盤水這一窩案撕開了大陸醫療系統盛行多年的“潛規則”,亦成為基層干部塌方式貪腐的絕佳標本。
涉案139人
今年5月,田勇突然聯系不上,家屬一時不知去向,以為失蹤了,打算報警,但很快收到田勇手機發來的短信,告知家屬,其被紀委工作人員帶走要求“配合調查”。

田勇是六盤水濟生藥業有限公司經理,四川大英縣人,初中畢業后成為一位木匠。2008年在別人的邀約下,合伙收購了濟生藥業公司股權,并擔任經理。該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注冊資金100萬元。目前該公司共有近40名員工,每年銷售額突破千萬元,屬于水城縣最大的醫藥批發商,在六盤水市也首屈一指。

按照該公司一位員工的說法,濟生藥業在收購之前主要負責藥品的零售業務,收購之后轉型從事藥品批發;該公司原在六盤水鐘山區辦公,但隨著在水城縣業務的直線上升,水城縣一名官員要求該公司遷至水城轄區,以便獲得每年上百萬元的納稅。

截至《鳳凰周刊》發稿,田勇還在羈押狀態中。他和幾名醫藥商在被“配合調查”后,作為行賄者,他們供出了六盤水醫療系統的諸多官員,最終形成此次六盤水醫藥系統的“查處一個帶出一片”的塌方式窩案。


貴州省六盤水市的水城縣人民醫院是此次腐敗窩案的“重災區”之一。


據知情人士透露,田勇先后向水城縣各鄉鎮衛生計生院的領導行賄數十次,幾乎包括所有鄉鎮,個別領導受賄數十次。同樣情況也發生在上百公里外的盤縣,醫療器械耗材供應商陳某向盤縣第一人民醫院、盤縣第二人民醫院的20多人行賄,從院長副院長、到科室負責人、再到普通醫務人員,對個別領導的行賄次數也達數十次。

據悉,當地醫藥系統最先落馬的官員是六盤水市第三人民醫院原院長呂武,該人在擔任六盤水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六盤水市醫療集團副院長等職務期間,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賄賂。2014年12月已被“雙開”。

據當地官方公布的數據,涉案139人中公職人員119人,涉案金額1796萬元。因案情重大,很多人被移交司法機關。知情人士透露,因為窩案波及面大,醫藥系統官員人人自危,為避免動蕩影響當地醫療工作大局,紀檢部門多次召開會議宣傳“主動交代將獲寬大處理”的政策,藉此安撫人心。六盤水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市一共68人主動上繳違紀款741.5萬元。
“公開的秘密”
醫藥銷售商與醫院之間,往往因賄賂而聯系緊密。在中國大陸,醫療腐敗被認為是“看病貴、看病難”的主要推手之一,反腐重拳也屢屢打擊,但藥品回扣在醫藥界已經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甚至被認為是行業規則,難以杜絕。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巨大的利益‘蛋糕’,醫藥代表們不惜利用金錢、禮品投資作為跳板,把自己代理銷售的各類藥品、醫藥器材通過醫院負責人打入各大醫院”,貴州一家醫藥公司銷售代表告訴《鳳凰周刊》,大部分藥品耗材,都是經過了政府嚴格的招投標程序到達醫院藥房,但是在接下來的采購環節,為了擴大產品銷量,再對有處置權的醫務人員進行“公關”,借以提高使用產品的積極性。

這樣一來,如何搞定醫務人員成了銷售代表的“重要功課”。在一個有200多名成員的醫藥代表QQ群內,《鳳凰周刊》記者看到常有人詢問如何接近醫生而不被拒絕。在QQ群的文件中,有人甚至整理了一份“如何接近醫生”的行事指南,里面詳細介紹多種方法。

據悉,醫藥銷售代表在和醫院負責人或者醫生接觸過程中,愛財的醫生最好辦,直接送錢;“學術型”醫生,可以提供講課、參加高端會議的機會,通過科研課題協作、論文出版等,讓其出名;“關系型”醫生,就要給對方制造結識朋友、請客送禮的機會……有的行賄人,甚至“體貼”到幫醫生處理醫療糾紛。但這些費用最終都是轉嫁到患者頭上。

大陸一家媒體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搜集了100份最近一年多來醫務人員收受藥品耗材回扣的裁判文書。統計分析后發現,有25份提到了具體的回扣標準。醫生能獲得的最高回扣是耗材銷售額的40%,最低的也有10%,平均回扣標準是25%。在吉林省(2014)吉中刑終字第180號裁定中,一名縣城內科醫生,開一盒售價為89元的心腦聯通膠囊,可以獲得30元回扣。在江蘇省淮安,一名腫瘤微創治療副主任能得到“射頻針”每根1000元、“I125粒子”每顆100元的回扣。

連最常見的、看起來價格不高的醫療用品,都有明確回扣。一家醫療用品公司提供的產品中,該科室醫生可以拿到的回扣是:支氣管導管80元/套、中心靜脈套管30元/套、輸注泵15元/套、壓力傳感器30元/套。



“出事”后的濟生公司,元氣大傷


中華醫學會黨委書記饒克勤曾介紹,一份“透視醫生調查”的研究稱,54%的醫生表示曾有過接受藥品回扣的行為,還有39%的人說曾接受醫藥公司的會議資助。另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1月到8月,大陸有24名大型醫院院長被紀委調查或已進入司法程序,其中六成以上涉及受賄或吃回扣。
“潛規則”的土壤
貴州的鄉鎮很多屬于少數民族地區,經濟落后,農民收入不高,無法實施城市的“過度醫療”,衛生院貪腐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在合作醫療報銷上動手腳,多報人數套取國家資金;另外就是“一把手”因為掌握著醫院人、財、物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在采購渠道、品種、價格、數量等方面進行“回扣”。

這些“院長”字號人物在醫藥衛生部門工作的時間較長,社會閱歷豐富,心理素質好,交易過程中大多是“一對一”的行賄受賄運作模式——藥品供應商與醫院院長及業務部門負責人私下談好回扣比例,都是非工作時間在私下場合以現金方式定期或不定期進行交易,在財務賬目上僅僅顯示公對公的銀行打款,其隱蔽性強,很難留下證據。而且長期交往后形成“默契”,醫院內部從領導到醫護人員、財務、后勤人員在內共同結成“利益鏈”,大家坐在同一條船上,“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所以作案周期較長。

該窩案的作案時間跨度比較長,有的三五年,有的長達十年。今年5月29日,水城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主任李祥彪被移交司法機關,但日前該單位一位員工告訴《鳳凰周刊》,“李祥彪的問題,是在擔任鄉鎮醫院負責人期間的事,最近不再擔任主任,剛來單位辦了工作交接手續不久”。這意味著,李祥彪或屬于取保候審或者免于起訴階段。

內部人士稱,一般情況下六盤水鄉鎮醫藥系統干部月工資只有三五千元,但是經常看見這些人打一次麻將幾千上萬元的輸贏,而且抽的是幾百元一條的名牌香煙。當時不明白這些人大手大腳花的錢從哪里來,后來窩案曝光才恍然大悟。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院管理教研室主任周子軍認為,醫療領域的貪腐和其他行業差不多是一樣的,主要是因為權力缺乏監管。周子軍建議,反腐的下一步,應該健全制度建設,加強權力的監管,醫院財務收支也應該公開,包括其他一些行為的公開。此外,反映多年的醫務人員工資低的問題,周子軍認為應該嘗試建立科學的醫生薪酬制度,這也是預防腐敗的重要手段。

中國大陸“打擊醫療腐敗”早在2006年前后就被提出,從當時的衛生部到現在的國家衛計委歷任官員亦非常重視。國家衛計委現任主任李斌在今年的一次會議上強調,要繼續全面推進系統反腐倡廉建設,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懲治腐敗,嚴肅查辦醫藥購銷、基建工程、政府采購中的商業賄賂案件。

今年5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文,城市公立醫院進一步推開“醫藥分開”試點,試點醫院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6月1日起,國家發改委取消絕大部分藥品的政府定價,行政機關對藥價影響再次松綁。兩項政策出臺,是對多年來存在的以藥養醫制度的一次大調整。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這一系列改革方案目的在于破除以藥養醫,解決看病難和看病貴,實施醫療、醫保和醫藥三者聯動。這樣一來,醫療購銷腐敗也許已沒有多少空間,但是此前“不收手”的醫生最終都要為自己的貪婪埋單。

記者/閔云霄

本文節選自《六盤水醫療購銷腐敗窩案》,原文刊載于《鳳凰周刊》總第562期。



本期新刊已上架,點擊“閱讀原文”參與新刊搶先看活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101/31196.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