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峰:這些外交家們對美國的挑釁充耳不聞作者:侯峰 時間:2016-06-07 所在專題 來源:察網 評論
【摘要】當中國的所謂外交家們指責中國人民“極端民族主義”“憤青”的時候,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冷戰,“今夜就開戰”的戰爭叫囂,他們反而認為,中國只要韜光養晦,按照美國的要求,做一個所謂負責任的大國,沒有任何非分之想,美國就會與中國和平共處。但過去美國沒有放過日本的經濟崛起,不能容忍俄國的戰略威懾,面對日益強盛的中國,憑什么就會放你一碼。
美國合縱,群狼戰略逼中國就范;中國連橫,一帶一路突圍開辟世界新格局
當中國的所謂外交家們橫挑鼻子豎挑眼地指責中國人民“極端民族主義”,“憤青”的時候,這些外交家們似乎對美國的挑釁充耳不聞。美國《紐約時報》5月9日報道稱,美國太平洋總司令部司令哈里斯表示,他的部隊必須做好“今夜就開戰”的準備。美國國防部長卡特6月25日在海軍戰爭學院發表演說時,把美中戰略態勢比喻成“宛如與前蘇聯持續50年的冷戰對峙”,并聲稱“這將是堅決、溫和但強有力的長期對抗,很可能會持續很多年”。“我們的亞洲再平衡戰略不會淺嘗輒止,而會長期進行下去”。“美國軍機與軍艦巡航只是宏大計劃的冰山一角。是時代大格局的一部分”。卡特近期兩次親自登上美國航母在南海巡航炫耀武力,并在2016年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再次發出所謂“最強硬的警告”,中國如果不停止南海島礁建設,美國及盟國將采取“行動”,孤立中國。5月2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對越南進行了為期3日的訪問,宣布全面解除對越武器禁運,化敵為友,標志著美國把圍堵中國的戰略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冷戰,“今夜就開戰”的戰爭叫囂,不少人認為,中國只要繼續韜光養晦,按照美國的要求,做一個所謂負責任的大國,沒有任何非分之想,美國就會放中國一碼,與中國和平共處。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如日中天,在世界各地市場攻城略地,高歌猛進,曾一時得意忘形,而美國絕不容忍日本哪怕只是經濟方面超越自己,于是美國稍微動用了一下非經濟力量就又把日本整趴下,“失去的二十年”,至今無法翻身;蘇聯垮臺冷戰結束極大減輕外部世界對美國的戰略威脅,然而俄國仍然是擁有強大核威懾能力世界第二軍事大國,所以無論戈爾巴喬夫、葉利欽,以及普京任總統初期多么向美國示好,憲政民主化的俄國已經民選了多屆總統,但只要俄羅斯一天不解除戰略武器裝備,美國領導的北約一天都不會停止東擴,美國圍堵打擊俄羅斯的戰略就不會停止。中國今天不僅經濟上超越日本,GDP世界排名第二,軍事上同樣具有核反擊、核威懾能力,美國沒有放過日本的經濟崛起,不能容忍俄國的戰略威懾,憑什么相信美國就會放中國一碼。除非中國像蘇聯一樣自動四分五裂,把新疆、西藏、港澳臺、內蒙都分裂出去,像烏克蘭那樣自動放棄核武器,并且經濟一塌糊涂,永遠對美國構不成威脅。
繼論證千年“憤青” 《中國外交“憤青”現象為何千年不絕?》,袁南生又發文論證千年“韜光養晦”,《國家越強大越要韜光養晦》,把韜光養晦絕對化,把外交妥協萬能化。袁南生羅列了幾千年的歷史,但他就是不提漢朝奠定的中華民族的疆域不是韜光養晦出來的,更不是外交妥協出來的,而是漢武帝領導的衛青、霍去病等一代代將士拋頭顱灑熱血打出來的。漢武帝韜光養晦過,無比屈辱地用自己的親妹妹去和親,以空間換時間,韜光養晦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計,但是說 “國家越強大越要韜光養晦”,漢朝把匈奴打趴下了,漢朝強大了還必須繼續韜光養晦,繼續和親,繼續當孫子?袁南生可曾想過拿自家女人去搞外交那是什么樣的切膚之痛。
1840年以來列強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中國韜光養晦了100年,外交妥協了100年,給中國人民換回和平了嗎?1949年共產黨不僅打下來江山,更在朝鮮打敗美帝,從此中國人再次挺起腰板,韜光養晦從來不可能是一個民族奮發向上的長期戰略。那些認為靠外交“妥協”,愿做美國要求的負責任的國家,美國就能與我們和平共處,是對美國國家戰略的無知。
美國最高國家戰略利益是永葆美國獨霸世界的地位,奧巴馬總統在其第二任期開始便聲稱美國絕不做世界老二。美國前總統小布什說得更直白,就是美國不允許這個地球上存在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擁有挑戰美國的“能力”。這就意味著世界上除美國以外的其它國家只能是沒有戰略威懾和抵抗能力的中小國家,不管你是什么樣的社會制度,歐洲國家還是亞洲國家。依美國戰略家的標準,像中俄這樣擁有戰略威懾能力,綜合實力與美國接近的大國存在本身就是原罪,因此不管你是什么樣的社會制度,必須徹底分化瓦解,才是美國永恒的戰略目標。
事實上美國南海的戰爭叫囂只能嚇住那些患了軟骨病,不通國際戰略的所謂外交家。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由于核武器的發明,人類社會進入核恐怖平衡的時代。自那時起,有核國家沒有發生過直接戰爭沖突。1947年至1991年之間,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長期的政治對抗、經濟封鎖卻誰都不敢挑起共同毀滅的熱戰。即使今天美國軍力無敵天下,美國國防部長卡特也沒有與有核國家發動熱戰的膽量,正如他自己表白的,其實他最大的期望是所謂“冷戰”,用當年扳倒蘇聯的辦法打敗中國,也就是他夢寐以求的,“中國的“內部邏輯”與社會終將改變,那時一切將會劃上句號”。
然而今日的中美關系與當年冷戰時期美蘇對抗不同的是,中美已經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經濟上一損俱損,一榮俱榮。2015年,美國對華出口價值1,160億美元,從中國進口價值更高達4,820億美元。如果這種關系瓦解,美、中兩國都將付出極其沉重、難以承受的代價。冷戰時期,美國經濟上可以大肆遏制蘇聯,以及今天美國動輒制裁俄國,是因為當年的美蘇與今日的美俄經濟關系對美國來講微不足道,華盛頓強硬對付莫斯科,幾乎沒有任何代價。而當年的美、蘇和今天的美、中經濟關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甚至今天美國要拼湊一個對付北京的可靠同盟,其盟國日、澳、韓、菲,以及準盟國越南,都同中國有著超過同美國所有的緊密的經貿關系。若想經濟上制裁中國,必是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二,誰都沒有同中國徹底翻臉的本錢,也沒人愿做這賠本的買賣。所以用經濟制裁的辦法逼中國就范等于逼自己就范。
這一點其實美國人比任何人都清楚,因此卡特在他的演說中除了以冷戰相威脅外,還忘不了給自己留一個自圓其說的臺階,“中美在南海的行動與反應,不過是時代大格局中的一部分”,冷戰熱戰只是嚇人的幌子,美國真正指望的是“中國的內部邏輯與社會終將改變,那時一切將會劃上句號”。也就是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曾說過的,利用中國內部的盟友扳倒中國,通過輿論戰、心理戰、意識形態戰,采用類似搞垮蘇聯的辦法,不惜代價地培養中國內部的“盟友”,從堡壘的內部攻破,從而再次不戰而屈人之兵。卡特、洪博培對此似乎充滿自信,中國內部(從主流經濟學、法學界、傳媒、高等教育、甚至某些迷信西方的高官,到小學語文課本編輯),的確有不少迷信西方價值觀的美國“盟友”,問題是美國還有上次冷戰,天上掉餡餅的運氣嗎?
中美南海博弈,無疑是伴隨中國崛起所引發東西方文明再次碰撞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和過程,是守成大國和后起之秀之間難以回避的戰略較勁,并且最終是雙方必須共同越過的一道心理門檻。新時期的中美關系到底是在向中國提出的“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方向發展,還是卡特比喻的“宛如與前蘇聯持續近50年的冷戰對峙”的道路上惡化,雖然這兩個世界上最主要大國間戰略態勢可能一時會受到執政當局有時是一念之差的影響,外交有一定的調劑作用,但是兩國間綜合實力的較量,國際地緣戰略均勢的變遷才是左右中美未來的決定性因素。美國想要重現兵不血刃搞垮蘇聯那樣的“冷戰”輝煌,恐怕時過境遷,最終只能是鏡花水月。全國人民已經開始注意小學教科書中和平演變的問題。被迷信西方新自由主義的所謂專家權威長期把持的中國財經類高等教育,和迷信西方文化的外語教育,一定也將是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中國人民絕不容忍用中華民族的血汗培養中華文明的掘墓人。
面對中國實力的快速逼近,美國不是反思自己的體制機制,用自身的改革扭轉停步不前的困境,而是采取不正當的競爭手段,以鄰為壑,拉幫結伙,維護自己和小團伙的利益,特別是在現有世紀貿易秩序上開倒車,搞《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TP開辟“經濟冷戰新戰場”,必然失道寡助。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就是把中國的經驗傳授給世界,讓中國發展的紅利惠及人類,主動幫助經濟落后的國家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弘揚中華文明天下共同富裕,和諧發展的文明理念,天下共贏,終將得道多助。
中美兩國的做法,誰更代表世界的未來,具有普世價值,不言而喻。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8/16304.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