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總結

很遺憾,這本書大部分內容并沒有怎么看懂,直到看了正結博客的筆記才理解了一些,經管如此,體會還是要寫的。

一個項目往往也伴隨著失控,對一些小的細節如果我們不以為然得認為我們能夠控制它,那么一段時間以后,你會發現它越來越難以管控,竟使你不敢再去隨意改動任何代碼。

精彩片段

在記憶中進行搜取,需要從數目龐大的事件中挑選出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強調重要的東西,忽略不重要的東西。”這種選擇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感知。

大多數個人電腦在開機狀態的絕大部分時間里并沒有真正投入使用。當你在計算機上寫信時,敲擊鍵盤產生的短脈沖會打斷計算機的休息,但當你構思下一句話的時候,它又會返回到無所事事的狀態。總體而言,辦公室里打開的計算機在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里都處于閑置狀態。大公司的信息系統管理人員眼見價值幾百萬美元的個人電腦設備晚上在工作人員的辦公桌上閑著,很想知道是否能夠充分利用這些設備的全部計算能力

如今,經濟學家們認為,只有把產品當做服務來做,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你賣給顧客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為顧客做了些什么。這個東西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與什么相關聯,它做了什么。流程重于資源。行為最有發言權。

你從鄉鎮開始。先解決鄉鎮的后勤:基本工作包括整修街道、敷設水電管道、提供照明,還要制定律法。當你有了一些運轉良好的鄉鎮,就可以設立郡縣。在保證鄉鎮正常運作的基礎上,你在郡縣的范圍內設立法院、監獄和學校,在鄉鎮的層級之上增加了一層復雜度。就算郡縣的機構消失了,也不會影響鄉鎮照常運轉。郡縣數量多了,就可以添加州的層級。州負責收稅,同時允許郡縣繼續行使其絕大部分的職權。沒有州,鄉鎮也能維持下去,雖然可能不再那么有效率或那么復雜。當州的數量多了,就可以添加聯邦政府。通過對州的行為做出限制并承載其層面之上的組織工作,聯邦層級包容了州的一些活動。即使聯邦政府消失了,千百個鄉鎮仍會繼續做自己的地方工作——整修街道、敷設水電管道、提供照明。但是當鄉鎮工作被州所包容,并最終被聯邦所包容時,這些鄉鎮工作就會顯示出更強大的功效。被這套包容架構所組織起來的鄉鎮不但能夠建造樓房,還可以設立教育體系,制定規則,而且會比原來更繁榮。美國政府的聯邦結構就是一個包容架構。

布式控制方法: ◆ 先做簡單的事。 ◆ 學會準確無誤地做簡單的事。 ◆ 在簡單任務的成果之上添加新的活動層級。 ◆ 不要改變簡單事物。 ◆ 讓新層級像簡單層級那樣準確無誤地工作。 ◆ 重復以上步驟,無限類推。

一個面向對象的程序(OOP)實際上就是一個相對去中心化的、模塊式的程序。對于一個OOP來說,它的一個“碎片”,就是一個獨立成立、保持自身完整性的單元;它可以和其他的OOP“碎片”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可分解的指令結構。“對象”限制了程序漏洞所能造成的損害。和那種傳統程序不同,OOP有效地對功能實行了隔離,把每一個功能都限制在一個可掌控的單元內,這樣一來,即使一個對象崩潰了,程序的其他部分也能夠繼續運轉,而對于傳統程序來說,一個地方出了問題,整個程序就會崩潰。程序員可以把這個壞掉的單元換掉,就好象我們可以給一個汽車換剎車片一樣。軟件的銷售商可以購買或者銷售各種事先編制好的“對象”庫給其他的軟件研發人員,后者則可以基于這些庫里的對象快速地組裝起大型軟件,而不用再像以前那樣重新一行一行地編寫新的代碼。而到了要為這種大型軟件升級的時候,你所要做的就是升級舊的對象或者加入新的對象。 OOP中的“對象”,其實就像樂高(Lego)積木玩具中的那些小塊,但這些小塊可能還帶著非常微小的智能。一個對象可以類似于蘋果電腦顯示器上的一個文件夾圖標,只不過這個圖標知道自己是一個文件夾,而且可以對某個程序要求所有文件夾列出內容清單的請求作出響應。一個OOP也可以是一張稅表,或者某個雇員在公司的數據庫,或者某個電子郵件信息。對象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同時也在和其他的對象橫向交流。 面向對象的程序使軟件具備了中等程度的分布式智能。它和其他分布式的存在一樣,有一定的抗錯性,能夠(通過刪除對象)

自由意志和創造性帶來一個開放而無限制的世界。任何事情都可以想像,任何事情都可能實現。這就意味著,人這種東西,既可能創造令人痛恨之物,又可能創造為人所愛之事。

要想成為上帝——至少是有創造性的上帝——你就必須放棄控制,擁抱不確定性。絕對的控制也就是絕對的無趣。要想誕生出新的、出乎意料的、真正不同的東西——也就是真正讓自己驚訝的東西——你就必須放棄自己主宰一切的王位,讓位于那些底層的群氓。 這個神之游戲中一個巨大的吊詭就在于:要想贏,先放手。

也許,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并沒有什么統一的選擇標準。也許,任何高度進化的生命形式都是美麗的。眾生皆美——盡管各有所好。帝王蝶和其宿主奶草豆莢誰也不比誰更顯眼或更平庸。如果不帶偏見地審視一下,寄生蟲也很美。我隱約地覺得,自然之美就存在于物種進化的歷程里,存在于形式必須完完全全地合乎生物之道這樣一個重要事實中。

所謂“失控”,是對未來的一種夸張描述。那些我們賦予了生命的機器還是會間接地接受我們的影響和指導,只不過脫離了我們的支配而已。

我們首先必須承認,我們所看到的生命和社會的進步只不過是人為造成的錯覺。生物學中流行的“進步階梯”或“大物種鏈”這些概念在地質學中根本就找不到任何證據。 我們從最初的生命開始,把它看做一個起點。想象它的所有后裔一層層緩慢膨脹,就好比一個越吹越大的氣球。時間即是半徑。每個生活在特定時間的物種就成為當時這一球面上的某個點。

以下內容摘錄自正結博客

“奶牛和胡蘿卜是跟蒸汽機和火藥一樣的人類發明。只不過,奶牛和胡蘿卜更能代表人類在未來所要發明的東西-生長出來而不是制造出來的產物。”1.2-P5
因此,這是一個悖論:當我們未來將生命法則 – “神律”賦予機器時,我就必然喪失了對他的控制,因為“自己是生長出來的”,它的“長”又是“失控”的!所以我們“將不再完全擁有自己最得意的創造物”。

對 “大腦記憶”分析,認為記憶是分布式、時空的碎片化存儲,所謂的“記憶”是這些碎片的“涌現”,每次“回憶”都會重新組合。
記憶和感知不可分離,提到了稀疏分布記憶(Sparse Distributed Memory),并行分布式計算(Parallel distributed computing)。認為記憶是感知的再現,兩者都是從一大堆互聯的部件中涌現出來的。
“記憶在某種程度上是與時間和空間捆在一起的…..記憶好比由存儲在腦中的許多離散的、非記憶似的碎片匯總起來而從中涌現出來的事件。

生態系統和其他功能系統猶如帝國,毀掉容易,建起來難。”4.4-P97 可能你知道最早期需要的幾個其實因素,但對于中間發生了什么事,你依舊一無所知。

如果做了半天公司,結果還是你自己一個人在把控所有的事,在拼企業的積木,這樣的企業是不可能長大的。一個能自組織的團隊,一個能吸引新人加盟的團隊,才是具有生命力去生長的企業雛形。而你需要完成的事,僅僅去完成制作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種子的種子的工作!然后是“呵護”它“長”大的過程。

錯誤的意義】:
1、錯誤作為擾動,讓系統去腐出新;2、沒有錯誤,就沒有創新;3、有錯誤,才需學習,新理論往往在'錯誤”域里產生;4、現在是錯的,未來可能就是對的;5、錯誤意味著變化,變化意味著活力,所以會犯錯的系統才有活力;6、有絕對的錯誤嗎?沒有!一切來自某一時空下的某一觀念!

生命一旦出世,它就是不朽的;生命一旦發動,它就是不能根除的;生命一旦形成,它就迅速的占領地球,如今整個地球被套上了一個生命的永恒外套。

人體每天有無數的細胞死去,又有無數的新細胞誕生,個體不斷的消亡,但整體永存!系統的復雜性與系統的壽命有某種關系嗎?所以,創業某種意義上也是在創造一個“組織生命”,員工有流動,但公司不朽

如果你打開 抽水馬桶 的蓄水箱的蓋子,你能看到一個皮球浮在水面上,這個皮球連著一個桿子,這個連桿的另一端,連著進水的閥門。當進水越來越多,水面就把皮球越頂越高,皮球又帶動了連桿,慢慢封住了進水閥門,最終當水面到達一定的高度時,進水閥門被徹底封死。也即達到了一個平衡。這就是一個真真切切的“反饋回路”。

控制的最高境界,讓物體自我控制。

生命就是技術,是終極技術。機器技術只不過是生命技術的臨時替代品而已。隨著我們對機器的改進,它們會變得更有機,更生物化,更近似生命,因為生命是生物的最高技術。

絕對的控制也就是絕對的無趣。要想誕生出新的、出乎意料的、真正不同的東西 – 也就是真正讓自己驚訝的東西 – 你就必須放棄自己主宰一切的王位,讓位于那些底層的群氓”

什么時候是對生命來說,“最愚笨、最孤陋寡聞的老師”,艾克利說,答案就是“死亡”!
死亡是進化中唯一的老師。所以,一個公司里,員工始終不更新,就將失去進化的動力!

當太多人可以對其他人的工作指手畫腳時,官僚主義的僵尸就開始復活。而對我們現代社交型的人來說,一個警示是,與你真正有關和有益的朋友連接其實數量不需要很多,看似整天在交際的人,其實效率反而低。人與人之間連接數的增長,其實沒有明顯提高我們社會系統作為。整體的適應性。所以,生活在高度連接的時代,我們反而要注意踩“剎車”,避免系統過度連接,從而使我們的文化系統保持在最高進化度的邊緣。看到這里,在十多年前,KK就已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現代網絡社會需要遵循和注意的關鍵點!

大量分布的簡單的底層自治個體,自底向上,無中生有,遞增收益,模塊生長,容錯,變自生變……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