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導讀:

一天晚上,我在衛生間洗衣服,孩子爸爸在衛生間給小龍洗腳,小龍邊和爸爸聊天邊手舞足蹈,一不小心就磕到頭了,便“哇哇哇哇”地開始哭起來了。他爸說:“磕頭啦?疼嗎?”

  一天晚上,我在衛生間洗衣服,孩子爸爸在衛生間給小龍洗腳,小龍邊和爸爸聊天邊手舞足蹈,一不小心就磕到頭了,便“哇哇哇哇”地開始哭起來了。

  他爸說:“磕頭啦?疼嗎?”小龍哼唧著說:“疼......”他爸跟他說:“沒事,爸爸小時候也嗑過~”小龍問他爸“那你哭了嗎?”我以為他爸會說:“我沒哭,因為我很勇敢!”

  結果,小龍爸爸說:“哭了,我小時候,那時候跟你一樣小,也哭了。”“但是,后來我就小心了,就不磕頭啦~”

  這件事兒當時并沒有引起我的注意,直到事后的好多天,我帶小龍去公園玩,不小心磕到了頭,我以為他會像往常一樣哇哇大哭好一會,結果,出人意料的是小龍竟然笑著跟我說:“哎呦,媽媽,我又不小心磕到頭了,爸爸跟我說,他小時候也磕過,他跟我上次一樣,也哭了。我這次就沒哭。”哦,原來,孩子記著這件事兒,顯然他爸爸說的話,說到了他的心坎里了,讓他舒服了,他也理解并認同他爸爸的話了。

  我恍然大悟。

  小孩磕了碰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就看家長怎么引導,把孩子的思想提升一個高度,引導孩子進步。

  設身處地地體驗孩子的處境,孩子也會傷心,也會委屈,也需要發泄,我們在安慰孩子的時候,經常會說:“你是小男子漢,你要堅強,這點小傷算什么,不哭了,不哭了!”卻往往忽略了孩子心里的真實想法。真正感受和理解孩子的情感,基于這份情感出發,我們所說的,所做的,就一定是孩子最需要的。

  作為媽媽,我也會經常反思,我有沒有真得理解我的孩子呢?我似乎總在苛求我的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曾經在網絡上瘋傳過一個笑話,是關于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的:

  一天,唐僧整理孫悟空的衣物,發現他的內褲上有個洞,于是耐心地縫補起來;

  第二天,唐僧發現悟空內褲上又有個洞,于是又補了起來;

  第三天依舊有個洞,正當唐僧要縫補的時候,猴哥跳過來,一把拉開唐僧,說:“師傅,您把這洞縫上,打算把我的尾巴擱哪兒?”

  這時,唐僧才恍然大悟。

  這個故事可以看作是個笑話,但仔細想想,也確有深刻的含義。唐僧的愛心可嘉。但是,他的這一舉動,卻是毫無價值的。這無疑是好心卻做了蠢事。我們對孩子如此,對我們的丈夫/妻子、同事、父母、朋友也是如此。人都是這樣,誰跟你最親密,你就會越期望讓他和你保持統一戰線,不然就會生氣,如果是與你不相干的外人,統一不過來也就算了,但對于最親密的人,統一不過來,就會吵架,吵架的目的也還是希望兩個人能夠思想統一,一致對外。所以,有時候吵架并不代表不愛了,而是代表你們的關系更親密了。我們常常說“換位思考”,卻總忘記,最親密的人也需要我們的體諒。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你以為最又價值的、最貴的,對孩子來說就真得是最好的嗎?發現孩子真正的需要,根據孩子的本質需求出發,給孩子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呀。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豬迪克識字”

就愛閱讀www.92to.com網友整理上傳,為您提供最全的知識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jujia/20161209/66200.html

文章列表


不含病毒。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