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就愛閱讀網友為您分享以下“三年級語文作文教學反思”資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感謝您對92to.com的支持!
習作教學反思
兩河口鎮中心小學 宋焱娥
本學期我負責301班語文教學,第一次進行作文入門教學,在習作教學中,我按照自己的慣性思維,從嚴要求學生,甚至可以說對于學生的要求過于“苛刻”,卻忘記了我的教學對象時三年級,以致于幾次習作下來,幾個平時語文成績中等的孩子,2節課的時間卻只能寫出3行,5行, 更別提語文基礎不好的孩子,更是之如虎,談“寫”色變。
為什么會這樣子?面對班級里的這種現象,我進行了反思:1、我對學生的要求過高。2、我的作文教方法出現了問題:如果給學生講解過范文,那寫出來的都千篇一律;如果不給學生講解范文,那就是亂七八糟,很多孩子無從下手。3、可能是我對學生習作的評價出了問題,學生剛起步,未及時肯定學生的成績,反而指責學生這不行那不行„„新課標里提倡:寫作文不是難事,而是易事、趣事、樂事,要讓學生樂于表達。這使我陷入了迷茫,不知道以后的習作教學,該怎么繼續。
偶然間,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女兒寫作文不識桃花,媽媽包山讓其體驗。突然間,我恍然大悟,學生沒有自己的親身體驗,就無從下手。就像我讓學生寫“秋天”,沒有走出去仔細觀察,那就狗拿刺猬 , 無從下口。
所以后面的作文教學我就找了以下幾個切入點。
一、講故事。小學生愛聽故事,作文前先給他們講一段有趣的故事,待他們盡情地聽完后,再找幾個同學復述,再告訴他們作文就是把自己聽到的大概內容寫下來,把口頭語言轉換成書面語言,這樣就會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起到水到渠成的功效。
二、多活動。三年級學生好奇心強,老師選定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實驗、游戲或課外活動,讓大家參與,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討論活動的過程,最后有重點的寫下來,這樣學生不僅有興趣而且也有話可寫。
三、多鼓勵。批閱作文時,我除了表揚寫得好的,還表揚作文有進步的同學。特別是對于寫作基礎差的兒童,我堅持正面引導,鼓勵為主,充分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哪怕是他們寫的一句好話、用的一個好詞,都給予表揚,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學習寫作。學生受到教師熱情洋溢的稱贊,就會對作文產生濃厚的興趣。
希望我能當好小學生習作的引路人,讓小學生在習作的起跑線上感受到精彩,體會到樂趣!我會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百度搜索“就愛閱讀”,專業資料,生活學習,盡在看文倉kanwencang.com,您的在線圖書館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uexi/20170109/83870.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