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企業家:下一站瀏覽器

來源: www.sina.com.cn  發布時間: 2010-09-26 15:26  閱讀: 551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摘要:在蘋果、谷歌、微軟和諾基亞們相繼瓜分了移動互聯網的世界入口之后,Opera憑什么還能組建起顛覆秩序的“入侵者同盟”。

  當谷歌不遺余力地宣傳其Android平臺的應用程序商店——Android Market已擁有超過10萬款應用程序且直逼蘋果App Store的時候,它也為這條道路的未來敲響了“喪鐘”:谷歌工程副總裁Vic Gundotra早在一年前就預言未來的移動世界將基于瀏覽器的應用程序,而不是在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上下載和運行的本地軟件——隨著“云計算”在移動環境變成現實,所有的在線程序商店都將消亡。

  但當谷歌幾乎將對移動世界的未來全都押在Android之后,它便放緩了“終結在線程序商店”的腳步——在過去的一年里,它把Android操作系統的版本從1.5升級到1.6再到2.1和2.2,Android Market的應用程序也增長了將近10倍。而去年7月公布的Chrome OS計劃的各種信息和產品細節卻全被塞進了黑箱子里。好吧,谷歌最近升級的Chrome 6.0瀏覽器版本中增添了“地理位置”的功能——這讓它終于有一點應用程序的影子了,但有誰會抱著一臺筆記本電腦到處查詢行車路線和地圖?它又能帶來多大的價值?

  而且,人們發現手機存儲卡和內存越來越不夠用了:你想登錄Twitter,首先需要在應用商店中下載一個Twitter的客戶端;如果你同時訂閱了《紐約時報》、《GQ》和《環球企業家》三本電子雜志,你就得同時下載三個不同格式的程序……這樣的幾十甚至上百款應用彼此隔絕、不能跳轉和互通、也不能聚合,它們擠在空間狹窄的存儲卡和內存里,而你甚至不能通過搜索功能找到它們!

  這一切讓人們回到了幾年前——在Google Apps應用、Chrome和Firefox等瀏覽器尚未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曾在一臺電腦上同時管理著上百款桌面軟件。

  可是,終結手機應用程序“史前時代”的使命應該交給誰?正在鼓吹“應用程序是移動互聯網未來”的喬布斯不可能;一邊宣稱“一切應用程序商店都將消亡”而一邊對此持續投入的谷歌似乎也難堪此任。可當多年來執著于獨立瀏覽器開發的Opera公司宣稱“要讓更多的用戶通過瀏覽器使用應用程序”的時候,世界上突然多了另一種選擇。

  “通過瀏覽器和網頁進行各種操作,包括使用一切應用程序是對每個用戶都很有意義的事。”在挪威奧斯陸總部一間狹小的會議室內,Opera首席執行官 Lars Boilesen對《環球企業家》說。

  Opera成立于歷史上最著名的瀏覽器廠商——網景(Netscape)全面傾覆的1995年,它也曾遭遇微軟Internet Explorer(簡稱IE)在PC桌面市場近乎掠奪般的侵吞,一度失盡城池。而在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應用普及的“下一輪浪潮”中,Opera終于扳回一局——從2009年開始,Opera的移動版瀏覽器Opera Mobile和Opera Mini市場份額超過蘋果iPhone內置的Safari,日均活躍用戶數超過7000萬,位居移動瀏覽器市場第一。目前Opera移動版的全球市場份額大約在25%左右。

  在所有提供互聯網“入口”的玩家中,Opera甚至成了擁抱新技術標準最激進的代表。當蘋果與Adobe圍繞Flash的“標準之爭”敦促前者終于祭出HTML 5——一種將各種復雜的應用程序開發與實現完全搬到網頁界面上的技術標準——的時候,Opera已開發出了支持HTML 5標準并進一步支持WebM視頻格式的瀏覽器Opera10.60,以及移動版的Opera Mobile 10.1。

  新標準

  Opera為什么會成為HTML 5等一系列新技術標準的激進擁躉?答案是它將改變瀏覽器的功能甚至外延。

  在移動互聯網應用趨于普及的今天,“地理位置服務”(LBS,local based service)無疑是最熱門的應用:它通過GPS導航獲知你的位置并在地圖上標注,你可以在地圖上“登記”(check in)自己的位置;如果標注的位置越多,或經常出入某個地圖上的“場所”(venue),就能獲得更多“獎章”(badge)并認識更多經常出沒在同一場所的朋友。目前全球最成功的地理位置服務提供商是Foursquare,在中國它也擁有大量跟進與效仿者(請于Gemag.com.cn查看《完美路線》)。

  它們無一例外地入駐了蘋果App Store和谷歌Android Market——這也成了它們煩惱的根源。Foursquare在中國的復制者之一“街旁”(jiepang.com)的一位工程師用一張被束縛了手腳的鳥的照片形容這些獨立開發商的現狀。“我們被喬布斯束住了手腳。”他說。

  對“街旁”來說,每當新的功能和應用被添加到現有的產品框架中,他們就必須向蘋果App Store提交申請,然后等待短則一周長則一個月的審核。這樣用戶便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得產品的更新體驗;而對大多數用戶而言,他們將不斷地收到最新版本的提示,然后頻繁地下載更新程序,這已經相當不方便了。

  即便如此,他們仍嘗試開發了基于HTML 5標準的應用程序——比起大多數手機中下載的應用程序,它占用的內存極小。HTML 5是一種將應用程序基于網頁運行的標準化技術,這意味著“街旁”的客戶端并非需要在手機本地運行的軟件程序,而是一款以獨立瀏覽器方式呈現的高級WAP網頁。用戶的任何登錄和使用行為都在WAP網頁上完成,而不是自己的手機上。盡管“街旁”是國內第一款基于HTML 5的地理位置服務工具,但它仍然擺脫不了客戶端的外觀,也仍然需要進駐應用商店等待蘋果(甚至谷歌)的審核。

  “這樣的程序可能被蘋果通過,也可能通不過,我們有的時候還必須得依靠喬布斯。”街旁創始人劉穎對《環球企業家》說。他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用戶通過手機直接訪問街旁的Web網頁獲得地理位置服務—前提是手機瀏覽器支持HTML 5標準并具備地理位置識別信息。

  目前這樣的移動瀏覽器仍十分稀缺。“不過針對Symbian 60系統的Opera Mobile 10.1瀏覽器已經支持了地理位置服務。”劉穎說。

  它意味著最熱門的地理位置服務基于移動瀏覽器的應用已成為可能。“現在談其他的移動瀏覽器程序應用還早了點,但地理位置功能(Geo-location)是我們的一個突破。”Opera負責移動產品的副總裁Dag Olav Norem對《環球企業家》說。你可以在Opera’s live maps上留下自己的足跡,而各種應用程序開發者也可以基于此開發各種網頁上的應用服務。

  而在基于移動瀏覽器的網頁下,通過HTML 5技術實現地理位置服務有多難?“只需要一行代碼就可以!”街旁的工程師表示。

  “相信我,通過HTML 5+CSS+Javascript在網頁上寫出的程序,完全可以與原生程序媲美。”Opera首席技術官Hakon Wium Lie對《環球企業家》說,“程序人員不需要再基于操作系統底層代碼編寫程序,而只要基于網絡應用編寫程序即可,而且它讓你的編程變得簡單和直觀了,我們為什么不支持它?”

  與蘋果擎起HTML 5的大旗向Flash專利的擁有者Adobe宣戰不同——蘋果盡管支持更多基于HTML 5的應用出現,但它卻未必真心看到一款基于HTML 5標準、融合了地理位置服務甚至更多應用程序的移動瀏覽器的出現——它甚至可能在未來瓦解蘋果精心構筑的“移動應用商店”堡壘。

  而Opera正希望這個未來早一點付諸現實:“我們希望更多的程序通過瀏覽器在網頁上得到訪問。”Opera首席執行官Lars Boilesen說。這意味著Opera的移動瀏覽器將可以成為一個基于網頁的程序發布和應用平臺——它不需要你下載任何程序到手機上,更不需要客戶端。它充滿了各種插件和網頁化的應用,而你可以隨時在頁面上使用這些音樂、游戲、地理位置和電子媒體的功能。

  在世界杯期間,當你打開最新版的Opera移動瀏覽器,你可以找到用HTML 5寫成的應用程序“巫巫賽拉”(vuvuzela):一個可以吹響以支持某些球隊的喇叭,而過去類似的程序只能在蘋果的App Store中才能被找到。

  而Opera在9月10日推出的Opera Devices SDK 2.8最新版本,已經可以為電視和其他消費電子制造商用于瀏覽技術的開發,最大的特點就是支持HTML5格式的影片。

  “瀏覽器并不是設計用來制作應用程序的,但是,HTML5改變了這種情況。”Opera首席技術官Hakon Wium Lie說。而事實上Opera本身就是便于開發者開發插件和應用程序的平臺,它甚至推出了作為瀏覽器附屬的網絡服務器——Opera Unite,通過網絡分享、留言板、媒體播放器和相片分享等一系列功能,讓網絡開發者基于HTML 5和CSS解放他們的創造力來開發獨特的網絡服務(請于Gemag.com.cn查看《Opera背水一戰》)。

  在移動版Opera上,這一切的進程仍稍顯遲滯。但Opera的創始人譚詠文(Von Tetzchner)甚至認為,到年底就能推出可支持本地存儲和程序應用的Opera移動瀏覽器。

  誰的瀏覽器

  但是,別忘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當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廠商開始開發自己的瀏覽器,或因加入了Android陣營而不得不使用其瀏覽器之后,Opera還有什么辦法鞏固甚至占據更多人的智能手機,并扮演那個未來將替代桌面應用程序的“可怕”角色?

  當然,它有時還不得不與蘋果和谷歌這樣的玩家虛與委蛇——直到現在,Opera Mini的每個更新版本還都會上傳到谷歌的Android Market中。而在今年2月,Opera Mini居然被蘋果App Store的審核者放行,這意味著Opera Mini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被iPhone用戶下載使用了。要知道在人們的印象中,蘋果絕對不會放行與自己戰略和產品發生任何直接競爭的東西。

  “人們認為它不能被蘋果接受,只是因為沒人敢去碰這個釘子而已。”Opera負責移動產品的副總裁Dag Olav Norem對《環球企業家》說,“結果是它被通過了。”不過他也承認,Opera Mini能獲得蘋果的通過是因為它的運行和存儲都在遠程的Opera公司服務器上,并不算一款真正在本地運行的瀏覽器,若是換了完全在人們手機本地運行的Opera Mobile,則多半前途未卜。

  這正如同在PC時代,盡管微軟通過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捆綁IE曾一度壟斷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它并無法阻止用戶下載其他的瀏覽器客戶端一樣——Opera正試圖成為越來越多iPhone、黑莓BlackBerry和Android智能手機的“第三方瀏覽器”,就像Firefox和Chrome在個人電腦上那樣。

  而這遠非Opera的終極目的。“電信運營商已經覺醒了,它們意識到一家公司從操作系統到瀏覽器到應用商店什么都做是可怕的事。”Opera首席執行官Lars Boilesen對《環球企業家》說,“運營商喜歡iPhone,因為它能帶來更多數據流量;但運營商恨App Store,因為它們把錢賺走了,運營商什么都沒得到。”

  “獨立的跨平臺瀏覽器廠商將為運營商導入更多有價值的流量。”Lars Boilesen說。

  這意味著Opera將為移動運營商開發定制的手機瀏覽器,它當然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模式。盡管運營商無法阻止廠商捆綁自己的手機瀏覽器,但它完全可以要求它們定制另外一款運營商的瀏覽器——比如Opera Mobile或Opera Mini。

  至少在北歐和西歐的一部分地區,電信運營商已經將Opera的定制瀏覽器“據為己有”:一些品牌的定制智能手機中內置了Opera瀏覽器。2009年9月,這部分“定制瀏覽器”的用戶大約是100萬,2010年1月已增至200多萬,7月時躍升至500多萬。在商業模式上,電信運營商將根據Opera活躍用戶數量和他們帶來的流量向Opera支付合作費用。

  然而這并非僅僅是一種權宜之計的商業合作,Opera瀏覽器成為移動運營商定制的產品,包藏著它們共同的更大野心。

  2010年2月,AT&T、沃達豐、德國電信、NTT DoCoMo甚至中國移動等24家世界級主流電信運營商發起成立“大規模開發社區”(Wholesale Applications Community),試圖穿越2G、3G甚至4G的不同技術標準,以及多個操作系統平臺和手機品牌建設統一的應用市場。2009年下半年,以AT&T、西班牙電信、德國電信為中心的團隊開始進行有關國際應用程序商店聯合體的討論,而在“大規模開發社區”的運營商結盟完成后,如何真正實現“打通一切”的應用程序世界,成了真正的難題。

  于是你終于明白Opera的覬覦和價值所在了:唯有可以橫跨各大操作系統、兼容2G、3G甚至4G網絡,可以在不同手機型號上適配的移動瀏覽器才可能成為電信運營商“大規模開發社區”的基礎。而一個前所未有龐大的基于瀏覽器的網絡應用程序開發與應用基地也即將誕生,它將第一次局部地改變人們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的認知——如果主角真的是Opera的話。

0
0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