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對話大學生:走出直線人生

發布時間: 2010-11-21 21:50  閱讀: 1559 次  推薦: 0   原文鏈接   [收藏]  

  人生是一條漫長的路,我們每個人都是行路者,沒有地圖也沒有路標,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著前進。“大學應該學什么”、“出國、讀研還是工作”、“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如何應對命運的挫折”、“人生真的可以走直線么”……青春有太多的岔路口,而那些失敗的經歷曾一次又一次澆熄前進的熱情。

  其實成功的青年偶像也曾經和我們一樣默默無聞,也曾經遭受過命運的錘煉,也曾經在迷惘和挫折中徘徊:為了畢業后維持生計,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也做過問卷調查員,在寒冷的大街上分發問卷;為了實現出國夢想,他也曾漂在北京,做了半年多的“黑戶”……

  10月25日李彥宏走進中國科技技術大學現身說法——在陽光下擁有樸素的成功,讓自己變得敢于、樂于、善于為世界創造價值,他秉持的“人生可以走直線”的精神在中國高校中廣為流傳。

  大學應該學什么

  大學是人生學習的黃金時期,是一個人性格成型、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是人一生中最寶貴、最值得懷念的時光之一。然而,精彩的大學生活中,功課、考試、實習、兼職,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大學到底應該學什么?一直是困擾廣大大學生的一個難題。

  李彥宏:四年以后畢業了你會做什么,會選擇什么樣的方向,現在其實不太容易看清楚。我們過來人回想一下,每一個人大學時的專業,可能跟他現在從事的行業有很大的差別,即使是他大學的專業跟他現在的行業是一模一樣的,但大學學的東西現在能用上的也非常少。

  剛剛走進大學校園的學生,一定要有培養判斷力的意識,養成一個獨立判斷的能力是你一輩子享用不盡的財富,你只有搞清楚了你適合干什么,你擅長干什么,你喜歡干什么,以后一輩子才會過的幸福。

  理工科學生的舞臺在哪里?

  人生有許多的選擇,而對于理工科學生,是應該在專業理論上深入專研,潛心搞技術,還是應該早日進入市場,將技術運用到實踐中去做出成果,一直是困惑他們的最大難題。屬于理工科學生的舞臺在哪里?

  李彥宏:一個理工科的學生,首先要分清楚做技術和做科學是兩碼事,比如學物理和搞互聯網,兩者的方向是不一樣的,物理可能主要是發論文,互聯網要真正做很多東西,能夠進入實用階段,能夠被很多很多人所使用,為了做到這一點,這里頭最最關鍵的一條,就是你要知道你應該去解決什么問題,而不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你怎么才能夠知道應該去解決什么問題?這就要更加貼近市場,所以在你們上學階段,我建議多去接觸一些外界的事情,多了解市場,最好去企業實習一下,了解他們在解決什么問題。我覺得對于現在在校的大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相信是沒什么太大的障礙,關鍵是要找到去解決什么問題。

  出國、讀研還是工作?

  中國正在發生改變,互聯網正與傳統工業飛速融合,商業規則正被徹底改變,當面對出國、讀研還是工作的疑惑時,讓自己的人生舍棄不必要的迂回和閃避,讓內心的渴望驅動真實的自我。如果人生真的有捷徑,這就是最短的路程。

  李彥宏:現在這一代人比我們那時候幸福很多,我畢業的時候由于國內計算機條件、上機條件、商業條件都很有限,一個真正有理想,想在技術領域做一番事情的人沒有太多選擇,只有出國。現在可選擇的范圍很多,出國留學、讀研,工作。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歡并擅長的事情,你自己先要判斷一下,你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是什么?如果你喜歡研究,將來到美國去留學,將來做一個教授,這是很好的一個道路。如果像我這樣,希望將來能夠做出一個什么東西來讓很多很多人使用,我覺得及早的進入公司里頭,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九十年代初美國互聯網真正開始所以機會多,而現在呢,這個機會轉到了中國,中國的互聯網的滲透率只有30%,未來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的時間,中國的互聯網仍然會是高速成長的階段,中國已經有四億多網民,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這是非常非常誘人的。要想在這樣的機會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無論你是本科畢業還是研究生畢業,應該及早在工業界來找機會。

  每一個人的道路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的道路都是非常精彩的,希望每一個人用你們自己的判斷,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如何找到理想的方向?

  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光,能夠從事最熱愛的事業,并在自己不斷成長的過程中,為世人創造價值,是美好的。然而,你必須找到自己所堅守的理想,并依靠理想的力量,逐步接近成功。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該往哪里努力?這些人生問題對于許多大學生來說都還是一個問號。

  李彥宏:我小時候沒想過這么多事情,比如說上小學寫作文,一寫到將來你的人生理想,就是做科學家、工程師,當時都沒有想這么多,就是在中學的時候,就想著我考一個好的大學就好了,考上大學就想著我能夠出國就好了,真正開始考慮自己人生要走什么路,還是到美國之后,一段相當于實習的經歷,使我慢慢的意識到我自己是喜歡什么的。

  我在美國做了一段研究以后,我自己從心底里還是喜歡實際的東西,我喜歡的是如果我能做一個東西,能夠讓世界上千百萬人,幾千萬、幾億的人能夠使用的話,這是我感到最快樂的東西,所以那個時候我才慢慢的意識到,我自己應該走什么樣的路,逐漸的開始尋找自己的方向。我當時雖然在美國拿的是全額獎學金,也在比較短的時間里頭考過了博士資格考試,最后還是放棄了博士學位,進入了工業界,加入了一個華爾街的公司,開始了實現自己夢想的旅程。

  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們需要從自己真正的心里面去作選擇,并不是你認為社會期望你這樣做,父母期望你這樣做,朋友期望你這樣做。只有這樣,你才會越工作越開心,在遇到困難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會被沮喪擊敗,而全身心的去享受整個過程。

  挫折面前低下頭還是昂起頭?

  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痛苦,可是生命中注定將經受考驗和磨礪,挫折是一種挑戰和考驗,成功者往往能夠將挫折轉換成財富,關鍵的問題是你應該如何面對。

  李彥宏:我是1991年夏天畢業的,后來出國是在1991年的12月份,這中間有小半年的時間,其實是我人生比較低潮的時候。我當時讀的專業叫情報學,也就是現在的信息管理,申請出國是非常不容易。我雖然對外跟別人不停的說我要出國,但是心里是沒有底的,申請了大概有二十多個學校,但是一直到畢業7月份的時候,還沒有拿到一所學校的全額獎學金,這個時候多多少少有點沒著落。真的畢業了,學校的集體戶口如果沒有單位要打回原籍去,那時候我已經辦了出國的護照,如果打回原籍的話,護照就作廢了。我到學校戶籍處把我的戶口拿出來之后,裝在自己的口袋里就開始在北京混。

  那時候機會比現在要少很多,當時很多的單位也不會要我,因為我也不能騙人家說我能長期干,我只能告訴人家說我要出國。最后找到了一個小的公司,我的師兄開的廣告效果調研的公司,那個時候我的工作是做廣告效果調研,其實就是印了很多的調查問卷,挨家挨戶的敲門把問卷給人家,要是愿意填問卷我送你一支筆,過一段時間再把問卷收回來,然后統計這個答案的問題是什么。工作是挺枯燥的,而且對于未來會發生什么也不知道,在這中間,其實我去簽過一次證,拿了很多錄取通知書,沒有獎學金被拒簽了,說是移民傾向,其實我沒有移民傾向,綠卡我都放棄了,到現在我都是中國人。

  那段時間每天在一個小公司里做一些比較簡單、重復的工作,但是做的過程當中發現,這個問題還是挺有意思的,從一開始的發問卷,到統計分析,到設計問卷,怎么問才能問出來廣告的效果是什么?這里面還是很難得到確切的效果。很多很多年以后,當我回想起來,這段經歷對后來創立百度,創立搜索引擎的模式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人生當中有不同階段,很多時候你身在其中可能覺得飽受挫折,回頭望望自己走過的路,你會發覺,這個世界的廣闊是自己很難想象的。作為一個有心人,總是可以為自己積累一些財富,為自己積累一些以后成功的資本,

  人生真的可以走直線嗎?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然而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卻往往不是一條直線,有的人會繞道而行,有的人會怨天尤人,有的人會選擇回頭,在前進的道路上,在當下面對生活重壓的現實下,人生真的可以走直線么?

  李彥宏:很多人看來我的道路是比較順的,一步一步好象都是事先計劃好一樣,可以算是走了直線。但是我覺得歸根到底的原因還是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歡并擅長的事。嚴格意義上說,十幾年前搜索引擎在中國并不是一個炙手可熱的產業,那個時候大家也不會覺得走搜索引擎這條路是一條直線,只不過現在搜索變成了這么大一個產業,變成了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工具的時候,大家覺得我走的路很順。

  其實我在中學的時候,每天下課就跟幾個朋友一起去圖書館里看各地的報紙,那個時候沒有互聯網,只能是靠報紙來獲取信息,我就覺得能夠獲得這么多信息真的是很神奇,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對信息的管理產生了興趣。后來大學報了一個信息管理的專業,很多的理念其實在大學的時候就已經建立了。后來開始準備出國,但美國沒有對應的專業,算是比較偏的學科,所以并不是在大多數人心目當中所看到的那種走直線,但是就是因為我自己喜歡也是擅長的事情,所以我就不停的往這條方向上走。

  這種直線是你自己心目當中的直線,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這也是我真正相信的一個信條。

0
0
 
標簽:大學生
 
 

文章列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