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盛者其心平和,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決然不露。在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智者達觀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惡。
小人以己之過為人之過,每怨天尤人;君子以人之過為己之過,每反躬而責己。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不枉為天下先,即以先天下優。
惡,莫大于縱己之欲;禍,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則喪吾德,施之小人,則殺吾身。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觀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以切磋之誼取友,則學問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則道風日遠。
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暗昧,白日下有厲鬼。
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
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心思要縝密,不可瑣屑;操守要嚴明,不可激烈。
臨事須替別人想,論人先將自己想。見事貴于理明,處事貴乎心公。
謙虛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以弱字御侮。居安,慮危,處治,思亂。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潔冰清;襟懷,如光風霽月;氣概,如喬岳泰山。
凜閑居以體獨,卜動念以知幾,謹威儀以定命,敦大倫以凝道,備百行以考德,遷善改過以作圣。
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從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遇事只一昧鎮定從容,雖紛若亂絲,終當就緒;待人無半毫矯偽欺詐,縱狡如山鬼,亦自獻誠。
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容;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溪刻當涵之以渾厚。
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動若不休,止水皆化波濤;靜而不擾,波濤悉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變隨緣,真如當體成生滅;隨緣不變,生滅當體即真如。一迷則夢想顛倒,觸處障礙;一悟則究竟涅槃,當下清涼。
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一念疏忽是錯起頭,一念決裂是錯到底。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節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斂安靜是治家法,隨緣自然是處事法,為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結局通達。
處逆境,必須用開拓法;處順境,心要用收斂法。處順境需謹慎,處逆境需忍耐。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明鏡止水,以澄心;泰山喬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應事;霽月光風,以待人。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li/20170125/95113.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