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學期一來,其實最“煩”的課就是軟件工程的課了!因為基本上每周都會有作業要做,大寶天天見,我們軟件工程是周周見,周周練。哈哈,說到這里就很自然的想到了我們高中時的周周清,好像我們的軟件工程就是專門讓我們來重新體驗一下當時的感覺來的。當時真的很想吐槽。
然而,還是那句老掉牙的俗話說,事物都有兩面性。現在我反而發現,這門課是我這半年來最大的收獲,由于當時的周周見,軟件工程這門課反而是我這半年來可以算的上是最熟的一門課,由于上課的時候隨堂討論的進行,我們很多時候都是不得不參與各種的討論,然后自然而然的就了解了很多的知識。同時由于每周的作業的存在,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增加了自己的專業的系統學習,隨著我們作業的進行,像需求分析,單元測試,都是在做作業的時候學會的,所以也就是之前聽過的那句話,如果你想深入的了解一門課,那你就不斷的去接觸它。老師大概采用的也是這種思想吧。
人生有很多套路,我這里就是用的典型的欲揚先抑,請原諒我…
對于我們這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總之在我看來就是一個特別綜合的學科,軟硬件兼備,會培養我們的各種能力。但是這樣也就造成了其實對于我來說的情況就是不確定究竟哪一個才行還是我的側重點。隨著今年多元化的軟件工程課的學習,我真的是學到了很多的關于軟件的知識。
首先其他的不多說,就僅僅從我們的博客來說,就是我的一大收獲。以前編寫一段代碼,僅僅也就是在腦子里面完成構思,然后就很輕易的寫出了代碼,然后再進行修改、推翻、甚至是重寫的不斷重復,我們的編程并沒有一個系統化的流程。有幸今年我們的老師給了我們利用博客來記錄編寫過程的任務,就像開始說的那樣,我很討厭在一開始的時候。慢慢的,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由表及里的,在一次一次的由簡單到復雜的博客書寫過程中,我慢慢的發現,相比較與以前我寫代碼時候的凌亂程度以及很高的失誤率正在降低。并且,我們后來的結對編程以及團隊項目的完成過程中,博客起到了很大的不僅僅是解釋說明的作用,其實在我們書寫博客的過程中,我們也是在對自己的代碼編寫過程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我慢慢的發現,剖析的過程才是真正的代碼成熟的時候,因為隨著剖析的過程,我會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說,我會猛然發現自己的某個很小的錯誤,在修改代碼的過程中就是一個小問題,無傷大雅,但是我就是不明白為什么是那種問題,找不到原因,可是奇妙的是,在剖析代碼的過程中,隨著我的解釋,錯誤產生的原因竟然豁然開朗;也會發現自己的某個小亮點在寫代碼的時候由于某種原因沒能實現,可是在寫博客的時候就覺得特別可惜,然后因為我是一個不怎么會服輸的人,這個時候我就會再找找其他資料,有的時候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博客也是老師了解學生的一扇窗口,通過我們的博客,老師和助教可是方便的了解我們的進度,我們也可以從中受益,真棒👍。
再說一點我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團隊項目的開發過程。我們的團隊是一個采用了劇院模式的團隊,我們內部的各個人員分別扮演不用的臉色來實現團隊開發。雖然我們的項目是一個不是很大的軟件。我們最終的成果也沒有特別的出色,但是,這是我們做出來的呀,想想這個,內心的成就感就這樣輕而易舉的來了,這中間我們通過團隊的學習,我們團隊內的人員更加的了解了隊內成員,了解了他們的優缺點,中間也有一些摩擦,意見不和等等。但是現在快要過去的時候,我反而開始戀戀不舍,那些在一起努力加油的日子,應該就是我們以后生活的種美好的映像吧!感覺在大學生活中,還未曾步入社會的我來說真的是種最好不過的體驗!
在這個過程中,由于我的一次關于軟件評價的作業借鑒了網上的有些內容,之后由于不知道未曾補交而導致的大零分。這件事也是讓我挺印象深刻的,本以為沒有交作業助教會不太喜歡這樣的學生,可是完全沒有,我們的助教鄭老師是一個很厲害的學姐,在這一學期的學習中,她一直都很有耐心,而且也很樂意解決我們的問題,在我們寫博客,上交博客的過程中,無論我們有什么不懂或者疑惑向他請教她總是會非常熱情的幫助我們解決,當我們遇到問題時,她也很樂意幫我們解決,在學習這門課的過程中,我們成為了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這樣真的很好。
總而言之,我非常感謝今年學習了軟件工程這一門課程,它不進幫助我們學習了很多的軟件開發的流程以及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我們對于軟件開發的綜合素養,提升了我們將大學學習與實際時間過程的接壤能力,這些都是很難得的經歷。
建議: 我總體上是真的覺得我們今年的課很有意思,但是對于期末考試的部分我還是有那么一點小小的建議,因為我覺得雖然我們的考試是半開卷,但是考試的題目還是太多了,根本就寫不完,有很多復習到的會的東西都沒有寫完,也有可能是老師有別的考量,也有可能僅僅是我沒有那么熟練,在這一方面就有這一個建議。
然后,對于平時教學,希望老師能夠多多聯系實際情況,因為總是直接講授知識我們很難有直接的感受。
嗯,就這些。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