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有道禪師的禪堂里,除了出家眾的禪者以外,也接受在家信徒進來參禪。他希望在家眾里,也能出幾位像蘇東坡、王陽明這樣的禪者。其中有一位叫王德勝的在家居士,他道心非常堅固,不僅對參禪打坐相當投入,還放下家事眷屬,在禪堂里一住就是數年,即使逢年過節也不回家,只是一心參究。
有一天,他終于對有道禪師說:‘我在禪堂里打坐參禪已經六年了,除了身心的舒服愉快以外,為什么始終不明白心地功夫?’
有道禪師就說:‘現在,禪堂已經不適合你用功辦道,你可以到社會塵勞里去找尋你的本來面目吧!’
王德勝依照禪師的指示,有時站在大馬路十字街頭,有時就在騎樓巷子口,靜靜地看著車水馬龍的人潮,熙來攘往,車聲隆隆。
有一天夜暮低垂時,他看到一名婦女,懷里已有一個小嬰兒,背上又背著一個小孩,手中牽著一個幼童,另外一只手還拉著行李。婦女的面容疲倦,舉步艱難。王德勝看到這位婦女辛勞的樣子,很想上去幫忙,礙于世俗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雖想跨步向前,卻猶豫了。就在那一瞬間,王德勝廓然大悟。
王德勝立刻回到寺里告訴有道禪師:‘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有道禪師說:‘你明白了什么?’
王德勝說:‘腳踏大地,頭頂青天。’
禪師又問:‘除去頭腳,踏在何處?頂著什么呢?’
王德勝再說:‘蕓蕓眾生。’
有道禪師追問:‘眾生蕓蕓,如何盡收眼底?’
王德勝不甘示弱地說:‘不離世間!若心無眾生,蒲團上便無清凈法身佛。’
禪師聞言,呵呵大笑。
自此以后,有道禪師總是告訴那些喜好參禪打坐者:‘一個禪者,雙眼看不到蕓蕓眾生愁苦的面容,兩耳聽不到蕓蕓眾生悲苦的音聲,心意感觸不到蕓蕓眾生的需求,就不是一位頂天立地的菩薩禪者了。’

就愛閱讀 www.92to.com歡迎您轉載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gqu/20161027/147758308213945.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