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這段時間,溫京軍也沒能閑下來。在他創立“時光彩貝”的兩年里,似乎就不存在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回事兒。“每天和團隊一起工作近15個小時的狀態,已經記不清持續了多久。”說到此時,溫京軍的臉上除了疲憊外,更多的是一種無以言明的自豪感。
2000年,溫京軍正式進入互聯網領域,和阿里、新浪、eBay都有過許多合作。一直以‘互聯網技術提供商’身份存在的他,不說是“骨灰級”老兵,也必須算得上是一個資深“老炮”。于此之后,在百合網、高朋網的從業經歷,讓溫京軍完成了從互聯網到電視,再到電商領域的跨界。
紅海領域的“夾縫”求存
從業16年,溫京軍一直跳脫在不同領域,完成各個角色的轉換。他很清楚,“互聯網是個贏家通吃的地方,在這個領域里有太多的優秀干部,能活下來的卻是少數。”或許正是因為經歷過這些轉換,才讓他最后堅守在看似一片“紅海”的化妝品領域。
就目前美妝領域而言,中國的市場依然是外資公司占主導。我們必須承認的是,打造本土品牌是一件夾縫中求生存的事兒。面對這種現狀,溫京軍卻未表現出絲毫的擔憂,在他理性的分析中,你似乎覺得他在用自己的能力,把這條“夾縫”放到最大。
“事實上,在現有的化妝品領域中,成本結構無非就是廣告、渠道和習慣性的暴利追求。”在溫京軍看來,有太多的產品提供方將這些本應投放在采購、工藝、加工方面的成本,投放在產品本身之外的地方。
令記者意外的是,有過電商從業經歷,甚至是Marketing出身的溫京軍,這兩年卻幾乎把所有的成本都投放在了單款產品的研發上。“我們成功的機會就在于,做對消費者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什么是對消費者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溫京軍回顧著自己的從業經歷,“拿電商來說,它確確實實有存在的意義,比如說‘去中介化’,或是讓生產方和消費方更有效率的對接。像京東、阿里,甚至滴滴,也只是完成了資源的重新配置,生產的只是單純的互聯網產品。而對于產品本身而言,并沒有產生任何作用。”
從產品用戶變為產品研發者,溫京軍接觸美業只是一個偶然,“一開始,我只是覺得在這個領域,我們應該可以做一個足夠成功的上市公司,來實現我們團隊的夢想。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越是了解制造業,我越發現,這是一個意義巨大的事情。”
在溫京軍的描述中,他的愿景似乎并不局限于一家創業公司,而是想在制造業的領域,發出一些中國人的聲音。
意義的開始,往往也成就了一個人堅持下去的動力。
中國品牌的“外資制造”
“以往都是中國人去代工國外的品牌,而我們這次,是讓純外資企業來代工中國品牌。”
從2013年運作開始,時光彩貝在原料商、研發機構和代工廠商的選擇方面,可謂困難重重。兩年時間,一款單品。事實情況是,這款美妝單品,除了水之外沒有一種原料是國產的。
在看過所有供應商之后,這是溫京軍稍帶“遺憾”所作出的決策,“至少在一段時間之內,時光彩貝的原料提供方將主要來自于國際廠商,特別是國際一線的原料廠商。”
從研發角度來說,全球排名前十的原料供應商里面,時光彩貝與7家在進行密切合作,加上全球范圍內十六家研發機構,與溫京軍團隊一起努力去研發產品。
研發過后,在尋找生產廠商的過程中,溫京軍也反復考察和驗廠,最終選擇了一家迄今為止,已經有86年化妝品生產歷史的曰本獨資廠商,來作為時光彩貝這次的生產廠商。
兩年內,溫京軍和團隊幾乎看遍了亞太地區所有的OEM廠商和研發機構。溫京軍清楚的知道,雖然時光彩貝是一個互聯網團隊,但他們未來的所有支點全在于產品。
在溫京軍看來,作為一流品牌并且能夠獲得全球范圍尊重的中國企業,可謂是鳳毛麟角。這是一件令人沮喪可又不得不去承認的現實,“從國家結束戰亂到今天幾十年,我們的前輩們已經解決了大家的溫飽問題。從我們角度來講,他們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一個環境,如果我們留給后人的還只是溫飽,對于我們來講應該是不及格的。”
時光彩貝的團隊,如是打破了外資企業原有的中國印象。“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的執著和追求,確確實實感動了一些供應商。”溫京軍欣慰的說道。“包括原料廠商,他們從來沒有想過一家中國初創的企業,會問那么多追根究底的東西,有一些甚至他們也回答不了。”
“我很感謝我的廠商,包括他們亞太技術中心負責人和背后總部的這些支持,他們愿意拿最強的技術力量來支持我們。”
可以說,溫京軍是幸運的。他們的堅持,最終換來了這些外資廠商的尊重。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