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通報官員通奸的真實目的是什么
戴春寧,今年中紀委首次使用通奸通報的落馬官員
楊曉波,中紀委首次使用通奸通報的女官員之一
張秀萍,中紀委首次使用通奸通報的女官員之一
過去,紀委通報違紀官員違紀問題的時候,對于官員的生活作風問題,措詞一般按照問題的嚴重性使用下列詞匯:生活腐化;生活腐化墮落;生活極端糜爛;道德敗壞;道德敗壞、生活腐化;嚴重道德敗壞等,其嚴重程度依是次遞增,除個別官員之外,很少使用通奸字眼。
然而,今年以來,紀委通報違紀官員生活作用問題,使用通奸這個詞語的頻率明顯增加,第一個在中紀委通報時使用通奸的是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原副總經理戴春寧,從此是一發不可收拾,對有生活作風問題的官員都使用了通奸,前幾天,山西兩名被雙開的女官員張秀萍、楊曉波同樣使用了通奸字眼。于是,有人說,通奸只涉及道德,并非觸犯了法律,所以,通奸不是罪,通報有生活作風問題的官員使用通奸是羞辱貪官人格。理由是通奸是兩廂情愿的事情,既不是重婚,也不是賣淫,更不是非法同居,只是婚外情、婚外戀,而且大約有40%的已婚男女有這樣的行為,充其量只是道德敗壞,是個人隱私,涉及名譽權、人格權的保護。所以,對于官員的生活作風問題不應該使用通奸的字眼。還拿黨紀不能凌駕于國法之上來說道。
那么,中紀委通報有生活作風問題的官員通奸真錯嗎?是違反了依法治國的原則嗎?丁丁認為,中紀委通報官員的生活經驗作風問題使用通奸字眼并沒有錯,而且也沒有凌駕于國法之上,相反,是維護了法律的尊嚴,是依法治國的表現。因為紀委通報的是官員違紀的問題,而不是通報的是官員違法犯罪的問題,而通奸是《黨章》明確規定的黨員干部的違紀問題,按照《黨章》的規定通報官員的生活作風問題錯在哪里呢?而且,紀委通報的官員生活作風問題只屬于違紀的范疇,并沒有超越其權限,是發現官員有涉嫌違法的問題后才移交給檢察部門的,并沒有越俎代庖。
那么,紀委為何對于有生活作風的官員開始使用通奸字眼呢?丁丁認為,這其實是樹立社會主義正確道德觀的需要。大家都知道,當今的社會風氣已經敗壞到了很嚴重的程度,作為官員是應該負很大責任的,因為各級領導干部應該是社會主義正確道德觀的引領者,是弘揚社會風氣的帶頭人。然而,事實到底如何呢?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在樹立社會主義正確道德觀方面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官員嫖娼、包二奶、養情人等現象是比比皆是,而且似乎成為官員有本事的象征。于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整個社會可謂是烏煙瘴氣,嫖娼、包二奶、養情人、婚外情、性侵已經是見怪不怪,如此下去,我們的黨、國家將會很危險。所以,如果再不剎住這股歪風邪氣,將很難扭轉,就不可能建立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觀。那么,什么才是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就必須告訴國人哪些事是可恥的,是不能做的,做了是要受到社會道德的譴責的。既然各級領導干部是引領社會道德的帶頭人,就必須將他們破壞社會道德的現象拿出來曬一曬,讓各級領導干部吸取教訓,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否則,你會同樣在大庭廣眾之下丟丑,。 過去,在通報各級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問題之所以用比較隱晦的詞匯,其實是想給這些官員一點面子,但是,后來發現用隱晦的詞匯通報這些領導的作用問題并沒有多大的影響,教訓并不深刻,導致了官員在生活作風問題方面是愈演愈烈,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問題會嚴重,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就必須給這些有生活作風問題的領導干部更加嚴厲的譴責,不能再遮遮掩掩,而是要如實會社會公布,讓他們感覺到羞恥,所以,通奸就成為通報官員生活作風問題的字眼,同時,也讓整個社會進行評判,什么是丑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讓天下老百姓也吸取教訓,自覺的做弘揚社會主義道德觀的引領者。
丁丁相信,隨著社會主義道德觀建設的需要,紀委在將來對犯有生活作風問題的官員,不但還會有通奸字眼,而且會有包養情人、二奶、小三的字眼出現,這既是紀委的責任,也是給各級領導干部中存在糜爛思想的人以當頭一棒,因為要想社會風氣好轉,要想社會主義建立起來,各級領導干部是關鍵,如果領導干部都做不到,又如何要求普通群眾呢?這或許就是紀委通報有作風問題官員用上通奸字眼的真正目的。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61027/8877.html
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