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文:廖友國 | 壹心理專欄作家

從早上一出門開始,不小心踩到一個水坑,過馬路遇到紅燈,撞上對面走來的路人,再到被飛馳的私家車濺了泥一身,最后終于上班遲到被領導批評,然后丟來一大堆緊急有重要的工作……

啊啊啊啊啊,好倒霉的一天!

相信大多數人都遇見過,被衰神附體的一天。各種不順心的你,會怎么過完這一天呢?

這個技能,涉及我們的壓力管理,如果你終于hold不住,開始罵罵咧咧,這可能不是一種明智的方法。

人們應對壓力事件的方式各異。每個人都有相對突出的應對方式,即在不同壓力情境下傾向于使用某種特定的方式。應對方式是壓力和身心健康的中介機制,成熟的應對方式有益于維護健康。依據人們對典型應對方式的選擇偏好進行劃分,生活中常見以下幾種類型的人。

自怨自艾型

核心特征:一切都是我的錯

形象概述:急于從自己身上找錯誤,口頭禪是“都是我不好”、“要是我不那樣做就好了”。過度不切實際的聯想和引申,沉浸在無盡的悔恨和自責中,總是一副做錯了事等待懲罰的小孩子般可憐模樣。

評價建議:長期自責有導致抑郁的風險。檢查是否存在歸因偏差,認識到未必都是自己的責任,即使有過錯,也要嘗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想入非非型

核心特征:靠幻想滿足現實所需

形象概述:現實的無力無奈得在頭腦中予以補償,內心世界中的自己往往強大彪悍,甚至是拯救地球的超人,肆意粉碎一切不如意事,心想“結果就該是這樣”,那是其生活中最美妙的體驗。一朝醒來,忽覺夢碎。

評價建議:擔心人格分裂。及早走出自我的世界,保留適度積極想象激勵自己即可,最重要的是接受現實,并行動起來。

裝聾作啞型

核心特征:假裝不知道

形象概述:擔心無力應付,不愿正視自己的弱點,從而對困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保持緘默,對問題退避三舍。在他人善意提醒下,會發出“有這回事嗎?”的疑惑。往往沉溺于游戲睡覺抽煙喝酒賭博等分外事以求自我內心解脫。

評價建議:一退再退,終將無路可退。及時醒悟,將精力轉移到重新評估問題的嚴重性、解決的可行性以及自己的應對資源上,從一小步改變開始。

言不由衷型

核心特征: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形象概述:極具阿Q精神,竭力為自己的荒唐和過失辯護,一心給自己找臺階下。“沒什么了不起的,我只是不想做而已”,這是對失敗結果的解釋。執著于自己編織的荒謬邏輯體系,內心“強大”到不為周遭人和事所動。

評價建議:可一時維持心理平衡,但不能一世如此。正視內心需要,適當放下面子,表達真實想法,做回真的自己。

大聲疾呼型

核心特征:大家快來幫忙

形象概述: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時刻都在其心中的“滅火隊員”名單上。“拜托再幫我一次”常掛嘴邊,一遇“險情”,隨時場外求助,搬動援兵。心知一己之力難以制勝,轉個彎,靈活借力。

評價建議:擅于調動各方資源為己所用,有助于解決問題,是可取的方式。

摩拳擦掌型

核心特征:該出手時就出手

形象概述:對付壓力事件的自我效能感極強,思路廣,辦法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用擔心,我能應付”是其座右銘。行事風格相當理智,對危機有辯證認識,能意識到危中有機,視其為成長進步的助力。

評價建議:屬于成熟型的應對方式,有利于直接化解壓力。

責任編輯:serotonin

作者簡介:廖友國,高校心理健康教師,心理學碩士,心理咨詢師,現致力于焦點解決短期療法(SFBT)的應用研究。主持省級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資助課題和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各1項;參編教材《大學生心理健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和《中學心理學》(福建教育出版社)各1部;在《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CSSCI)、《教育探索》(中文核心)、《教師教育學報》、《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等期刊發表論文10多篇;在《生命時報》、《中國中醫藥報》、《大眾衛生報》、《大眾心理學》、《心理與健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福建教育》等報刊發表心理健康教育文章20多篇。

本文由 壹心理專欄翻譯 廖友國 所著,版權歸壹心理所有,所有的獨家文章未經正式授權不能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系susan.liao@xinli001.com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xinli/20161213/69016.html

文章列表




Avast logo

Avast 防毒軟體已檢查此封電子郵件的病毒。
www.avast.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師兄 的頭像
    大師兄

    IT工程師數位筆記本

    大師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