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四川發布”關注我們
未來五年四川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重磅文件出爐了!省政府印發《四川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明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數字創意等重點產業的發展方向、重點工程和空間布局。提出到 2020 年,我省要建成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聚集高地和全國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先行區。

5G網絡、石墨烯、基因組編輯、云印刷、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戰略性新興產業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未來大有可為。如此重要,必須了解!四川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后有啥目標?“十三五”期間如何發展?哪些市州將重點布局?《規劃》內容滿滿,干貨多多,快跟四川發布客戶端記者一起來看看↓↓
定目標
四川要建成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聚集高地
2015年四川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總產值5671.5 億元,為2010年的2.5倍;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3.9%,比2010年提高4.5個百分點。那么,未來“十三五”期間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又定了啥目標?

《規劃》明確,到 2020 年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水平和規模居全國前列,建成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聚集高地和全國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先行區。在產業規模、產業創新能力和產業集群培育方面,都將有較大變化。其中,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大幅度增長,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力爭達到15%。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產業成為新的增長點。發明專利申請年均增幅12%以上,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翻番,重要產業領域骨干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3%以上。新增一批產業鏈較為完善、特色鮮明、市場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集群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基地。
劃重點
四川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哪些市州
“十三五”時期,我省將進一步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實施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引進一批重大產業和優質創新型項目,發展壯大一批龍頭企業,培育一批高端引領型產品,形成一批特色產業鏈,打造一批全國領先特色園區。四川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在這些市州重點布局↓↓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規劃》提出要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跨越發展,并確定了一批重點工程,涉及集成電路和新型顯示、大數據、物聯網等。5G 網絡、四川物聯網中心、新型工業手機軟件(App)的研發和應用等都在《規劃》中被重點提出。

空間布局
核心發展區——以成都、綿陽為主體。
成都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雙流區等區域,重點發展集成電路、網絡與通信設備、航空電子設備、高端計算機、信息安全等電子信息產品制造、云服務等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建設國際知名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世界軟件名城和全國信息消費先導城市。
綿陽依托科技城,重點發展新型顯示與數字視聽、電子材料和元器件、軍工電子等產業鏈,建設全國重要的數字視聽產品的研發制造基地、國家重要的軍工電子制造基地和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基地。
重點拓展區——以瀘州、德陽、廣元、遂寧、內江、樂山、南充、宜賓、廣安、達州、眉山、資陽等地為主體。
依托瀘州、德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相關產業園區,重點發展新型電子元器件及材料、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智能機器人、軍民融合電子信息配套產品等,大力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產業。
高端裝備產業
空軌、虛擬軌道、磁懸浮、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這些和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將是未來幾年四川重點發展的產業項目。在促進高端裝備產業規模化發展方面,四川定了四大發展方向,并明確要以成都、德陽、綿陽為主體形成核心發展區。

空間布局
核心發展區——以成都、德陽、綿陽為主體。
成都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青羊工業集中發展區、新都工業集中發展區、雙流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等,重點發展軍用、民用整機及關鍵部件、航空航天產品,積極開展空天技術研究,推進衛星及應用產業化,建設國家重要的民用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航空航天裝備制造基地、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基地和智能制造裝備基地。
德陽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發展航空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現代軌道交通等產業。
綿陽依托科技城,重點發展航空裝備制造、衛星應用、智能制造裝備產業。三地聯合建設成德綿航空產業集聚區。
重點拓展區——以自貢、瀘州、遂寧、樂山、宜賓、達州、眉山、資陽等地為主體。
依托各地優勢產業園區,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智能制造、智能電網、高性能液壓件、油氣鉆采等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積極打造高端裝備產業集群。
新材料產業
《規劃》提出要推動新材料產業優化發展,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鏈,優化新材料產業化及應用環境,提升新材料應用水平和基礎支撐能力,推進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應鏈,將我省建成國家重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空間布局
核心發展區——以成都、自貢、攀枝花、德陽、樂山、涼山等為主體。
成都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發展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生物醫用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特種玻璃、高品質特殊鋼和新型建筑材料等。
自貢依托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和科技興貿(新材料)創新基地,重點發展金屬新材料、金屬及復合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等產業鏈,打造全國知名的有機氟與硅材料基地、聚酰亞胺基地、金屬及復合材料基地和焊接材料基地。
攀枝花和涼山主要依托攀枝花釩鈦高新區、創新開發區,重點發展釩鈦、稀土、石墨烯等新材料產業,打造勘采產學研用一體的石墨烯產業體系,建設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
德陽重點發展新型金屬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石墨烯等產業鏈,打造國家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基地,建成新材料產業化綜合基地。
樂山依托國家級硅材料開發與副產物利用產業化基地,重點發展硅材料、稀土材料和釩鈦應用產業鏈,打造具有樂山特色的稀土、有機硅新材料、釩鈦應用產業基地。
重點拓展區——以瀘州、綿陽、廣元、遂寧、內江、南充、宜賓、廣安、達州、巴中、雅安、眉山等地為主體。
依托重點產業園區和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發展新型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特種纖維及復合材料、高性能功能材料、精細化工材料、鋰釩鈦材料、新型綠色環保建筑材料、石墨材料及下游產品。
生物產業
DNA重組技術和細胞重編程技術研發,可植入、可穿戴及核技術診療,基因組編輯、分子設計、細胞誘變等生物育種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這些面向健康、農業、資源、環境等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產業將有重大需求。

空間布局
核心發展區——以成都為主體。
依托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溫江區成都醫學城等,重點發展創新型生物醫藥、高性能醫療設備與核心部件及生物技術服務等產業,加快形成全省智慧健康產業核心集聚區,建設國家重要的生物產業基地。
重點拓展區——以瀘州、德陽、綿陽、廣元、樂山、南充、宜賓、廣安、巴中、雅安、眉山、資陽、阿壩、甘孜、涼山為主體。
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和生物農業產業,重點發展現代中藥、生物技術藥物、生物制品制造、生物基化工材料、生物工程設備制造、生物技術應用等。積極發展民族醫藥,打造西部民族醫藥特色產業基地。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
近年來,隨著大家節能環保意識的增強,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受到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規劃》提出要將我省建成國家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將我省建成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形成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東北城市群三大新能源汽車應用基地。

新能源產業布局
核心發展區——以成都、德陽、攀枝花、樂山等地為主體。
成都依托雙流新能源裝備產業功能區等,重點發展太陽能、核能及風能等為主的新能源裝備產業鏈,加強新能源技術研發,建設國家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德陽依托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發展大型核能和風能設備制造,建設國家重要的以核能和風能設備制造為主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樂山依托夾江軍民融合產業基地(園區),重點發展民用核燃料、同位素等產業鏈;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發展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光伏發電成套設備等,建設國家重要的太陽能產業基地。
攀枝花依靠創新開發園區,重點發展太陽能組件、風能組裝設備、大規模儲能電池、生物質能利用及設備等產業鏈,建設國家重要的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產業基地。
重點拓展區——以自貢、瀘州、綿陽、南充、宜賓、廣安、巴中、雅安、眉山、阿壩、甘孜、涼山等地為主體。
依托重點產業園區,重點發展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生物質能利用及設備研發、風能開發利用及設備制造、頁巖氣勘探開發和核電配套設備等,加快推進太陽能試點示范工程建設。
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
核心發展區——以成都、瀘州、南充和達州等地為主體。
成都著力打造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重點發展純電動客車、轎車、專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轎車,燃料電池客車、轎車、專用車,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瀘州全力推動西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規劃建設,建設智能充電服務平臺,重點發展小型電動車生產,開展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三大核心技術研發和制造,打造西部清潔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南充重點發展純電動、增程式等新能源商用車和甲醇、LNG等清潔能源汽車,打造西部新能源商用車和清潔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基地。
達州重點發展清潔能源汽車,打造西部清潔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重點拓展區——以德陽、綿陽、廣元、遂寧、樂山、宜賓、廣安、巴中、資陽等地為主體。
依托優勢產業園區,重點發展油電混合動力汽車、高性能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能汽車以及電池、電機、電控、動力總成等關鍵零部件和充電儲能設備等。
節能環保產業
推動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規劃》要求要著眼生態文明建設,以提升產業裝備水平、推廣節能環保產品、創新產業經營模式為重點,突破能源高效與梯級利用、污染物防治與安全處置、資源回收與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構建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和節能環保綜合服務等節能環保產業體系。

空間布局
核心發展區——以成都、自貢、德陽、綿陽為主體。
成都重點發展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產品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節能環保服務業等產業集群,建設國家重要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
自貢依托國家級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示范基地,重點發展高效清潔節能鍋爐、固體廢棄物治理裝備、大氣污染防治裝備、水污染治理裝備等節能環保裝備。
德陽重點發展有色金屬和化工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及再制造產業。
綿陽重點發展節能家電和廢銅等有色金屬綜合利用產業。
重點拓展區——以攀枝花、瀘州、遂寧、內江、樂山、宜賓、廣安、資陽等地為主體。
重點發展高效節能裝備、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裝備、分布式能源站、節能照明產品、新型節能建材型材,加強共伴生礦資源、工業固體廢棄物、建筑廢棄物等資源綜合利用,積極發展煙氣脫硫脫硝、污水污泥處理裝置及處理劑產業鏈。
數字創意產業
IPTV、VR、AR、全息成像……《規劃》提出要以數字技術推動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等產業創新發展,促進數字創意向相關產業融合滲透,加快構建較為完整的數字創意產業鏈,推進形成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產業集群。

成都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成都天府新區、五城區等區域,加強數字新媒體的技術創新和數字文化產品研發,重點發展數字媒體服務、數字文化產品和設計服務等數字創意產業,加快完善產業鏈,建設全國知名的數字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基地。
重點拓展區——以德陽、綿陽、南充等地為主體。
依托重點產業園區和特色文化資源,重點發展數字文化創意技術和裝備、工業設計服務等,著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數字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歡迎轉載:http://www.kanwencang.com/shehui/20170220/104094.html
文章列表